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君《东西方不同社会性》
文摘
历史
2024-07-18 00:02
湖南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惠君博士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分享了《中西传统不同源起》第三讲:《东西方不同社会性》。现经本人授权在本公众号上发布。文末有刘惠君老师讲座音频文件。与中西方不同血缘关系相对应,则是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互相理解,共同参与社会活动,到不同地方观察探索,与陌生人相处,共同实现生命价值及不同权益的社会目标,这就是社会性。社会性是现代文明的关键和基础,它体现个人与外部之间的联系,确定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认识基础,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但由于建立在血缘宗法基础上,社会性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却从未形成,直到今天,社会性的缺失都使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异常艰难,但却至今仍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因此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须对几个名词进行解释,譬如社会,社会性,社会化,社会化程度高,社会化程度低、传统中国缺乏社会性等,从而理解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意义,希望人们有一个新的视角,能够看到现代文明的真切内容。本期讲座音频:
刘惠君博士
刘惠君博士,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参加了2005年-2011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国家清史·清史考异》部分编纂;专著有《中国近代早期工商业发展与社会法律观念的变革》、《天国悲歌》等。刘惠君教授往期部分社科文艺综合类讲座:
第一讲:刘惠君《中国与欧洲的传统农业及不同特点》
第二讲:刘惠君《中西不同血缘关系与社会构成》
欢迎转发文章及音频,但转发者请勿自行求赏或商用、牟利,所有打赏都归讲座的老师。喜欢刘惠君博士的讲座就请扫描或长按如下的赞赏码赞赏吧:谢谢赞赏!红包是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