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母亲河——米格湖和米格塔|德国探索之旅

文化   旅游   2024-09-07 19:55   上海  

栏目介绍

近年来,中德交流日益频繁。“中德人文交流”特邀驻德多年专家李国强老师开设《德国探索之旅》栏目,讲述德国城市故事,展示城市的丰富历史遗迹和现代化建筑,带您领略德国的浓厚历史文化,探索自然风光,游览黑森林和阿尔卑斯山脉,欣赏迷人的湖泊和山峰。在栏目中品味其丰富的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风情,以期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上期回顾:柏林母亲河——普兰特瓦尔德城市森林|德国探索之旅

施普雷河是德国最长的三级水路,发源于东部的萨克森州,共有三个源头,最主要的源头位于埃伯斯巴赫-诺伊格斯多夫(Ebersbach-Neugersdorf),由东向西流经萨克森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最后在柏林施潘道区汇入哈维尔河(Havel),全长400多公里。柏林境内的施普雷河道总长约44公里,最主要的支流达默河(Dahme)也在柏林柏林东部小城科佩尼克汇入施普雷河。施普雷河不仅孕育了不同凡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勃兰登堡州的施普雷森林和柏林博物馆岛,也在18世纪初赋予了柏林这座普鲁士皇城一个雅号:施普雷河畔的雅典。接下来我们以奥伯鲍姆桥附近的东港(Osthafen)为起点,逆流而上,去领略一下柏林母亲河两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第34站,我们来探访一下柏林的米格湖(Müggelsee)以及湖边小山上的米格塔(Müggelturm)


米格湖


米格湖位于柏林城东的科佩尼克区,距城中心大约20公里,是柏林境内最大的湖泊。当地人有“西有万湖(Wannsee),东有米格”一说。

米格湖由大小两个湖泊组成,施普雷河在此由东向西穿越而过。通常说的米格湖是指大米格湖(Großer Müggelsee),长度超过4公里,最宽处3公里不到,平均水深约5米,而最深处则有近8米。小米格湖(Kleiner Müggelsee)实际上是施普雷河与大米格湖交汇处的一个“河湾”,要比大米格湖小很多。

有关米格湖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Müggel一词源自斯拉夫语,意为“巨大的”,而另一说法则认为是源自印度日耳曼语的mighla,释义为“云雾”。若从米格湖的“体量”和“意境”来理解,这两种诠释都是相当确切的。米格湖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近百年历史的沙滩浴场每年吸引逾十万游客前来消暑,而且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口口相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米格湖畔天然浴场
中:湖上交通
右:湖上运动

传说从前有一个波西米亚国王的公主遭施魔被永久流放到米格湖畔的丛林之中,每七年只显身三次,且以一位令人可爱的湖上少女形象出现。每次现身,她都会恳求渔夫背她去科佩尼克的希尔伯特教堂走三趟,这样她就能从咒语中解放出来。作为回报,渔夫能获得深藏在米格湖附近森林某处地底下丰厚的金银财宝。当地渔夫都知道前往教堂的路途险恶,会遇到可怕的幽灵,因此没人敢图此钱财。某天,来了一位无知无畏的外地骑士,连续两次完成任务,就在他第三次背着公主前去教堂时,突然被一条口喷火焰的巨蛇挡住去路。就在骑士眼黑腿软,晕倒在地的同时,公主与巨蛇一同隐身而去,再无踪影。此后不曾出现过比那位骑士更智慧的勇士,那位波西米亚公主所藏的珍宝依然还被压在一块白色大石头的地下。怎么样,是否想试一下自己的运气和胆识?


米格塔



塔楼位于柏林东南科佩尼克区境内的小米格尔山上,故而得名。小山高115米,并非由战后的废墟瓦砾堆积而成,是柏林城内最高的天然高地,四周被茂密的森林环抱。山顶上的塔楼有30米高,可拾126级台阶而上。若天公作美,从塔顶可远眺柏林电视塔和柏林勃兰登堡大机场,山脚下的米格湖、朗湖等也尽收眼底。









左上:米格塔旧貌(1900年)
右下:米格塔现貌(2022年)©digitalcosmonaut.com

米格塔由柏林印染业富商、化学干洗创始人史斌德勒(Carl Spindler, 1841-1902)捐建于1880年,最初只是一个10米高的木结构观景台,九年后被改建为27米高的中式塔楼。为了方便游客上山,1928年还专门建了两条通往小米格尔山的台阶。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塔楼被德军用作空中观察哨及火炮指挥中心,还安装了无线电通信设备。德军撤退前曾企图炸毁塔楼,最后被业主剪断引线而将建筑保护下来。战后,米格塔被民主德国用作柏林与德累斯顿之间无线电链路的基站,不过50年代末的一场大火彻底摧毁了米格塔。现在所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塔楼是1961年复建的,由柏林白湖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 Berlin-Weißensee)学生集体创作。两德统一后塔楼长年闲置,直到2018年才有人愿意投资修建。现在塔楼底层是一家叫做“米格塔木屋”(Müggelturm-Baude)的餐馆,夏日在餐馆露台上享用糕点饮料,欣赏自然风光,尽享来自湖面的徐徐凉风,算得上是一种不错的消暑体验吧。
左:通往小米格尔山的台阶
右:大米格尔山上的无线电发射塔

正文中未注明来源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摄


作者简介




李国强,1971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德语,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上海仪表系统任科技翻译,1988年至2020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德语教学和学校外事管理工作,参与了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中德职教学院、中德工程学院等项目的筹建工作,并先后三次受教育部、科技部派遣在我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科技处任一等秘书,从事中德两国科教领域的双边交流工作,2021年3月起负责上海杉达学院对德交流合作工作。


编辑:陈惠兰

审校:俞宙明

中德人文交流
以讲述中德人文交流好故事、传播中德人文交流好声音、拓宽中德人文交流纽带为目标,搭建中德人文交流对话的重要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