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 很多病大流行,居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健康   2025-01-30 19:30   四川  

导语:(《梁品本草》精华版-中医生命观016)


时势造英雄,李时珍在科学、艺术、文学喷涌发展的明朝应运而生。


人不过是时代巨浪当中的一滴浪花。做一滴浪花,在创造完美的自我之前,你是不是应该看一下,这个时代的浪潮正在奔向何方呢?



李时珍与《西游记》


在明朝的时候,郑和带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力的体现,甚至也是当时财力的体现。

在这样背景之下,李时珍原本一心想走仕途。他的父亲希望他做官,但屡战屡败。后来他得了很严重的肺病,差不多到肺结核的程度,他家本就是传统的中医世家,他父亲就用草药给他治好了。

于是李时珍就立志,干脆不做官了。当时他曾有机会在太医院工作,所以有机会见到很多好的药方,见到很多好的大夫。他后来回到民间的时候,就开始着力于编撰如此庞大的一部《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还有一段番外故事,李时珍有一个好朋友叫做吴承恩。这个人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正在构思一部宏大的小说——《西游记》。

吴承恩身体不好的时候,李时珍还给他配了药酒,帮助吴承恩恢复身体。

因为朋友关系,在《西游记》里常常会提到仙草、仙丹,一块石头有什么作用......其实这都是他俩在平常聊天过程中,李时珍跟他分享的。

其中《西游记》有一回讲到“悬丝诊脉”的细节,完完全全是当年李时珍在太医院给宫里嫔妃诊脉的体现。

拿一根线,这一端系的是病人脉搏,那一端李时珍牵着。透过对丝线振动的感受,去体会脉搏,而不需要直接碰到病人。


这些情景都写进了《西游记》里。


《本草纲目》与明朝


在那个年代,李时珍用这样的方式构思和编纂出了一部宏大的巨著,我想讲的是时势造英雄

在这样一个大的时间、空间共振的情况下,就会涌现出李时珍这样的人,就会涌现出汤显祖这样的人,就会出现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这样的人。

甚至在整个明朝,在科学、艺术、文学,乃至于家具行业里,都出现了一些登峰造极的体现。喜欢玩古董家具收藏的人都知道,明式家具很高级,清式家具就显得比较繁复。

所以小梁想跟大家讲,如果你认为《本草纲目》是一个生命的话,那可以说明朝当时的出版业,工商社会的发展,当时的医药类书籍的集大成,当时各种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其实都为《本草纲目》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外部条件,可以说明朝这个时空就是《本草纲目》的母体。

当一个人开始意识到,他始终活在他所必须活在的时空当中的时候,他对他的运程、他对他应该做的事情、他对他的身体状况,其实是有一个更加超然物外的格局。

在本质上,就是社会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奇妙的说法。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在大发展,其实西方同时也在经历着文艺复兴。就像轴心时代,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他们几乎也是同一时期的。

在古代没有太多交流的情况下,怎么在那几年就涌现出这么些人物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切的历史都是地理的显现,一切地理都是天文。正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有施物则有施人。

人不过是这块土地上、这个时间里,涌现出来的多样性生物的一段。


“小我”与时代


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就想到自己所生存的时代。如果你时常有这样的观念,就不会陷入到个人主义的囚笼当中,你就不会仅仅把自己的病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你也不会把自己的精神问题当作是自己要去独立解决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身心灵课程都在说,要去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内心深处的自我,发展出真实的自我、超越的自我。其实这些都多多少少带有某一种误导。

如果你活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其实你大差不差。

人不过是时代巨浪当中的一滴浪花。做一滴浪花,在创造完美的自我之前,你是不是应该看一下这一个时代的浪潮正在奔向何方呢?

如果你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到了八十岁以后,都会得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可能有一定比例的人会老年痴呆,有一定比例的人会得癌症,有一定比例的人会骨折,有一定比例的人会无所事事。

如果我们足够长寿的话,这些在古代相对少见的病都会出现。这些慢性病,本质上都是整个社会长寿带来的其中一个结果。当然原因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


请允许我再总结一遍,《本草纲目》所说的“先有本,后有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把身体疾病、健康解决方案,放在一个巨大的系统层面上来思考,而这个系统层面就是我们“外天下”的基础。

我们只有站在这个系统之外,才能看见系统里面的那一个“小我”是如何的微不足道,又是如何的伟大。

因为我们居然可以站在外面,看见渺小的自己。

先有本,后有草,这里是《梁品本草》。

升维身心、智慧生命,关注 👇


关注生命通识,免费领

价值299元《梁冬枕边书》


自在睡觉
睡好觉的人,运气才会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