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黄仔 | 撰稿: 六普外 | 责编: 葡萄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shangwu@aksorvice.com
大家晚上好,好久不见,我是六普外。
之前看到微博有个热门话题是#感染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疗#时,不禁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新闻:#当男友怀疑我得幽门螺旋杆菌后#,当时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心里一紧,还以为又要上演一场情侣间的狗血大战,毕竟幽门螺杆菌在细菌界向来风评不大好。
万万没想到我点进去却被喂了一嘴狗粮,原来是男友关心女友健康,发现她身体可能出现问题后积极带她去医院治疗的暖心小故事。
▲图片来源:微博
好吧,可喜的是结果是好的,当时这个话题有4亿多阅读和上万条讨论,其中包含很多「和伴侣接吻、doi是否会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疑问,(这次的热门话题也有513万的阅读)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幽门螺杆菌的恐惧和关注,拉架聊八卦我不在行,但说到幽门螺杆菌和肠胃疾病,那就是普外我的专业范畴了。
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这个话题呢?因为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和我们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已被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列为「明确人类致癌物」,并且它的传染率很高,全中国已有7亿多人中招,可谓是「一人感染全家受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那么和伴侣接吻会不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呢?
答案是可能会,因为幽门螺杆菌就是通过口口传播和口粪传播的,唾液里也会含有一定量的HP,但成年人不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幼儿可能会更容易中招,情侣间少量的唾液交换或者共食共餐都不是幽门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早期大多没什么症状,后期感染时间长了,会导致胃粘膜损害,慢慢出现胃炎的症状,最明显的就是口臭、反酸、嗳气、恶心或腹胀等症状。
很多姑娘工作忙压力大,即使出现感染或胃部疼痛的症状可能也不会太在意,很多时候往往等到很严重了才去医院看,没事还好,如果有事往往都比较严重了。
所以今天六普外就和大家好好说说这个问题,感染幽门螺杆菌最严重的后果——胃癌,和其他胃部相关疾病的科普,相信也能让大家对自己胃的这些小毛病有更多的关注和认识。
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胃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的第5位,死亡率高居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有100多万,而中国却占据了约40%以上。
国家癌症中心去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为31.28/10万人,位列所有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其中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胃癌的死亡率为22.04/10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
胃癌的发生其实与地域性有很大的相关性,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国家的胃癌能占到全世界2/3左右,按发病率来算,哥斯达黎加、日本和内蒙古是最高的,这可能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发病率在中上水平,但毕竟14亿人口摆在那,发病人口必然不低。
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又以西北最高,东北、内蒙古、华东及沿海地区次之,西南和中南地带最低。总体而言,北方发病率要高于南方,沿海又要高于内地。
西方国家现在很多地方胃癌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在我国,根据WHO预测,在未来20年,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每年约17万人死于胃癌,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癌症死亡的第一位。
还有一点不容忽略,那就是癌症患者逐渐年轻化,胃癌也不例外。而且不管胃癌也好,肠癌也好,年纪越轻,病情往往越严重,大多数患者发现时都已经转移得一塌糊涂了。
2009年12月,卫生部、中国抗癌协会等举行的「携手希望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胃癌专题月」上的一组数据显示,19~35岁的青年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仅从2006年到2013年这7年时间里,0~29岁人群的胃癌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就分别增加了22.3%和16.2%,这不得不给大家敲响警钟啊。
▲图片来源:giphy
胃癌的高危因素
正所谓,防大于治。弄清楚高危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多步骤多阶段的发展过程。长期暴露在某些因素中,得胃癌的概率还是会大得多。
遗传因素
大约有5~10的胃癌有家族聚集倾向。直系家属得胃癌的,家人患胃癌的风险要比别人高2~4倍,这方面涉及的原理可能比较复杂,也很难避免,就不多说了。
饮食环境因素
前面说了,胃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因素,这就是饮食环境导致的。比如说有些地区的居民长期吃腌制的食品,硝酸盐在胃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后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促进胃癌的发生。
高盐饮食可以破坏胃粘膜,增加Hp感染的风险,也是胃癌的一个高危因素。
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吸烟、饮酒等对胃癌都有明确的促进作用。
▲图片来源:giphy
感染因素
现在已经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胃癌的I类致癌原。据统计,HP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6倍以上。
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56.22%(40%~90%),据保守估计,仅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人数就达到7.68亿,几乎是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人被感染,俨然已成为一个关系到全社会的健康问题。另外一种是EBV病毒的感染也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相对比较少见点。
常见胃病(胃溃疡、胃炎、胃部息肉)以及致病因素
胃癌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是由很多良性病变发展而来的、比如说胃溃疡,慢性胃炎,胃息肉等。早期及时治疗这些「小毛病」,对预防胃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像胃溃疡和胃炎,两者在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上有许多共同点。
▲图片来源:giphy
胃溃疡
胃溃疡主要有以下致病因素: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2.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3.遗传易感性,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有该病的家族史,提示可能的遗传易感性;4.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胃反流可导致胃黏膜损伤;5.吸烟、喝酒、浓茶和辛辣食物等长期刺激。
胃炎
胃炎主要有以下致病因素:1. 幽门螺杆菌感染,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2. 过冷或过热食物、粗糙食物,浓茶、浓咖啡、烈酒、辛辣刺激食物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3. 吸烟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之一;4.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可破坏胃黏膜屏障;5.自身免疫疾病。
胃息肉
胃息肉目前病因不明,考虑还是遗传、药物、饮食、细菌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结果。
▲图片来源:giphy
给年轻人的建议
胃癌的预后很差,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往往低于50%,而有远处转移的IV期胃癌5年生存率更是不足5%,但早期胃癌的预后很好,经过正规治疗后,5年生存率能够超过90%。
因为胃癌早期大多数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除了胃镜检查很难发现,我国因为胃镜筛查做得不够好,导致胃癌病人具有诊断时早期胃癌比例小、晚期比例大、死亡率高和生存率低等特点。
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如今胃癌5年生存率仅提高了10%左右。而日本作为胃癌诊疗方面极为出色的国家,最大的原因不是他们的治疗有多出色,而是因为他们在胃癌筛查方面做得极为成功,胃镜筛查的普及,能及早发现早期胃癌,并予以规范化治疗,使日本胃癌患者的预后远优于其他国家。这是我们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
现在年轻人都被房子和孩子压得喘不过气,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而且因为忙,往往也不去看病,吃点胃药啥的糊弄糊弄就完事了。真的等哪一天扛不住了再去看,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机会了。
其实,要是胃经常不适,一个胃镜真的能解决掉大多数问题、排除掉大部分胃癌隐患的。
如果胃镜发现有胃炎和胃溃疡,加做幽门螺杆菌测试,根据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予以抗炎抗感染治疗,如果发现有息肉,在胃镜下切除,这些都能有效减少日后胃癌发生的概率。
而且就算不幸发现是肿瘤,也能在第一时间予以治疗。就算是平时没有胃病的健康人,过了40岁以后建议一两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能有效起到肿瘤筛查的作用。如果有家族遗传史,更应该把筛查的年限提前。
千言万语,还是这些话,规律饮食、坚持锻炼、定期体检,希望以上内容能给那些常常感觉胃部不适的朋友们敲个警钟:
胃部不适早就医,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胃镜是个好东西,必要的话不要抗拒,而且年龄大了要主动去筛查。现在无痛胃镜技术这么成熟,患者几乎感觉不到什么不适。早期胃癌疗效好,能筛查出来,及早手术,绝大多数都能达到临床治愈的结果。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觉得科普内容还不错或者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或者点个 在看 或 赞 !谢谢大家的鼓励~
晚安,我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