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饭时,经常喝点白酒的人,身体最后会怎样?研究告诉你答案

文摘   2024-12-31 17:38   重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张大爷今年67岁,每天晚饭后都喜欢倒上一杯白酒,搭配点花生米,美滋滋地说:“人这一辈子,饭后一杯酒,活得悠哉悠哉!”儿女们劝过他:“爸,你有高血压,医生都说不能喝酒了。”张大爷却总不以为意:“少喝点不碍事,咱这酒可是粮食酿的,听说还能杀菌抗癌呢!”

可没过几天,张大爷吃完饭又喝了两口酒,突然头晕目眩,一下子倒在地上,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脑溢血。医生无奈地说:“要是能早点控制住饮酒,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张大爷的事让周围的邻居们都议论开了:“吃饭时喝点白酒,真能养生,还是害命呢?”

01
吃饭时喝点白酒,真的对健康有好处吗?

很多人像张大爷一样,觉得“饭后一杯白酒”是养生妙招。但真相可能让你大吃一惊。据《柳叶刀·肿瘤学》研究数据,2020年全球因饮酒导致的新发癌症病例高达74万例,其中中国占了28万例!不论是少量饮酒还是大量饮酒,酒精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喝酒伤害健康的根本原因在于酒精中的乙醇。乙醇在肝脏代谢后会生成一种叫乙醛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身体的毒性极强,尤其会损伤肝脏健康。长期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仅如此,喝白酒还可能增加其他癌症风险,比如食道癌、口咽癌、乳腺癌等。很多人以为“少量喝酒没事”,但研究表明,即使每天饮酒量低于10克,也会增加患癌的可能性所以,白酒真不是什么“抗癌神器”,而是“慢性杀手”。

02
白酒度数高低不同,对身体的伤害有区别吗?

说到喝白酒,有人会问:“是不是喝低度酒更安全?”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说一说。

白酒的度数,简单来说就是酒精含量的百分比。度数越高,酒精浓度越大,对身体的伤害也越重。比如,52度的白酒对肝脏的刺激远大于38度的白酒。在同样的饮用量下,高度酒等于让肝脏“超负荷运转”。长此以往,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脂肪肝、肝硬化就更容易找上门来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目前国内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逐渐从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42度以下的白酒消费量已经占到一半以上。但即便是低度酒,对身体的伤害依然不小。医生提醒,酒精含量再低的酒,本质上还是“毒性物质”,越少摄入越好

03
听说白酒还能抗癌杀菌,这是真的吗?

不少人像张大爷一样,被“白酒能抗癌”的说法迷惑。确实,有论文提到白酒中含有一些脂肽类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炎作用。但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

有活性成分”≠“真的抗癌”。白酒中的这些成分含量极少,远远达不到有效抗癌的剂量。而且,这些研究多是在细胞或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并不能直接应用在人类身上。

酒精本身是一类明确的致癌物。即便白酒中含有某些有益成分,但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可能的好处。长期饮酒的人,不仅不能“养生”,还可能因为酒精过量摄入而损伤肝脏,增加癌症风险。

其实,“白酒养生”的说法多半是酒业的营销手段,背后并没有扎实的科学依据。与其相信白酒抗癌,不如少喝酒、多吃健康的食物,才是真正对身体有益的方法

04
喝酒时,这些事真的要当心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喝酒,可以试试以下方法,尽量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1.不要空腹喝酒:空腹时酒精吸收快,对胃和肝脏的刺激也更大。可以在喝酒前吃点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坚果等,减缓酒精吸收。

2.多喝水:喝酒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酒精浓度,加快代谢。

3.控制量:男性每天饮用酒精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换算到白酒,大约是男性一天不超过1两,女性更少。

最后还要提醒一句,不要迷信“解酒药”。市面上绝大多数解酒药并不能真正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甚至可能增加肝脏负担。

总结:

吃晚饭时长期喝白酒,不仅不会养生,反而可能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酒精是1类致癌物,长期摄入无益于健康,少喝甚至不喝才是最好的选择。像张大爷那样的喝酒习惯,真该趁早改一改了!健康无价,别让“饭后一杯酒”变成“健康大敌”。

官方推荐,点击下图,放心下单!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END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

注: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
CQTV宝妈秘籍

重庆城市TV头条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