如果每个人的奉献只是为了贏得掌声,那么奉献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奉献看上去是利他的,实际上却应该是利已的,无论是否被人觉察。奉献是凭着心中的信仰而做,是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做。世界上有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却依然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12月11日,智慧学院在笃信楼开展以“奉献之光,照亮人间”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是生命的重量;荧烛末光或星辰闪耀,这是生命的光亮;平庸暗淡或绚烂夺目,这是生命的色彩。正是奉献,才让生命有了更丰富的质感。正如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面对敌人的挑衅,他从不退缩,挺身而出,把敌人逼退在国境线之外;正如黄大发三十六载心不改,一生只为一清渠,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状况,他带领村民们经过36年的不懈努力,修筑了一条主渠,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如果没有他们的一分热,发一份光,矢志奋斗,甘于奉献,又怎会有现在的幸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积极奉献个人的力量,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共同构造时代辉煌。
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奉献,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多彩;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正如樊锦诗,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正如叶连平不忘初心、潜心育人,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用无私的奉献照亮了留守儿童的天空,为他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因此爱国不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无私奉献、勇挑重担,方显担当精神。
赠人玫瑰,必留余香,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我们的人生必因奉献而更加丰盛,更加伟岸!
来源 | 学工办(团总支)
撰稿 | 熊圆圆
摄影 | 蔡永旭 崔金雅
排版 | 任慧
审核 | 张宁
出品 | 智慧学院新闻工作站
智慧学院
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