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疾病作斗争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畲医雷新兰在看病
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西、贵州等省的部分山区。据文献记载和畲族语言学考证,隋唐时,畲族主要聚居在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带,所处地域多雨潮湿,瘴气流行,极易引发疟疾、结核病、丝虫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妇女病等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畲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疾病逼着畲民学习猴子家狗等动物生病受伤时,采食青草药疗伤治病自愈的方法,千百年来,畲族群众积累和掌握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明、清时期,随着畲族迁徙区域的扩大,民间“痧气”致病说开始形成。畲族民间将身体不适、精神不爽、头痛胸闷、四肢乏力、呕吐、腹部胀痛等,统称为“痧”。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
注重自然与生态:畲族居住地区气候炎热,古之“瘴气”,今之“痧气”,皆为热毒,民间治疗多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同时,也强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辨证施治法。注重内服外治,畲族医药以自然、生态的理念为基础,广泛采用本地野生植物、动物,以及土特产植物、家养禽畜肉骨等作为药材,开展治疗和药方配制。
崇尚“六神病”(也称六辰病)理论:治病时把时辰连在一起诊断病因,认为人体有十二处气血调和往来,按照十二时辰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周而复始。根据不同时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状,辨证施治方为有效。
重视食物补益作用:畲族地区广泛流传“九药不如一补”的说法,强调以脏补脏,以骨补骨,认为禽畜的内脏或肌肉与人体相应的内脏或组织有着某种特殊的补益关系。注重食物凉热属性,体质寒者要用热性食物,体质热者要用凉性食物。畲族群众在四季更替或节气转换时,常采药备于家中,根据节气变化,选择凉热属性之家禽或动物(通常宰杀鸡、鸭、兔或羊等,也用狩猎之物)配以青草药炖服,以补益身体,消除疲乏,增强体力,效验显著,充分体现了畲医以食为补的特点。
提倡练功健身、多动活血,强调未病先防:畲族因病致残致亡致贫的教训刻骨铭心,劳动之余,农闲时间,畲村会组织练习“挡昆”(畲家拳)、“打虎棍”“推石磉”等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少生病,不生病。畲民把生病称呼“懒地动”,你身体不动了就会生病,要健康就要天天活动身体。
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畲医药配方剂量,强调不能机械古板,依方照搬,才能攻补恰当,药到病除。如春夏季节,人体阳气升发,皮腠开泄,治疗外感疾病则不能用辛温发散的药物;秋天气候干燥,用药宜偏润;冬季寒冷,温药可适当加量。居于山区的患者多为风寒湿气所侵,治宜祛风散寒;居于平原地区的患者常发热多汗,当慎用温热药。老少患者,用药宜轻;青壮年患者,用药稍峻无妨;妇女在经期及妊娠期慎用峻下、破血药等等。
畲医针刺疗法:与中医的针灸也有不同之处,注重部位,多用银制三棱针,有挑针与刺针之分,挑针又有轻挑与重挑之分:轻挑医者斜握银针,针尖露出半米粒,在表皮上重压上挑,以不出血为度(有时也有出现小血丝);重挑在表皮上挑出血丝,有的挑后还要从针口中挤出血珠。畲医认为人体生病是因体内气血不调,轻针调其气血,放血去掉瘀血,使血脉流通。针刺多采用重针,一般不留针。灸法所用艾绒一般自制,每块都比较大,多用隔姜或隔盐灸,一次仅1-2块,也有直接灸,多数用于慢性病,灸后易形成瘢痕,也有称瘢痕灸。
擅长独特的医疗方法:畲族医药在医疗方法上注重内外兼治,擅长外疗,如刮痧、搓痧、抓痧等疗法,同时强调以食为补,将药效与食补相结合。畲族医药在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许多疑难杂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治疗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肝炎等。
祝由治病法:祝由科在金元时期是中医十三科之一,到了清代不到九科之中,后又列为禁科;但在畲族村落普遍沿用,部分群众也信仰。少数畲医应用祝由科的咒语、符录等形式配合草药治疗皮肤病、疖痈、小儿受惊、精神病、体虚、头晕、难产、“扫风”等疾患,亦偶有治愈者。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生活环境和生存健康要求而探索创造出来的一门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区性、民族性、家传性等特点。由于畲民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 , 他们有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 , 在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肝炎、小儿疳积、肺炎、骨髓炎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祖传秘方和经验方法。由于畲族有语言无文字 ,畲医药大多为口传心授 ,习而验之 ,医药一体 ,重于实践,其自诊、自采、自制、自配、自用的特点决定了它传承和发展的艰难性。现大多数民间畲医均年事已高 , 有些名畲医已去世。因此,建立畲族医药馆对抢救整理畲医畲药,传承保护、创新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畲族医药馆坐落在桃溪镇种子源村文化礼堂二楼,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现存放有畲族草药200多种。畲族传统采药制药工具10几种,古传药书、药方若干。2019年被评为武义县民间博物馆三星级精品展示馆,2022年,浙江省文物局授予“省级畲医畲药特色馆”。旧社会畲族同胞备受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卫生医疗条件极差,生命安全得不到根本的保障。畲族有句俗语“不怕天公(天气)变,就怕人生病”, 畲民生病往往是“小病拖,大病扛,没钱看病把命丧”。为了种族的繁衍和自身的生存需求,畲族群众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在畲汉杂居的环境中,畲汉生活生产习俗和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交流运用,尤其在医治技术上,畲汉草药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自己成熟的医术,共同为山区畲汉群众治疗病痛。种子源村畲族草药医自古就有流传,他们一边使用草药医疗,一边又用祝由术辅助医治。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村里比较有名的草药医雷根兴、雷世茂、钟九妹、蓝仁和、钟金财、钟和进等,现代草药医蓝贤翠、雷新兰、蓝舍娇、雷德伟等等,在民间都享有盛誉。同时,种子源西山下自然村的汉族中医师谢正夫,也是宣平一带出名的中医,他擅长的是妇科、儿科、内科和医治疑难病症,《宣平县志》都有记载,享有盛名。黄泥山自然村草药医王永林、王春洪父子医德医术在宣平一带都很有名气。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环境里,同疾病作顽强不懈的斗争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在适应当时社会环境、地理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医疗方法,且依靠口传心授世代承传,逐步积累而成的,它具有独特的疾病观和疾病分类法、特殊疗法,体现了畲医药“土”“简”“灵”的特色。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的历史创造,并为畲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所公认的。畲族医药也丰富了中国医药学的宝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医药馆能够展示和传承畲医畲药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武义中医药文化传承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政府和医药学工作者对畲医药重视和研究以及随着学科之相互渗透,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逐渐对接畲医药研究中来,畲医药必然跟随现代医药学的发展而发展,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更好的为我县畲汉同胞医疗服务,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审:朱谢旻 吴景阳
终审:朱跃军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