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坦克损失有多大?开战四天战损近九成教训深刻

汽车   2025-01-03 21:46   陕西  

从地图上来看,越南国土呈现狭长的“如意”形状,北部多山地,南部又是湖泊河网密布,南北长达1600多公里,东西最窄之处仅50公里,不是装甲部队理想的用武之地。

1940年代后期法国入侵越南并派遣了装甲部队,结果装甲兵因为不熟悉越南当地的地形,被胡志明领导的越军打得头破血流,被击毁的坦克和装甲车随处可见。

后来,法军接收了美国支援的两栖装甲车,终于勉强可以在越南中部和南部的沼泽地带和越共军队较量。

法军的坦克部队虽然在局部战斗中支援步兵取得了胜利,但越南的复杂地形使得坦克的损耗率极高,往往在几天的野战之后坦克就因为各类故障不能使用了。

最后法军只能把坦克部队安排在据点和大城市里作为支援火力使用,并最终因消极防御的战略而陷于失败。

在越南作战的法国M24坦克

到了美军入侵越南时期,美军在吸收了法国的教训之后使用了战斗全重仅有16吨的M551A1“谢里登”轻型坦克。

但让美军坦克兵非常头疼的是,脆弱的装甲和没有托带轮导致毛病不断的履带系统导致“谢里登”坦克难以在和越军的对决中占据明显优势。

到战争后期,北越军队已经大量装备的RPG-7反坦克火箭筒和B-40型82mm无后坐力炮,对美军的轻型坦克能够一发入魂。

而且“谢里登”坦克使用的是全可燃药筒,由于越南的糟糕气候,这种弹药受潮之后往往在车内就发生爆燃,使得美军驾驶坦克时战战兢兢。

面对越南军队犀利的反坦克武器,美军也不是没有使用过装甲更厚的M48“巴顿”中型坦克,在侵越战争的高峰期,美军投入战场的“巴顿”坦克多达近700辆,并且成功阻挡了北越坦克部队的进攻。

这辆“巴顿”坦克被越军的地雷炸断了履带

当然,“巴顿”坦克的重量使得其很难投入雨林作战,因此很少被用在进攻行动中,并且在越南战争结束后大量被越军所缴获。

直到战争快结束时,美军的坦克也没有发挥其预想的作用,经过这两场战争,越南战场对坦克的局限成为了全世界军事家几乎形成共识的问题。

1979年自卫反击战开始前,解放军部队为了给部队提供机动火力掩护,调集了7个团又1个营的坦克部队入越参战,其中有4个装备62式轻型坦克的坦克团,还有3个装备T34和59式中型坦克的坦克团。

62式坦克是新中国国产的第一款轻型坦克,其战斗全重21.5吨,装备一门85mm火炮和12.7mm机枪,最大时速60千米/小时。

当时,62式坦克的开发定位就是用于南方丘陵山地和水网稻田地区作战的,该坦克为了减轻重量,在装甲上做了很大牺牲,炮塔前装甲最厚处仅为45毫米,车体正面前装甲最厚处仅为35毫米。

越南军队的火箭筒对轻型坦克威胁很大

这就导致62式坦克正前方仅能抵御14.5毫米重机枪的射击,对于越军的大口径火箭筒和反坦克炮几乎没有什么防御能力。

还有一个更尴尬的地方,那就是62式坦克的85mm线膛炮充其量只能消灭一些表面阵地,对于大型坚固工事的破坏能力不足。

在几十年战争中被美军的飞机大炮炸惯了的越南军队,在正面对战中把自己的防御掩体修得铁桶跟差不多,85mm炮打上去也就是一个凹坑,最多掉点边边角角。

至于防护性能更好、火力更强的59式中型坦克,则因为通过性和机动性不理想,基本上处于板凳选手的尴尬位置。

无论是62式坦克还是59式坦克,在当年我们援越抗美的时候都曾经向越南输出过一批,因此越南方面对于这两种坦克的性能情况、优劣势等都十分熟悉。

我坦克部队通过小河

当然,我军在开战之前并非没有了解过越南北部的多山环境,而且恰恰长期支援越南的我们是最熟悉这一实际情况的。

战斗开始之后,我坦克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突入越境,但越军也针锋相对地启用了许多对付坦克的手段。

越南北部的山区地形,很多都是两山高峙,中夹一道,很适合进行伏击,当然步兵可以机动到两边的山上不落入陷阱,可是坦克就不一样了。

因为在泥地、坡地和田埂里不太好走,一般坦克都会选择走带路面的简易公路,这时候越军就会在路中间挖一个大坑,上面用稻草或者浮土伪装好,表面看和普通的公路没什么两样,62式坦克开过来的时候却会直接陷进去。

开路坦克陷进沟里成了障碍,后面的坦克就难以继续前进,至少短时间内会在公路上挤成一堆,成了两侧越军火箭筒和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坦克上的我军步兵

当年在多山的朝鲜战场上,缺乏装甲力量的志愿军也是用差不多的手段对付美军的坦克,斩获甚众。

1979年2月17日凌晨7点多,我军向高平东南东溪方向突破的穿插部队集结完毕,结果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

因为我军开始火力准备,炮弹炸得浓烟滚滚、尘土飞扬,加上天色刚蒙蒙亮,丘陵地带雾气弥漫,导致我方坦克驾驶员在车内观察不清穿插路线,队形一度混乱。

关键时刻,坦克尖刀连连长只好下令:所有指挥员露头指挥,给坦克认路!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露出头就相当于给越军提供了目标,但在那个时候就算危险也顾不上了!

就这样,我军坦克兵以一种违反规定的做法杀进越军阵内,然而东溪地区的地形地貌简直令人傻眼:

我坦克驾驶员和随车指挥的干部

这个地方就是典型的热带溶岩林地,笔直的山峰一个挨着一个,怪石林立,岩洞成群,很不适合坦克行动,在这样的地区使用大规模装甲部队突破在世界坦克作战史上很难找到先例。

在进入越境五六公里之后,困难接踵而至,首先是越军在我军坦克前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大量碉堡、堑壕和反坦克陷阱,很快冲在最前面的108号坦克车头就陷进了反坦克陷阱里,动弹不得。

越军的这个反坦克陷阱挖得地方甚是刁钻,整条公路的宽度不到4米,一边是深谷悬崖,望之令人提心吊胆,坦克在这样的路上行驶,稍有不慎就可能车毁人亡。

62式坦克的宽度有2.85米,想靠边挤过去是不行了,眼看108号坦克把路堵住,整个坦克队伍就前进不得,万一被越军伏击后果不堪设想。靠前指挥的营长只好命令后面的101坦克:“冲过去,把108号车撞翻!”

就这样,101号车开足马力“哐”的一声把108号车撞得底盘朝天,然后整个坦克队伍一面靠着山壁,一面轧着108号车的一侧履带,惊险万分地缓缓通过了第一个关卡。

一辆被击毁的62式坦克

在班波西侧的那兰山口,越军又在道路中间放了一块巨石拦住坦克纵队去路,就在我军工兵准备炸石开路时,埋伏在两侧山上的越军趁机向我部队开火攻击。

当时我军每辆坦克上都搭载了大概20多名步兵,为了防止在坦克转弯或加速时被甩出去,很多步兵都用背包带把自己绑在车上,在越军骤然袭击时我步兵成了活靶子。

一时间越军弹如雨下,大量步兵因为临时解不开背包带中弹伤亡,情况十分惨烈。再让工兵去开路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101号车车长张东法急中生智,掉过车头用车屁股猛撞崖壁,连撞五下之后愣是把崖壁撞出了一个可容坦克通过的缺口,这才使整队人马得以快速通过。

万幸的是,当时越南北部的石灰岩山体本身就比较脆,经不起撞,否则以62式坦克那单薄的小身板,不把自己撞瘪了才怪。

越军与我军丢弃的62式坦克

随后,我军又有部分坦克在攻打靠松山的战斗中陷入了泥坑,因为来不及拖出来,只好暂时放弃交给后面的部队处理。

在靠松山战场,越军凭借着工事和洞穴,用火箭筒、反坦克手雷、榴弹发射器等武器向解放军的坦克部队疯狂输出。

62式坦克装甲薄的弱点顿时暴露出来,一瞬间我军就有4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击中起火,而坦克手跳车时又遭到越军扫射,非死即伤。

其中有一辆坦克被越军榴弹打中之后还引起车内的弹药剧烈爆炸,炮塔直接被炸飞到半空,人员全部牺牲。

但在英勇的坦克手驾驶下,我坦克第2营剩下的坦克不怕牺牲,撞开那些正在燃烧已经动弹不得的坦克车,掩护步兵向山顶高地奋勇冲击。

坦克部队在越境挺进

随着越军的火力点暴露之后被我坦克和火炮逐一消灭,经过1小时激战我军终于压制了越军,冲上靠松山顶。

随后,折损严重的坦克部队在通过东溪以北的一条河流时,又有4辆坦克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无法前进,等到下午2点48分我穿插部队赶到东溪的时候,能够正常作战的坦克已经寥寥无几。

一次东溪穿插战就暴露了62式坦克的大量问题,据统计,我军首批投入战斗的5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中,第一天战损率就达52%,第二天战损15%,第三天战损13%,第四天战损7%。

在整个高平战役的穿插部队中,130公里路段损坏了200辆次的坦克和装甲车,淤陷了170辆次。

仅仅四天下来,近9成的装甲力量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损耗,虽然大部分都可以修复,但也严重影响了解放军的正常作战和行动。

后继的15式轻型坦克

很难想象,要是越军在一些关键地段设置更多的陷阱和障碍,对于我军坦克部队会造成何等的噩梦。

对越自卫反击战后,62式坦克便陆续停产和退出现役,直至十年后彻底从我军阵营中消失,但20多年后才被新的15式轻型坦克替代。

自卫反击战中我坦克部队经历的惨痛教训证明,任何新式装备只有经过真正残酷战争的检验才能证明其价值,光靠演习,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


小图片大历史
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讲述背后动听的历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