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李讷和刘源在长江三峡合影,刘源:姐姐,我想你了

汽车   2025-01-03 19:55   广东  

三峡工程:世纪梦想的接力

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孕育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因水患给中下游地区带来诸多灾难。治理长江、兴修水利,是沿江人民世世代代的期盼。时光回溯到 1919 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试图驯服长江这条巨龙,借水力发电、促进经济发展,为民族复兴注入动力,虽受时代局限未能付诸实践,却种下希望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接过这一梦想接力棒。1953 年,毛主席乘船视察长江,面对滔滔江水,心中思索着治水安邦大计。当看到长江水患给沿岸百姓造成的苦难,他目光坚定,向随行水利专家询问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指着地图上的三峡区域,提出 “先修这个三峡水库怎么样?” 的构想,自此,三峡工程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此后多年,毛主席始终心系三峡,多次与专家探讨、研究方案细节,不断推动工程筹备。

少奇同志同样高度关注三峡工程,多次亲临勘探现场。他深入施工现场,慰问一线技术人员,查看勘探数据,与专家交流技术难题,那份认真执着,展现出对国家工程的责任担当,与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为三峡工程奠基。

在当时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勘测、规划、设计工作艰难推进。大批科研人员、工程师奔赴长江沿线,风餐露宿,不畏酷暑严寒,攀山越岭采集数据。没有先进设备,就靠人力肩扛手抬;缺少技术资料,就反复试验摸索。经过无数次论证、推翻、再论证,逐渐勾勒出三峡工程蓝图。虽毛主席、少奇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未亲眼见证大坝建成,但他们的努力为工程启动筑牢根基,其梦想如同火炬,代代相传,激励后人奋勇向前。

跨世纪的重逢

1996 年,三峡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这一年,李讷受邀前往正在施工的三峡大坝参观,当得知刘源正在参与三峡大坝建设时,她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期待,立即提出见面的请求。对她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老友重逢,更是一次跨越历史、连接父辈梦想与当下奋斗的相聚。

刘源收到消息后,同样心潮澎湃,立刻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奔赴约定之地。彼时的三峡工地,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建设者们挥汗如雨,一片繁忙景象。在众人的期盼目光中,刘源与李讷的身影逐渐靠近。

(一)儿时记忆涌现

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回到了他们在中南海大院共同度过的纯真岁月。那时,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讷备受长辈疼爱,她性格沉稳、内敛,爱读书,知识渊博。而刘少奇同志的儿子刘源,机灵可爱,虎头虎脑。在中南海的庭院里、走廊下,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李讷像亲姐姐一样照顾着刘源,这份情谊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醇厚。

此刻,面对面站定,刘源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快步向前,张开双臂,紧紧拥抱着李讷,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姐姐,我都想你了!” 这一声呼喊,饱含着数十年的思念与牵挂,穿透了时空的阻隔,让周围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李讷亦是眼眶泛红,轻轻拍着刘源的后背,回应着这份深情:“小源儿,这么多年没见,可把姐姐盼来了。”

(二)工程交流

短暂的寒暄过后,刘源的情绪逐渐平复,身为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自豪与使命感涌上心头。他转身面向大坝,向李讷详细介绍起工程的施工进展:“姐姐,你看,战士们花了 20 多个月,挖了好几十座山头,足足挖走了两千多万方土石方。这每一寸土地,都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手指向各个施工区域,如数家珍般讲述着建设中的点点滴滴。

李讷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对工程的惊叹与对建设者的敬意。她感慨道:“小源,你能参与到这么伟大的工程中来,姐姐真为你骄傲!要是父亲还在,看到这一幕,该有多欣慰啊。” 言语间,既有对刘源的赞许,更有对父辈未竟事业终得传承的欣慰。

刘源微微仰头,望向大坝高处,仿佛看到了父辈们曾经在此规划蓝图的身影,他坚定地说:“是啊,这是父亲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如今我们有幸参与其中,定要让‘高峡出平湖’的梦想成为现实!”

共话往昔与未来

(一)历史的回响

谈及往昔,两人不禁陷入回忆。刘源感慨道:“姐姐,还记得小时候咱们在中南海,听父辈们讨论三峡工程的事儿吗?那时觉得这事儿遥不可及,没想到如今咱们亲眼见证它一步步变为现实。”

李讷眼中闪过一丝怀念,轻声说道:“怎能不记得,父亲对三峡工程寄予厚望,多次提及。当年他畅游长江后写下‘高峡出平湖’,那是他心中的憧憬啊。”

的确,毛主席一生心系长江治理,多次与水利专家研讨三峡工程方案,从提出初步构想,到组织实地勘察、反复论证技术可行性,为工程铺垫基石;刘少奇同志也同样重视,深入施工现场,关心工程进展与技术人员生活,为工程推进付出心血。虽因时代局限,他们未能目睹大坝建成,但梦想火种从未熄灭,传承至下一代。

此刻,站在建设中的大坝前,刘源、李讷深知肩负的责任。他们明白,这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父辈未竟事业,承载着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希望,要让三峡工程成为造福万民的丰碑。

(二)传承的使命

展望未来,刘源目光坚定,充满信心地说:“姐姐,等三峡大坝建成,它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将全面发挥。下游百姓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受洪水侵扰,源源不断的电能会送往全国各地,照亮万家灯火,长江航道会更加畅通,带动经济腾飞,这盛世如父辈所愿啊!”

李讷微笑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是啊,小源。咱们有幸参与、见证这伟大时刻,定要传承父辈精神,为国家、为民族做更多事。相信后人看到这大坝,也会知晓先辈们的付出与梦想。”

分别时刻,两人依依不舍。李讷叮嘱刘源:“小源,你在工地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这工程离不开你。” 刘源回道:“姐姐放心,你也多保重身体,有机会咱再聚。”

他们带着对彼此的牵挂、对未来的憧憬分别,身影渐远,可这份跨越世纪的情谊与传承的精神,却如大坝基石,深深扎根三峡,融入奔腾长江水,激励无数后来者奋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勇毅前行。

珍贵留影,情谊永传

在众人的簇拥下,刘源与李讷缓缓走向大坝的观景台,身后是巍峨耸立、正在拔地而起的三峡大坝,眼前是浩渺无垠、波光粼粼的长江水面。摄影师精心选取角度,准备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刘源与李讷并肩而立,他们的身影在大坝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刘源身姿挺拔,身着军装,彰显出军人的坚毅与担当,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他为国家、为人民拼搏奋斗的见证;李讷身着朴素衣衫,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历经岁月后的从容与淡定,一头短发整齐利落,尽显坚韧气质。

两人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大坝建成后的壮丽景象:江水驯服地流淌,船只穿梭如织,沿岸城市灯火辉煌,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刻,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父辈的深切缅怀,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摄影师按下快门,“咔嚓” 一声,画面定格。这张珍贵照片,不仅捕捉了刘源与李讷重逢的温馨瞬间,更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与真挚情感。它是毛、刘两家跨越世纪情谊的生动写照,见证了两家后代在时代洪流中坚守的初心与传承的使命;是新中国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从老一辈革命家为三峡工程的擘画蓝图,到后代接力奋进投身建设,展现出中华民族为梦想不懈拼搏的伟大精神。

如今,照片静静陈列在历史档案中,向后人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当人们凝视它,便能感受到先辈们的热血豪情,汲取奋进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伟业砥砺前行,让先辈梦想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光芒。


小图片大历史
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讲述背后动听的历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