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使命,其毕业生的深造情况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近期正值各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高峰期,在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多校均公布了本校最新的深造率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0日,麦可思研究共统计到80所“双一流”高校公布的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数据。(注:深造率数据为编辑手动整理,如有疏漏欢迎补充指正。)
数据显示,上海科技大学以84.3%的深造率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大学,深造率为84.2%,上海交通大学的深造率也高达82.0%。
顶尖名校深造率普遍较高。在此次统计中,985高校的深造率相对更高,20所985院校的平均深造率为63.4%。除了上述提到的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外,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985高校深造率均超过70%。
从整体深造率来看,“双一流”高校的深造率处于较高水平,统计到的80所高校平均深造率约为48.6%,超四成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50%。深造率在70%以上的占12%,近半数“双一流”高校深造率在30%~50%之间。
进一步分析各类院校的深造率情况,本次统计到的“双一流”院校深造率最高的前十位院校均为综合类或工科类院校。工科类院校的平均深造率相对较高53.5%。此外,中央音乐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领跑艺术类、财经类、医药类、农林类“双一流”院校深造率榜首。
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上科大
深造率多年保持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代表院校,深造率多年居于全国前列。两所高校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自创校以来,就显示出鲜明的特色。据报道,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毕业生升学率超过85%,从第二届开始,升学率保持在65%左右,彰显了南科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特色。
同样,上海科技大学在学生深造方面也成绩斐然。上海科技大学秉持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使命,在短短时间内便崭露头角。自建校起,学校汇聚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打造了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从近三届上海科技大学及南方科技大学公布的毕业生深造数据来看,其深造率一直保持在高位。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双一流”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军者,其毕业生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较普通本科较高,并且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2023届“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升学比例超过四成,达到42.3%,这一数据在近五年内上升了7.5个百分点,反映出“双一流”院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得到了有效实施。随着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和前沿领域研究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正逐渐成为国家科技攻关和创新的中坚力量。
深造率高低并非评定院校优劣的唯一标准。在当前深造率不断攀升的当下,相关高校应做好对深造学生的升学辅导,并帮助其建立明确的职业规划,使其升学目标院校和专业更具针对性,也将更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各高校网站
[2]麦可思研究院.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
《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5)》(☜点击查看报告要点)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发布。该报告是麦可思基于对高等教育的观察和分析发布的趋势事件报告。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关注高教动态,与社会分享。
报告领取方式:
如果您是高校工作者,或者是高等教育爱好者,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填写领取申请,通过审核即有机会免费获得报告。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整理内容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含高校),获得授权可转发至全媒体平台;其他主体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高职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
☞回复“蓝皮书”,可获取2024年最新就业蓝皮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