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观|广汽本田,危险!

汽车   2024-07-29 09:10   辽宁  
作者|聂漪垚
出品|汽车大观
多年在华闷声赚钱,不料一朝市场哗变——中国消费者对日系车的加速抛弃,错愕得令人都发不出一声“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喟叹。

7月25日,有媒体曝出本田汽车即将关闭或停产在中国的2家工厂。结合前不久在网上传开的广汽本田启动千人大裁员事件,本田汽车此次要关停2家在华工厂的消息,很快被网友推至风口浪尖。

7月26日,本田中国在社交平台做出回应称,此举是为了实行产能优化,加速电动化转型。

“目前Honda在中国拥有7条汽车整车生产线,合计年产能为149万台。广汽Honda计划2024年10月关闭年产能为5万台的第四生产线,东风Honda计划2024年11月将年产能为24万台的第二生产线停产休业,调整后Honda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由149万台变为120万台。同时,正在建设的东风Honda全新电动专用工厂将于2024年9月投产,广汽Honda全新新能源工厂将在2024年11月投产。”

该回应一定程度上平息了恐要蔓延的舆论海啸,但却无法按下本田汽车在华销量大跌的问题锅盖——2024年6月,本田汽车在华终端销量不足7万辆,同比下降近40%;2024年1-6月,本田汽车在华累计销量41.59万辆,同比下滑21.5%。

曾经在中国市场“不愁卖”的本田汽车,如今正加速滑向销量坍塌。境遇落差之大,正在严重打击“傲娇”得至今不肯为自己在华冠以中文名,至今仍以“广汽Honda”和“东风Honda”相称两家合资公司的本田汽车。

而两家合资Honda中,“广汽Honda”更危险。

不愁卖,但也卖不动了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广汽本田累计销量20.79万辆,同比下滑28.28%。比同期东风本田的销量(23.79万辆,同比增长4.79%)态势,要糟糕许多。

跟其他日系合资车企相比,比如同一时期:广汽丰田(销量33.6万辆,同比下降25.8%)、一汽丰田(销量32.9万辆,同比下降12%)、东风日产(销量30.5万辆,同比下降7.6%),广汽本田的市场表现显然更差。

广汽本田成立于1998年7月,是日系车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公司,亦是广州标致失败后,广东汽车产业重整合资旗鼓的重要项目,因此在中国车市发展进程中,广汽本田占据不少先机。

从第一辆车到累销百万辆,广汽本田只用了8年。雅阁一度需要加价才能买到,加上飞度、奥德赛、冠道、缤智、皓影等多款热卖车型,在“日系三强”里长期扮演“人狠话不多”的角色,在中国市场低调赚钱。

2013年是广汽本田开启了高光模式的开始,当年销量达到43.55万辆,同比大增37.63%。此后,广汽本田一路上升,直至2020年销量达到80.58万辆。

或许没人料到这会是广汽本田的最好成绩,但随着广汽本田在达到销量巅峰前,依靠“老本钱”燃油车爬升的增幅明显式微;同时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反攻的力度加强,促使中国汽车行业新能源智能化浪潮席卷,包括本田在内的日系车,对于电动智能转型的抵触和犹疑等多重因素影响,也为其跌落埋下了伏笔。

2021年,广汽本田的销量开始调头向下。2021年至2023年,广汽本田销量分别为78.03万辆、74.18万辆、64.05万辆,连续三年下滑,且下滑速度不断扩大。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同比下滑28.28%。

一同下滑的不只有销量,还有价格。曾经需要加价的王牌车型雅阁,如今在终端最高降价已达7万;几乎所有在售的广汽本田车型,都降价3万到8万不等。

降价是为了保量,但广汽本田的降价,却并没有起到保住销量的效果。就在上个月,广汽本田的销量下滑幅度已经探至43.34%,在日系合资车企中垫底。

广汽本田惊人的量价齐跌,原因其实非常明显:在自主品牌和新势力领衔的、智能电动化需求极速增长的中国车市,广汽本田越来越弱的燃油车产品力,及其毫无存在感的电动车型,无一不导致其节节败退。

不会读,也记不住的电动车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日系车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事实:即由于自2020年以来,一开始便抱团以“视而不见”、“犹疑不定”的态度,对待中国汽车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浪潮,导致今天中国消费者没几个人知道、或者有兴趣知道日系车有什么智能电动车型。

这是非常残酷的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浪花在微澜之时你不在乎,浪潮形成必然将你拍在沙滩上。

事实上,日系品牌近两年来在中国市场是推出了全新电动车型的。比如:丰田的bZ系列,日产的ARIYA,本田的e:N系列。

先不说车怎样,就说这个命名,对消费者的认读识记就是一项难度极高的考验。日产的ARIYA还好说,丰田的bZ大小写字母全占,本田的e:N就更离谱,不仅有大小写字母,连符号都用上了。

本田在“傲娇”不改的“Honda”之后,对电动车的命名也是要装一把极致高级——便不便于中国消费者认读识记不重要,品牌高级装到了才行。

而中国消费者给出的销量反馈,也颇有“你不在乎我,我更不在乎你”的意味。日系品牌已经上市的这些全新电动车销量都很惨淡,以广汽本田为例:

2022年6月,广汽本田推出首款全新纯电车型e:NP1极湃1,当年累计交付3926辆,开局哑火。

e:NP1的首战失利后,2024年4月25日北京车展上,广汽本田又上市了实力优于前者的e:NP2极湃2。

根据部分门户网站统计的数据,e:NP2上市至今的累计销量不足500辆,其中6月交付435辆。而e:NP1的市场表现,目前已跌至月销百余辆。

销量不佳的根本原因,更多来自于广汽本田在纯电和智能化赛道孱弱的竞争力、微弱的知名度。那些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产品体系能力和油电混动技术积累,无法在纯电和智能化赛道发挥任何优势。

说到底,中国汽车电动智能化发展太快,而广汽本田太慢了;自主品牌和新势力智能电动车实力太强,而广汽本田的电动车根本无法招架;中国市场太卷,而广汽本田舒适太久了。

壮志犹在,能否逆势翻盘?

尽管由于燃油车销量坍塌、电动车表现不佳,广汽本田目前在日系合资车企中垫底,但对于未来的电动化转型,广汽本田仍有清晰的规划和期待。

根据本田汽车的规划,到2035年,本田汽车在中国销售的所有车型将实现100%的电动化。广汽本田这边,从2027年开始,不再推出新的燃油车型;并且到2027年,广汽本田推出的全新纯电车型将达到6款。

这些和当前形势看起来极不相符,似乎过于高亢的凌云壮志,对如今身处悬崖边的广汽本田,更像是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博弈。

当然,博弈也有要前提。今年4月16日,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发布了全新新能源子品牌“烨”,表示将与宁德时代、华为、航盛、科大讯飞等中国供应链品牌合作,以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实现全面突破。

在随后的4月25日北京车展上,广汽本田亮相了定位中型纯电SUV的烨P7,并透露该车将于今年底上市。烨P7基于中国供应链打造的出身,无疑给了中国消费者较e:NP1和e:NP2明显值得期待的理由。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进步,单是从命名上,烨P7给到中国消费者的识别友好度,就比e:NP1和e:NP2高了很多。但在当前卷成麻花的中国市场,决定烨P7是否值得消费者期待的,终究还是其产品力和价格。

7月1日,在公司成立26周年之际,广汽本田发布了“蕴新智远”企业战略转型计划。此次工厂关停舆论风波后,广汽本田在社交平台再次提及这一计划,并强调“致力于打造一个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广汽本田”。

相对于实打实的车型,推出计划以及强调计划,更像是“稳定军心、重拾信心”,以及提升“未来可期”的氛围感——广汽本田在近两年来,尤其是当前的市场表现,无法让人为其鼓掌点赞,也难以让人为其叫屈鸣冤,反而是让人越发看到其穷途之相,以及咎由自取。

上面的话看起来残酷,却无比真实,一如残酷的市场竞争。尤其中国车市的新能源智能化进程超乎意料的快,且充满风云变幻,太多按部就班的例子最后都以被淘汰告终。

没有人能断言广汽本田还能不能逆势翻盘,但机会和时间都已经不多了。

汽车大观
专供有思想的汽车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