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得知张桂梅老师的故事要搬上大荧幕,主演还是海清的时候,我真的挺期待的。
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真是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我本是高山》把一个心怀大爱的人民教师,改成了一个底色悲凉,以去世丈夫为精神支柱的角色。
就更不用提,电影有些情节还不尊重现实,把酗酒父亲改成母亲,让一群贫穷失学少女逃学去网吧……
所以看到张老师的故事又被拍成电视剧的时候,我内心多少有点忐忑。
但是没想到,看完第一集,我就彻底上头了。
写到这儿,朋友应该知道,我说的就是豆瓣评分9.4,宋佳主演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
关于这部电视剧的好,很多网友都评价得特别到位:
比如它没有一昧歌颂苦难或者造神。
剧中走下神坛的张桂梅老师幽默睿智、做事儿风风火火,甚至有点莽。
比如它真实呈现了大山里女孩的生活处境……
不过我想从另一角度出发,和大家聊聊张桂梅老师的教育方式。
之前看过纪录片,华坪女高几乎是低配版“衡水中学”,都走严格管理路线:
女孩们剪头发,作息掐表算,确保每一分钟都不被浪费……
张老师本人并不认同这种方式,但她也回应过: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女孩们没有人可以托底,必须背水一战。
所以印象里,张桂梅应该是那种高标准,严要求,甚至有点儿古板固执的老师,毕竟学生都叫过她张扒皮。
但刷完这部剧,我感觉张老师在教孩子方面,真的有大智慧。
她不光给女孩们提供了上学的机会,压着孩子们学习,其实也在精神上富养了她们。
大山里的女孩
困境不止是穷
华坪女高刚创办的时候,争议同样很大。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张桂梅提倡教育平等,却只招女学生,这不是性别歧视吗?
之前不是就有人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吗?
“毁掉大山男孩的张桂梅,真的太自私了!”
说这话的人毕业于清华,认知还是如此,就更不用说当地人了。
甚至不光男人有这样的想法,连很多女性,也默认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不夸张的说,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是张桂梅像挖土豆一样,把她们从大山里一个个挖出来的。
是的,千万不要觉得有机会去上学,女孩们就会主动抓住,紧紧不放。
拿剧里的四朵金花为例:
谷雨,父亲酗酒、母亲早逝、家里还有年幼的弟弟。
她想读书,但碍于责任和亲情,3万块就同意卖掉自己的后半辈子。
蔡桂芝,同样成绩优异却不愿意上学。因为自己不在家,就没人保护被家暴的母亲。
假小子宁华,父母早逝,和爷爷相依为命,被当作男孩养大。
她对教育的重要性一无所知,上学纯粹是因为有钱可以领。
还有柳细莺,她是这几个女孩里相对幸运的,家里穷,但父母疼爱,也不存在重男轻女。
但出身大山,让她觉得女生上学没用,如果能从山里嫁到村里,或者嫁到镇上,才是改变命运。
要不是阴差阳错,对象家房子被大雨冲了,她可能真的就不上学了。
你看,贫穷虽然是她们的共性,但具体到每个女孩身上,困境似乎又各不相同。
是认知上的匮乏,是精神上的贫瘠,也可能是无法斩断的原生家庭,是传统观念千百年来的束缚……
面对这样一群还在蒙昧中的女孩,你光说什么读书有多重要,要求孩子们刻苦努力,她们压根就理解不了。
好的教育
带孩子享受美好
张老师能唤醒这些孩子,更多靠的是爱、温柔和珍视。
这种珍视,首先体现在物质上。
虽然自己平时能省则省,开会都穿着一条破洞裤子。
但张桂梅却很舍得给孩子们花钱,孩子们的校服是纯棉的,吃饭不光要吃饱,还要能吃肉,就连电脑也要配置上。
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可能稀松平常,但在那个年代,女孩能吃饱饭都不容易,更不要说零食、饮料之类的享受了。
剧中有这么一段,我印象特别深刻。
张老师跟第一届学生吃饭时,喝到了奶茶,就想着给全校女生都点一杯。
一杯奶茶8块,总共花了5千块钱奖金,可能有人会说:女高还要筹钱,这不是浪费吗?
但张桂梅却觉得:
“别的小姑娘都喝这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高的姑娘们也不能少,咱得把这希望的种子给她们种上。”
这个希望的种子,就是把未来孩子们可能拥有的生活具象化。
让她们相信:有一天,我会凭着自己的努力,得到我想要的一切。
我想起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该不该给孩子买40块一斤的草莓》。
当时很多人觉得:这种钱花的没必要,不应该娇惯孩子。
另一方面呢,他们又希望孩子力争上游,成绩跟最好的比,光耀门楣。
殊不知,如果连最基本的吃喝穿用,孩子心态都是匮乏的,那学习和事业上,他更没有心气儿。
好的教育
需要适当狠心
前面说过,张老师虽然想尽一切办法让女孩们读书,但从不是摁着孩子学习那种。
因为她很清楚,改变命运这件事,最终还是得靠孩子自己觉醒。
女高的001号学生谷雨,好不容易上了学,却因为不堪酒鬼父亲来闹,中途又辍学去洗脚城打工。
打工几个月,不光是辛苦,挣得少,还会被人嫌弃,被人践踏尊严,连保护自己都很艰难。
就像谷雨被客户性骚扰后,一气之下把对方开了瓢,张老师据理力争,各种找证据,才把孩子救了出来。
骚扰她的人说:“就是摸了,你有证据吗?”
老板嫌弃她:“别人都能摸,为什么你就摸不得?”
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没有文化的女性,沦落到困境里,不仅存活得很艰难,连最基础的保护自己都做不到。
谷雨也终于认识到这一点,想要重返学校读书。
张桂梅就是想用现实告诉孩子:机会稍纵即逝,它出现的时候,你就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类似的情况,还有“恋爱脑”柳细莺。
这娃虽然来上学了,但是脑子里还是“情情爱爱”,“靠老公养”那一套,和隔壁高中的男孩早恋。
张老师发现了,却一直没阻挠,她说这种事儿不管还好,一管俩孩子真觉得自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对抗世界了。
她偷偷找到那个男孩,和对方打了一个赌:
“你不是说,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自己会赚钱养她吗?我给你介绍一个活儿,你能挣到钱,我以后就不管了。”
果不其然,男孩去工地搬水泥袋,自己就打退堂鼓,躲着不见女孩了。
女孩也终于明白:靠别人,远不如自己努力来得靠谱。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好。”
碍于阅历,那些裹着糖衣炮弹,诱人向下的骗局和陷阱,孩子可能识别不了。
如果靠教育实在无法改变,就需要我们“适当”狠心,让教训来。
好的教育
是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
剧里还拍摄了很多张老师和孩子相处的情节,我觉得特别动人。
宁华,从小被人洗脑“男孩才能养家”,家里也没有女性长辈。
她不懂怎么做一个女孩,也拒绝承认自己的女孩身份:
自称华哥,不和人一起上厕所,背着人换衣服,胸部发育要用布裹起来。
更让人心疼又好笑的是,第一次来月经,她以为自己得了绝症,是张桂梅老师发现了宁华的错误观念,买了卫生巾和内衣,并且告诉她:
“咱们是女孩不是男孩,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没人规定男孩该什么样,也没人规定女孩该什么样。
你只要不危害社会伤害他人,都你自己说了算。”
这个角色的原型,后来不仅成功走出大山,还成为一名优秀军人。
类似的细节,剧中还有很多很多。
张老师的共情和接纳,让这群女孩打心底升腾出了力量和自信,相信自己不止于此。
剧里她有这么一句台词:
“女孩子是多么美好的生命,就应该一尘不染地漂亮。哪怕是深陷在淤泥里,也应该是闪闪发亮的。”
女孩们信了,于是她们义无反顾,大步向前走,飞出了大山。
大山里的女孩,如果没有张桂梅,是什么样呢?
她们可能是失学手册上那一个个被人忽视的名字。
可能是那个怀着一个,背着一个,手里干活不停,十几岁已经生了四胎的女孩。
也可能是谷雨家门口,那个在山头哭喊“不是自己克死丈夫”的疯女人。
我常常在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
可能不需要很多的钱,也不一定要多高深的教育理论。
最重要的,还是用爱和榜样,帮孩子灵魂觉醒,让她愿意自己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