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五十九——六十二)

文摘   2024-08-30 09:02   天津  

案例五十九:

芜湖市垃圾填埋场飞灰处置及封场工程

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固废危废污染隔离防渗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芜湖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

作者:董军旗,陈学峰,曹 丽,厉江锋,张才军,罗娅琼,周江波,邮箱:459700673@qq.com

【基本情况】

芜湖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1年建成启用,设计占地面积约28.27 hm2,填埋库容2.15×106 m3,设计使用年限12~14 a。自2015 年起接收约200~300 t/d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固化物进场临时堆放。截至2019年5月底,累计填埋生活垃圾2.029×106 m3,累计临时堆存飞灰2.868×105 m3。自2017年5月起,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环境保护部华东督察局、安徽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对该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检查督办,要求彻底解决芜湖市垃圾填埋场飞灰临时堆存、量大且不规范的问题。

芜湖市垃圾填埋场飞灰处置及封场工程项目(图1)于2021年6月开始建设运行,2022年8月顺利通过验收。项目采用“新建飞灰库区+飞灰转运填埋+标准封场治理+新、旧填埋场生态修复”的主体工艺,彻底消除了污染源及其邻避效应,恢复周边环境安全。该项目是我国首个规范飞灰填埋场封场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其成功实施为飞灰固化物填埋场的全寿命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技术/案例原理及技术路线】

芜湖市垃圾填埋场针对自身环境问题,采用“新建飞灰库区+飞灰转运填埋+标准封场治理+新、旧填埋场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图2),彻底从源头消除生活垃圾与飞灰混填所造成的问题与风险。

(1)新建飞灰库区。新建2个飞灰填埋库区,总库容约3.1×105 m3,其中一库区约1.0×105 m3,二库区约2.1×105 m3。本工程库区库底防渗采用双层HDPE膜+复合排水网+黏土层的双层防渗衬垫结构,坡防渗采用双层HDPE膜+复合排水网+GCL的双层防渗衬垫结构。

(2)飞灰转运填埋。飞灰转运及填埋工程量约2.8×105 t。针对包装袋破损部分,进行重新开挖打包装袋,填埋过程中分层填埋且做到每日揭盖作业面,飞灰每层填埋深度约5 m,到达标高的区域进行临时覆盖。

(3)飞灰填埋场封场治理。飞灰填埋场封场治理面积约5.0×104 m2,封场覆盖防渗采用黏土层+HDPE膜+复合排水网+淋溶液导排系统,填埋结束后形成密闭的堆体,同时做好堆体安全监测及环境监测。

(4)新、旧填埋场生态修复。飞灰填埋场及生活垃圾填埋场覆土绿化面积约1.5×105 m2,生活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轴线长度约1 150 m。垂直防渗技术是根据填埋场的地质、水文情况,利用场底天然岩石层及其周边实施的垂直帷幕,构成一个相对不透水的密闭空间,以达到阻隔污染物扩散的作用。本项目垂直防渗工程采用三排帷幕灌浆(其中一、三排为水泥灌浆,二排为化学灌浆),总钻孔灌浆深度约1.21×105 m,平均帷幕深度52.52 m。

【技术/案例特点】

(1)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规范飞灰填埋场封场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飞灰混填暂存量大,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为填埋场的封场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2)设计内容广,建设标准高。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期较长,历时400 d;设计主要包含生活垃圾填埋区垂直防渗工程、生态治理工程,飞灰填埋库区土建工程、水平防渗工程、飞灰开挖转运填埋工程、封场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专业的技术及完善的管理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长效运行模式与机制】

项目建设完成后地下水及淋溶液通过收集管道导排至对应的调节池内,通过6座地下水监测井对厂区水环境22项指标进行长期监测。生态修复的同时实施雨水导排系统,减少进入堆体的雨水量,同时进行堆体封场后沉降监测、堆体淋溶液水位监测、堆体侧向位移监测、水平防渗系统变形观测,确保封场堆体安全稳定。

【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总额10 884.61万元,其所在地将成为公园一角,飞灰暂存及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原生问题被彻底整治,有效释放了周边土地的利用价值,具有潜在的商业开发价值。

(2)环境效益:通过新建飞灰填埋库区,将暂存在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飞灰进行开挖转运填埋,同时将飞灰库区与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治理及生态修复,通过光合作用发挥碳减排作用。通过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实施垂直防渗,有效阻隔污染物迁移,避免对周边水体及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项目从源头彻底解决飞灰暂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固废治理减污与降碳同步,协同增效效果显著。

(3)社会效益:填埋场位于芜湖市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位置,项目实施彻底解决了周边的环境问题。未来填埋场建设成生态公园,将提高城市地位和周边群众的生活条件,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案例六十: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刘茹飞,张晓明,姚 远,岳凤明,陈细妹,邮箱:lrf521125@126.com

【基本情况】

福州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图1)位于福州市北峰红庙岭垃圾场,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68 338 m2。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餐厨垃圾250 t/d、地沟油25 t/d,包括了收运监管系统、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废弃油脂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沼渣脱水系统、污水预处理系统、除臭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于2019年开始建设,2022年5月24日经政府审批正式转入商业运行。

项目处于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内,该园区获评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福州市五城区唯一的生活垃圾消纳处置场所,实现全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分类处置。该项目充分利用产业园的集群优势,处理后产生的残渣和脱水后的沼渣就近运至焚烧厂、填埋场进行处置,废水经预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输送至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协同处理,厌氧消化系统产生的沼气送至园区填埋气发电厂统一发电上网,减少了运行成本,降低了长距离运输的二次污染风险,充分发挥环卫处理设施的集约化效应。该项目获得2023年“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评价”一等成果。

【技术/案例原理及技术路线】

该项目工艺由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废弃油脂预处理系统、湿式高温厌氧系统、沼气处理及利用系统、沼渣处理系统、污水预处理系统、除臭系统等组成。其中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包括3个单元:接料粗分单元、精分除砂单元、油脂分离单元。废弃油脂预处理系统包括3个单元:接收除杂单元、加热单元、离心提油单元。湿式高温厌氧系统包括湿式高温厌氧反应单元及供热单元。沼气处理及利用系统包括沼气收集及处理单元、沼气利用单元。沼渣处理系统包括沼渣脱水单元。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收集单元、预处理单元。除臭系统包括臭气收集单元及臭气处理单元。其整体工艺流程见图2。

【技术/案例特点】

(1)收运全过程监管。项目根据各收运环节监管需求,综合应用通信技术、流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J2EE Web等技术,建立了一套信息化收运监管系统,真正做到餐厨垃圾从产生、收集至处理的全过程监管。在收运需求环节,开发了“e福州”“闽政通”和微信公众号线上申报功能,产废单位可以在线上填报需求。在收运环节,收运车辆安装了两套GPS、多个视频监控、油耗监控和一体机。

(2)更高效去除杂物。项目在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中设计了粗分拣、破碎精分选、重力沉砂和高温水解后固液分离等多项措施,从大到小的去除杂物。粗分拣去除餐厨垃圾中粒径大于6 cm的杂物,破碎精分选先对粗分拣后的餐厨垃圾进行破碎,然后去除粒径大于2 cm的杂物;粒径小于2 cm的餐厨垃圾在重力沉砂机中分离出密度较大的砂砾,减少对后端设备的磨损。

(3)更高效输送物料。项目利用气力输送方式,将压缩空气作为输送动力,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将物料提升至下一环节,减少气味扩散,避免了使用泵和螺旋输送造成的叶轮磨损、堵塞和螺旋缠绕且难推送等问题。其输送速度快,可水平、垂直或倾斜方向输送,节省设备占地,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维保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

(4)更高效提取油脂。项目采用高温湿热水解工艺,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至130~140 ℃、保温保压40 min后,对其进行水解制浆,使得有机质充分水解,变为可溶态,并将固相内部油脂、溶解油等转化成可浮油,最大程度地提高提油效率,同时降低物料黏度系数,提高流动性,便于输送。

(5)更全面控制臭气。项目针对臭气浓度和产区功能区划的特点,对产区进行了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等的划分,采取不同的收集及处理措施。

【长效运行模式与机制】

(1)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由建设方进行投资建设和后期运营、由政府支付处理补贴,通过沼气发电、油脂外售等补充项目长期收益,最大程度减少政府负担。

(2)项目建立了一套信息化收运监管系统,不仅关注车辆的监管,更注重溯源管理,真正做到餐厨垃圾从产生、收集至处理的全过程监管,解决了餐厨垃圾收运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3)项目与福建师范大学共建了“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以项目为基础,同福建师范大学、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请了福建省科技厅的科技计划项目和住建部科技示范项目,并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有限公司、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项目上共同开展“厨余垃圾高质高效预处理技术与装备”课题的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将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形成科学的研究思路,保障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行。

【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该项目属于环保公益项目和民生项目,可提高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水平,在收运和处理环节增加了就业机会,还可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践行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的理念,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危废送至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协同处置,助力园区的工艺设备共用、资源能源共享、环境污染共治。同时改善福州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预防各种传染病、避免地沟油回到餐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案例六十一:

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作者:刘庄泉,邮箱:lzqscilence@163.com

【基本情况】

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图1)是松江区唯一的危废焚烧处置设施,位于上海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内,占地 3.37 hm2。项目总设计处理规模40 000 t/a,一次规划,分二期建设。上海环境集团环保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行,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一期设计规模为20 000 t/a,采用“回转窑+二燃室+ SNCR+急冷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降温洗涤塔+脱酸洗涤塔+ GGH+活性炭固定床+引风机+烟囱”工艺路线,车间屋面配置了光伏发电系统,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 2024年4月建成投运。该项目被列入上海市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松江区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补齐了松江区工业危废处置缺口,提升了松江区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和水平。

【技术/案例原理及技术路线】

该项目的总体技术路线见图2。

(1)储存系统:设置了全地下料坑、甲类仓库、丙类仓库、废液罐区以满足不同危废的预处理与储存需求。

(2)焚烧系统:采用“回转窑+二燃室”的组合处理工艺,回转窑顺流式运行、运行温度为 850~1 000 ℃,二燃室运行温度为 1 100~1 200 ℃,烟气在 1 100 ℃以上的温度下停留 2 s以上。

(3)发电系统:设置余热锅炉回收焚烧产生的热量生产蒸汽,螺杆发电机利用蒸汽进行发电,车间屋面设置光伏发电系统。

(4)烟气处理:采用“SNCR脱硝+急冷+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湿式脱酸+烟气再热”组合处理工艺,通过50 m烟囱达标排放。

(5)臭气处理:臭气按源头封闭、分区收集、分类处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料坑臭气作为焚烧系统一次风送入回转窑焚烧,其他臭气经收集后送入末端“碱洗+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

(6)污水处理:混合污水采用“调节池+混凝沉淀+砂滤+炭滤”处理工艺;脱酸废水采用“絮凝沉淀预处理+组合式吸附”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案例特点】

(1)清洁焚烧:利用回转窑与二燃室的仿真模拟优化技术,构建清洁焚烧体系,最大程度实现危废处理的无害化与减量化。

(2)超低排放: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了优化,应用“干法+湿法”组合脱酸,布袋除尘,SNCR脱硝,“活性炭喷射+固定床”组合脱除重金属和二噁英,GGH消除白烟、去除视觉污染;臭气和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各污染物实现超低排放,有效改善邻避效应。

(3)绿色低碳,变废为宝:项目余热发电,优先自用、余电上网。利用车间屋顶空间安装光伏发电,厂区采用太阳能路灯和新能源电动物流,提高了清洁能源利用率。

(4)园区共享协同:项目建在上海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内,循环水、生产用水、化验设施、生活辅助设施等充分共享协同,实现集约化、低碳化运营。

(5)数字赋能:将数字化理念贯穿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打造智慧化处置中心。

(6)处置齐全:项目危废处置品类涵盖HW02(医药废物)、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49(其他废物)等25大类,满足松江区所有危废焚烧品类的处置需求。

(7)托底保障:考虑医废应急处置,预留医废上料设施,可满足松江区医废的应急处置托底保障。

【长效运行模式与机制】

采用危废经营许可和市场化运作模式,由建设方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与产废企业签订处置合同进行收费,并通过余热发电和光伏发电补充项目收益。

【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与相关企业签订处置合同,进行收费处理。满负荷运行后可处理危废20 000 t/a,焚烧发电量约6.57×106 kWh/a,屋顶光伏发电量约3.40×105 kWh/a。同时项目的建成有利于松江“绿色科创”新城建设和经济发展,间接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发展。

(2)环境效益:项目建成后可集中处置松江区内工业企业产生的危废,实现松江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标,并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废气、废水、噪声等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确保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社会效益:项目投产后,补齐了松江区危废处置缺口,提升了松江区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和水平,为松江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和新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项目兼顾周边,服务全市,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

案例六十二:

杭州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工程(一期)

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固废危废污染隔离防渗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者:曹 丽,董军旗,厉江锋,项林凤,邮箱:caoli@gad.net.cn

【基本情况】

天子岭填埋场是我国首座符合国家建设部卫生填埋标准的大型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于 1991 年投入运行,2020 年 12 月 17 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填埋堆体存量垃圾 2.926×105 t,堆体最大厚度 78.5 m,堆体内主水位高度达 11.5~50.7 m,存量渗滤液 1.38×105 m3、填埋气收集量最高达 4.6×104 m3/h、填埋场汇水面积 5.6×105 m2。“零填埋”后的天子岭填埋场仍是一座体量巨大的生化反应器,存在填埋库区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较为复杂等7项环境安全隐患。

杭州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工程(一期)项目(图1)于2023年1月开始建设运行, 2024年5月顺利通过验收。项目确立了“原位封场治理+生态修复”技术路线,采用“多种组合式垂直阻隔技术+地下水导排”的主体工艺,有效消除天子岭填埋场环境安全隐患,提升污染防控能力,推动天子岭与半山森林公园、大城北等周边生态环境融合,实现区域和谐发展。作为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填埋场封场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之一,其设计标准高、建设标准严、行业影响力深远,为今后填埋场治理修复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技术/案例原理及技术路线】

天子岭填埋场生态治理工程(一期)的技术路线见图2。

(1)帷幕灌浆+化学灌浆。帷幕灌浆+化学灌浆轴线长度2 179 m,针对基岩采用基岩帷幕灌浆法,针对洪坡积碎石土、含砾粉质黏土,采用套阀管灌浆法,为覆盖层灌浆。帷幕灌浆浆液为水泥、膨润土混合浆液,总钻孔灌浆深度1.32×105 m。化学灌浆材料采用硅溶胶材料,其纳米级的粒径可以进入到更加细微的缝隙中,从而达到更高的防渗等级,本项目化学灌浆总深度约1.90×105 m。

(2)CSM双轮铣深搅墙。设计墙身厚度0.7 m,深度2.1~36.0 m,进入中风化岩层0.5 m,水泥掺入比为天然土的20%,连续施工,单幅长度2.8 m,搭接宽度20 cm。成墙后形成一道连续的墙体,满足防渗及抗压指标要求。

(3)HDPE土工膜复合防渗墙。采用三排水泥灌浆、两排化学灌浆、HDPE土工膜复合防渗墙相结合的形式,以满足防渗要求。膜墙宽度0.6 m,深度24.2~31.4 m,采用3.0 mm进口HDPE膜,开槽过程中采用自凝灰浆作为护壁泥浆,下膜后兼作柔性墙身,膜片连接处采用锁扣互锁,同时插入膨胀止水条,完成后形成密闭的复合墙体。

(4)地下水导排及利用。沿着垂直阻隔轴线走向,在上游区设置43口抽排竖井、19口水平井,关键区及下游设置25口抽排竖井。全场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对井内地下水进行抽排,以平衡垂直阻隔系统外水头压力,同时设置3座蓄水池,对抽排出的水资源回收利用,进行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

【技术/案例特点】

(1)填埋场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裂、岩溶和古滑坡等透水通道,且地下水丰富,污染控制难度大。项目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垂直阻隔技术工艺,有效阻隔填埋库区的污染物迁移。

(2)填埋场内大体量的填埋堆体和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传统的垂直阻隔技术难以套用,针对性的多种垂直阻隔技术联用提升了垂直防渗效果。

(3)垂直阻隔为隐蔽性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难把控。项目采用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垂直阻隔施工全过程的跟踪检测,确保垂直阻隔施工质量。

(4)天子岭园区内在运行的环卫设施较多,填埋气和渗滤液导排收集管道分布密集,项目施工难度大。专业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了项目的高标准、高质量实施。

【长效运行模式与机制】

(1)通过帷幕灌浆+化学灌浆、CSM双轮铣深搅墙、HDPE土工膜复合防渗墙、地下水导排及利用等措施,有效阻隔填埋场的污染物迁移扩散,降低垃圾堆体液体水位线,消除填埋场安全隐患。

(2)通过新配套的6座地下水监测井及6座测试井,对厂区地下水水质21项指标进行长期监测,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同时,地下水利用系统可降低园区水资源消耗量。

【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消除了渗滤液污染周边地下水的环境隐患,上游垂直阻隔系统能有效阻挡地下水进入一埋场,使一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降低300 t/d,渗滤液处理成本降低约4万元/d。

(2)环境效益:通过对填埋场周边实施垂直阻隔,有效控制污染物迁移,避免对周边水体及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社会效益:填埋场位于杭州市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位置,项目实施解决了周边地下水环境问题,未来的天子岭填埋场将建设成生态公园,同步探索填埋场封场后实施光伏产业,为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开发新途径提供依据。

编发:王雅楠;校对:刘冬梅;审核:张艺



往期回顾

#

《环境卫生工程》202404刊登稿件目次

#

封面文章| 焚烧飞灰深度资源化技术进展及展望

#

封底文章|中国垃圾焚烧标准回顾与分析

#

2024-03 实用技术与实践优秀案例(五十五——五十八)



环境卫生工程》支持单位



环境卫生工程
主要报道环境卫生工程(特别是固体废物)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兼顾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具有重要行业影响的工程案例分析和管理与政策分析研究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