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学学会高寒生态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12月成立。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的关键阶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生态文明已经被写入国家宪法,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基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敏感性、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化的复杂性以及国家在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高寒生态专业委员会,可以多学科交叉研究高寒生态系统核心科学问题,阐明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如何响应和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过程和机理,解析生物多样性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功能与环境变化的关系。通过创新研究成果,服务于特色生物资源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围绕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泛第三极地区典型高寒生态系统,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在不同区域建立了典型生态系统监测样地,针对生态过渡带——包括垂直梯度上高山树线、灌木线、草线、冰川退缩迹地植被演替带和冰雪线,以及水平梯度上的森林-灌丛/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荒漠等过渡带。通过树轮、样地调查、遥感、定位监测、生理生态与生态系统建模等手段,从细胞-个体-种群-生态系统不同层次、以及长时间序列和宏观空间尺度的视角,系统揭示了生态过渡带的形成、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在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方面,围绕高寒生态系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适应性研究,高寒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耦合过程及其机制,高寒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影响的生物学机理及其关键驱动因子研究,以及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草地生态系统与可持续管理方面,草地围栏成效综合评估的研究成果被Science在Editors' Choice专栏点评,并形成3份咨询报告并被国家领导人批示,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理论与技术支撑。
高寒生态现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支撑。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牵头发起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主导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专业委员会主办或承办了多次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包括一年一度的中国生态学会高寒专委会会议,并联合西藏农牧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及青海师范大学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高寒学术会议。同时,委员会的专家积极参与国家、地区的决策咨询和学术活动,如梁尔源研究员以“青藏高原高山树线与灌木线生态过程与气候变化”为在高寒专委会年会邀请报告;孙建研究员和张林研究员受邀开展阿里生态文明培训班授课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