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两国交通要塞——瓦罕走廊

旅行   2024-08-08 08:57   广东  

清晨从塔什库尔干县城出发,沿G314向南出发。阳光穿过云缝撒满大地,白色毡房升起袅袅炊烟,牛羊在草地上悠闲的吃草散步……,各种景色从眼前匆匆略过。车行驶两个半小时,还有不到1公里,近在咫尺的红其拉甫口岸由于没按原计划开放,被拦在哨卡外边(一路过来已有二、三个边防检查站了,都需要停车检查),随即只好调头去往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也是这一、二年才被游客涉足,这里距离红其拉甫口岸四十分钟左右的路程。



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尔,位于阿富汗至中国的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地处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山谷。
瓦罕走廊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全长约40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长约100公里,其余300公里位于阿富汗境内。走廊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瓦罕走廊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中亚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等都曾经过此地前往古印度(天竺)求法。1895年,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签订协议,将瓦罕走廊划为英俄缓冲区,并送给阿富汗王国。这一划界事件导致中国失去了对瓦罕走廊的领土主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阿富汗于1963年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边界条约》,正式划定了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中阿边界。


路牌指示标,说明我们已在边境地带。这里平坦的山谷,荒凉无比。


瓦罕走廊地形崎岖复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东、南两面地势较高,西、北部地势较低。走廊内河谷地带相对平坦,但大部分地区为荒漠和高寒山区。瓦罕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每年除6、7、8三个月外,其余时间均为大雪封山期,人类居住和通行条件极为恶劣。


瓦罕走廊是中国通往阿富汗的唯一陆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它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印记。尽管瓦罕走廊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价值,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政治局势不稳定等因素的制约,目前该地区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仍然较低。中阿两国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瓦罕走廊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目前这里旅游设施基本没有,只有照片所示的样子。但来这里看看它初始的状态还是很有意义的。

小提示:前往瓦罕走廊可能需要经过边防检查站,请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如边防证等。

龙江霞女
人生是一场旅行,旅行是一场修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