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后,有人打扫战场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往往会在战争结束后几天,甚至一个月后才清理!
古往今来,发生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所以清理战场的情况也不能一概而论,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古代战争
古代战争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精心筹备、旷日持久的战争,双方都会派出一部分士兵,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后期的战场清理,而且交战双方有不成文规定:不可进攻清理战场的士兵。
这个不难理解,就像“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清扫兵不带武器,自然没道理攻击他们。
如果是短期的遭遇战或者战争已全面结束,失败的一方要么被全部杀掉,要么就是残兵大逃亡,这时敌方“善后”基本不可能,就只能由胜利的一方来打扫战场。在古代的军队里,也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士兵。
士兵们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一方面要留意还有没有活着的人,如果有立刻转移营救;另一方面要观察敌方是否还有活口,如果有就地处决。此外,如果碰巧遇到装束不一般的人,比如敌方将领,可以上报领赏。
打仗需要后勤补给,在战后由于敌方慌乱溃逃,往往胜利方能发现许多粮草兵器物资,这些当然统统都要充公,不能据为私有。
当代战争
到了当代,我军专门设有清理战场的战场后事组织和规章制度,组织内部分工明确,有排雷排险的,有辨别、登记牺牲战士的,有清点武器数量的,有现场取证保存战争信息的,有时还会有敌方人员和国际组织委派的专员参与。
如果时间比较充裕,通过会为死难的兄弟们好生安葬,还要立个墓碑,重要人物隆重下葬,墓碑也要书写丰功伟绩。当然如果军队败退或者时间紧迫,也就顾不上太多了。
当代战争中多用导弹、炮击,尸体的完整性不可保证,很多最后成了残肢,甚至是无法辨认的“炮灰”,即便有专人清理,也无法留存全尸。
如果是遇难者较少的小规模战争,尸体会被运回国家按个人习俗、信仰妥善安葬,而敌军的伤员会被送往医院救治。
至于物资,在情况急迫的战后,其实顾及不了太多。抗美援朝期间某场小规模进攻之后,敌方在公路沿线丢弃了大量军用物资,包括口粮、军鞋、被服等,我军还要追击,时间紧任务重,只能粗略翻看,找到需要的留下自用,其余的只能放在原地。
尸体的处理
无论古今中外,清理战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处理尸体。死人不同于兵器枪支,时间一长尸体就腐烂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容易传播大规模瘟疫,造成更多人员的伤亡,因此,处理尸体是停火后第一要务。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如下四种:
就地掩埋。就像我们所想的,找个合适位置挖一个坑,把死去的人放进去,用土填埋。这很符合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除了己方专门人员,也有安排俘虏处理尸体的情况。
火葬处理。普遍存在于古代,是对敌人的一种侮辱。今天国家出于节约耕地、减少林木资源浪费等考虑,要求死者统一火化,然而这种方法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诞生了。战争中火葬相较于土葬,不需要消耗太多力气,也比较环保。
暴尸郊外。古时战势急迫,或者打得过于惨烈、疲惫,这种情况下,将尸体弃之于荒野也是常有的事。一般不用多久,尸体就会被野兽飞鸟分食,或者直接原地腐烂,回归自然。这在古书中有记载,曹操《蒿里行》有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说的就是交战后战场无人打扫,一派荒凉凄清的景象。杜甫的《兵车行》也有相关描述。
尸藏京观。京观也叫“骷髅台”,名字贴合用途,是诞生于春秋时期处理战场遗尸的一种方法。把敌军尸体收集在一起,上盖厚土筑成土丘,史称“筑京观”。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秦国上将军白起就曾坑杀敌军40万。这种处理尸体的方法一直延续到明朝,清兵入关后废止。
战争是异常残酷的,古时交战肉身相搏、短兵相接,战后又只能草草丧葬,最终落得个“无贵无贱,同为枯骨”的下场,可谓悲壮。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死者为大”。在战后尽最大可能让昔日战友保留全尸,让亲人与他作最后的道别,入土或火化都不失为文明而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处理方式,也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