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传统村落过大年(110) ▎青海马克唐镇 舌尖上的文化年
文摘
2025-02-04 10:32
北京
我不是在劝你订杂志
是想跟你一起打开生活
点击订阅
# 传统村落过大年
系列
1月23日,浓浓的喜庆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尖扎县的大街小巷处处透着新年的热闹劲儿。在尖扎县,有一种独特的“非遗”美食——土烧馍,以其质朴醇厚的风味,成为当地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存在。一口土烧馍,不仅承载着尖扎独特的饮食文化,也串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家的眷恋。
天刚微微亮,马克唐镇文化巷的“麦香土烧馍馍”店铺里,店主坎着吉就已经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坎着吉整理包装盒
“这都是现做的,做好以后就从家里开着送货电动车把馍馍送到铺子里。”坎着吉一边卸货,一边把馍馍整整齐齐摆放在木桌子上。除了方便县上顾客购买,她还贴心地开展上门配送服务。
“老板,给我来三个土烧馍!”一位大叔扯着嗓子喊道。他就是马克唐镇人,现住在西宁,每到过年,必定专程来买土烧馍。这馍馍早已成为他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更是他对家乡饮食文化的深深认同。
“一个30元!”坎着吉一边应和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把馍馍装进包装袋中,顺手递给顾客,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过年两瓶酒,都比不了一个土烧馍馍。”坎着吉的儿子朋毛说:“过年拿着土烧馍馍去拜年是尖扎当地的习俗,手里提上几个自家做的馍馍那诚意和祝福都在里头了。”
“就像春节吃饺子寓意团圆,端午吃粽子纪念屈原,土烧馍在尖扎的新年里,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是当地饮食文化在节日中的生动体现。”尖扎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班洋如是说。
为了制作这些饱含年味的馍馍,坎着吉每天都像上了发条似的,脚不沾地。天还没亮透,厨房里就已经有了她忙碌的身影。她将尖扎当地种植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面粉酵头,添上清水,边加边用筷子飞速搅拌,面粉变成絮状后开始揉面发酵。
待面团表面布满蜂窝状气孔,坎着吉把面团移到撒满面粉的案板上,揉好的面团被分成一个个等重的剂子,接着用擀面杖擀成薄厚均匀的面饼。
在传统的土烧馍制作过程中,尖扎特有的白土必不可少。先从村外土坡精心挑选一些白土疙瘩,再将土疙瘩用柴火烧制两到三个小时。白土经长时间炙烤充分吸收热量后,变得滚烫无比。
将馍馍放入土中烧制
随后,坎着吉迅速将滚烫的土疙瘩敲成细碎的土末,均匀地覆盖在擀好的面饼上。被土末严实包裹的面饼,仿佛置身一座天然的“土制烤箱”。经过热量传导烤制一小时后,麦香与土香相互交融,引得人垂涎欲滴。
烤制结束,小心翼翼地扒开覆盖在上面的白土,一个个外皮金黄酥脆、透着麦香的土烧馍馍便呈现在眼前。再用工具仔细刮去馍馍表面残留的土末,这饱含着尖扎特色与新年祝福的美食便大功告成。
在坎着吉眼里,土烧馍制作成功的关键在于不但要控制好面团的发酵时间,还要掌握土疙瘩的烧制温度,这些因素都对烧出来馍馍的颜色、形状、味道有影响。“发酵时间短了,馍馍不够松软;长了,又会发酸。土疙瘩烧得不够热,馍馍烤不熟;太热了,外皮则容易焦糊。”
土烧馍制作工艺是尖扎先辈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历经数代传承,形成了和面、发酵、揉面、称重、擀面、烧制这一系列独一无二的制作体系。
每一个制作步骤,都饱含着坎着吉的心血与坚持,正是这份对传统馍馍制作工艺的执着,才让土烧馍的美味得以延续,成为尖扎人不可或缺的新春味道,也成为舌尖上文化年的生动注脚。
“土烧就是尖扎馍馍的特色,这手艺传了一代又一代,带着咱尖扎的地气和人情味,不管走多远,只要一闻到这土烧馍馍的味儿,就知道,家到了。”这份传承,不仅仅是美食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承,是家的味道,是年的记忆。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坎着吉成立了公司,带动周边群众加入制作馍馍的行列。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采购优质的尖扎小麦,有人专注于传承传统工艺制作,还有人投身于销售与配送环节。
清晨,小小的土烧馍馍摊前,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一个土烧馍馍,是坎着吉家传承的美味,更是黄南州传统美食文化的缩影。它温暖了人们的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成为这个新春里一道温暖的风景,诠释着舌尖上的文化年的独特魅力。
来 源:黄南报微信公众号
编 辑:胡 灿
建筑杂志社
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城乡建设》杂志(半月刊,1956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建筑》杂志(半月刊, 1954年创刊,朱德元帅题写刊名) ■《未来城乡研判》(内刊,不定期出版)
最新文章
传统村落过大年(119) ▎欢笑声、锣鼓声、呐喊声......全村沸腾、人潮涌动!好多人往湖北红安马鞍山村赶!
传统村落过大年(118) ▎2月12日-2月17日,走进贵州舟溪甘囊香芦笙堂,赴一场芦笙之约
传统村落过大年(117) ▎“艺”起过大年,这场非遗盛宴人气十足
传统村落过大年(116) ▎西宁社火有这么多故事,好看~
春节在岗 服务保障 湖北物业人彰显责任担当
传统村落过大年(114) ▎镜头下的年味与传承9
喜迎蛇年,华发物业服务精彩纷呈
放心平安“过大年”——惠特物业春节安全大检查
金碧物业:雪天坚守 情暖新春
万家灯火映山城!重庆20万物业人守护团圆新春
传统村落过大年(112) ▎浙江西寮村:全民入戏 婺剧盛宴“缙”彩过年
传统村落过大年(111) ▎浙江松阳大年初六这样过,乡村春晚、客家婚嫁游街、非遗表演……
传统村落过大年(110) ▎青海马克唐镇 舌尖上的文化年
传统村落过大年(109) ▎安徽流口村板凳舞龙,年味浓郁气氛足
传统村落过大年(108) ▎安徽省祁门县奇岭村:千年古县 全村宴里年味浓
传统村落过大年(107) ▎云南省云龙县大达村:非遗传承“新星”璀璨 校园深耕喜结硕果
传统村落过大年(106) ▎浙江松阳年俗活动多姿多彩,乡村年味浓厚
传统村落过大年(105) ▎江西婺源传统村落年味浓,新春活动精彩不停歇!
传统村落过大年(104) ▎天津刘庄子村:民俗花会庆新春 敲锣打鼓过大年
传统村落过大年(103) ▎传统村落过大年之技艺荟萃
新春佳节 新疆博乐市物业服务不打烊
新疆伊犁物业送祝福暖社区 其乐融融迎新春 多彩活动增年味
传统村落过大年(102) ▎青海拉什则锅庄“闹”新春
暴雪来临时的物业情怀——辽宁物协会员单位除雪保障纪实集锦
传统村落过大年(101) ▎苏乡年味·在江苏穆沟古村过非遗年
沈阳万科物业:以雪为令齐行动,新年扫雪保畅通
金地物业:瑞蛇纳福,守护依旧,我们始终在您身边!
传统村落过大年(100) ▎镜头下的年味与传承7
传统村落过大年(99) ▎边城茶峒:民俗狂欢,点亮新春
守护小区里的年味儿,昆明万科物业暖心陪您过大年
什么样的小区宜居感满满?业主们如是说……
沈阳远洋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氛围感拉满,让年味变得更浓!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
传统村落过大年(98) ▎安徽歙县:瞻淇鱼灯,乡村舞步
年味十足!深圳15万物业人暖心陪业主过大年
传统村落过大年(97) ▎镜头下的年味与传承6
传统村落过大年(96) ▎“火凤凰”舞畲村 游人旺乡村兴
传统村落过大年(95) ▎湖北通山:379米“板凳龙”庆新年
超32个城市发布存量房收储细则 多地收储项目已投入保障房运营
传统村落过大年(94) ▎又上央视,感受地平线下的红红火火中国年!
传统村落过大年(93) ▎镜头下的年味与传承5
传统村落过大年(92) ▎烟火繁华处,逍遥游梧林
传统村落过大年(91) ▎春节去 “村游”,这些宝藏村落别错过~
传统村落过大年(90) ▎火爆的西宁湟中社火观看指南来咯!
传统村落过大年(89) ▎江西婺源:乡村民俗添年味,非遗巡游贺新春
传统村落过大年(88) ▎福建省屏南县组织“浪漫屏南,吉祥福年”活动,在万安桥上举办百米长寿宴,带游客领略传统文化的独具魅力!
传统村落过大年(86) ▎欢声笑语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两当县各传统村落过年期间热闹非凡!
传统村落过大年(87) ▎苏乡年味·姜堰民俗
传统村落过大年(84) ▎孝义市临水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晚会,村民们喜气洋洋,幸福满满!
传统村落过大年(85) ▎永泰:暗香浮动迎春来,大年初三游客现高峰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