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材低温储罐的演变:太空技术的重大发展(上)

科技   2024-11-11 20:31   山东  

(免费参会 || 2024 深圳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发展大会,点击图片查看会议详情)

在太空探索中,每一公斤都至关重要。随着我们不断突破人类太空飞行的界限,瞄准近地轨道以外的目的地,对更轻、更高效的航天器部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些部件中,低温燃料箱是最关键但最难优化的部件之一


五十多年来,金属低温储罐一直是太空任务的主力,用于液氢 (LH2) 和液氧 (LOX)。然而,一个引人注目的统计数据凸显了这些部件减重的重要性:运载火箭干重的约70%来自燃料和氧化剂储罐。这对航空航天工程师和材料科学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复合材料有望为低温储罐的设计和性能带来一场革命。工程师们预计,通过将传统金属储罐转变为复合材料结构,与铝制航天器相比,其重量可减轻高达30%——这一转变可大幅提高火箭有效载荷并降低发射成本。

复合低温罐的挑战

尽管复材低温储罐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一些技术障碍长期阻碍其在运载火箭上的广泛应用:

  • 扩大尺寸的挑战:制造足够大、可供实际使用的罐体(直径可达10米)

  • 渗透控制:须确保长期燃料密封而不发生泄漏

  • 复杂接头载荷:确保关键连接点的结构完整性

  • 制造复杂性:开发可靠、可重复的生产流程

NASA 复合材料低温储罐技术开发 (CCTD) 项目旨在集中精力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创新的制造工艺和先进的材料应用,该项目旨在弥合实验室概念与飞行硬件之间的差距。

技术准备


实施新的航空航天技术的最大障碍在于跨越所谓的“死亡之谷”——从早期开发(2-3阶段)到飞行整合(8-9阶段)的中间过渡,也就是中试环节。CCTD 计划专门针对这一差距,重点是通过实际的全尺寸测试将复合低温储罐技术推进到演示级别(5-6)。

风险很高:成功开发复合低温罐不仅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运载火箭,还可以在以下领域创造新的可能性:

  • 长周期航天器

  • 空间推进系统

  • 在轨推进剂系统

  • 未来的月球着陆器

  • 增程型飞机

先进的制造技术,尤其是自动纤维铺放和非热压罐固化技术,是实现这些可能性的关键。本文将探讨从概念到功能性复合低温罐的历程,也代表了过去十年太空技术最重大的进步之一。

Part.01
历史背景:延续30年的创新

复合材料在低温储罐开发中的历史已超过三十年,其中不乏雄心勃勃的项目、开创性的成功和具有启发性的失败。每个项目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最终塑造了现代复合材料低温储罐技术。

1.1  NASP 时代:开辟新天地

始于 1982 年里根政府时期的国家航天飞机 (NASP) 计划,该计划被指定为 X-30。这项由 DARPA 资助的计划旨在创造前所未有的东西:能够达到 25 马赫速度的单级入轨 (SSTO) 太空飞机。该计划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创新的复合材料解决方案
1987 年,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 (MDC) 完成了其首个复合低温罐,取得了重大里程碑。其设计采用了保形承重结构,这在当时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该团队最初探索了热塑性石墨增强材料,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但最终选择了更实用的 350°F 胺固化增韧环氧体系。该项目标志着首次成功对大型复合低温罐进行低温液氢测试。

1.2 DC-X:从概念到飞行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国防部战略防御计划组织 (SDIO) 启动了 DC-X 计划。该计划旨在打造一款可快速重复使用的垂直起降 (VTOL) 飞行器。该计划演变为 NASA 的 DC-XA,它创造了历史,采用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用于飞行器的复合低温储罐。

直径 2.4 米的储罐具有以下特点:

  • 碳/环氧树脂结构

  • 采用粘合腹带接头的两半设计

  • 内保温系统

  • 成功完成四次飞行

这一成果证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可以生产出适合飞行的低温燃料容器。

1.3 X-33 计划:从挑战中学习

20 世纪 90 年代末,NASA 启动了 X-33 计划,该计划是 NASA 太空发射计划 (SLI) 的一部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设计采用了革命性的多叶蜂窝夹层结构储罐,尺寸约为 3 米。然而,该计划在测试过程中遇到了重大挑战:

  • 液氢压力循环过程中发生分层

  • 微裂纹使氢渗透到蜂窝结构中

  • 再加热过程中冻结的空气膨胀导致结构损坏

X-33 的经验提供了关于以下重要性的教训:

  • 构建模块制造方法

  • 夹层结构中的适当通风

  • 渗透控制策略

  • 全面的测试协议

向现代发展转型

虽然这些早期项目遇到了挑战,但它们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主要经验包括:

  1. 系统技术成熟的需求

  2. 可靠的检测方法的重要性

  3. 正确的设计原则的关键作用

  4. 增量测试和验证的价值

这些历史项目凸显了复材低温储罐的巨大潜力和重大挑战。每一次挫折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有效地设计、制造和实施这些关键部件。随着我们进入复合低温罐开发的现代时代,这些经验教训将在塑造新方法和技术方面发挥无价的作用。

Part.02
CCTD项目:连接理论与实践
复合低温储罐技术开发 (CCTD) 项目代表了航空航天技术开发方法的根本性转变。与传统的政府资助研究不同,CCTD 旨在通过大规模实验和地面测试来弥补实验室概念与飞行准备系统之间的关键差距。
2.1 项目目标和范围
CCTD 计划设定了精确的目标:
  • 与最先进的铝锂储罐相比,重量减轻 25-30%
  • 制造成本降低 20-25%
  • 技术就绪水平 (TRL) 从 2-3 提升至 5-6
  • 提高制造准备水平 (MRL) 以支持未来生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该计划专注于开发可扩大到全面生产的自动化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2.2 战略发展方针


该计划采用了两阶段策略:

第一阶段:设计和分析

  • 材料等效性测试

  • 初步罐体设计

  • 生产计划制定

  • 风险识别领域包括:

    • 表现

    • 成本

    • 日程

    • 制造

    • 检查

第二阶段:实施

  • 建设两台示范样品

    • 2.4米前驱体罐

    • 5.5米全尺寸罐

  • 制造设计优化

  • 先进材料与工艺的集成

2.3 创新技术解决方案

该计划推出了几项突破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1. 材料技术

  • 非热压罐(OoA)固化预浸料碳/环氧材料

  • 用于控制渗透的抗微裂纹薄层

  • 先进的分切带丝束 (STT),可实现精确放置

  1. 制造流程

  • 机器人自动纤维铺设 (RAFP)

  • 多件分解工装

  • 共粘施工技术

  1. 设计特点

  • 一体式结构,消除腹带接缝

  • 用于应力管理的 3D 增强 Y 型接头材料

  • 用于轴向载荷处理的凹槽芯裙部

  •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集成


2.4 行业合作

该计划汇集了以下主要行业参与者:

  • 波音公司(主承包商)

  • Janicki Industries(工具)

  • 氰特工业公司(复合材料)

  • 南方研究院(渗透测试)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测试设施)

2.5 技术验证流程

该计划实施了全面的验证策略:

  1. 构建块方法

  • 材料选择

  • 联用测试

  • 联合测试

  • 制造示范单位(MDU)

  • 全尺寸储罐建造

  • 质量控制

    • 无损检测

    • 实时结构健康监测

    • 先进的检测技术

  • 性能验证

    • 环境压力测试

    • 低温循环

    • 组合负载测试

    • 渗透测量

    2.6 风险缓解策略

    该计划通过以下方式应对主要风险:

    • 系统化技术成熟

    • 广泛的材料测试

    • 过程监控和控制

    • 分阶段制造方法

    • 全面的检查规程

    这种结构化的开发方法有助于确保每项技术进步在融入最终设计之前都经过彻底验证。CCTD 计划表明,只要规划和执行得当,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就能可靠高效地制造出来,用于关键的航空航天应用。

    Part.03
    主要设计特点:工程创新


    CCTD 项目的成功取决于几项突破性的设计特点,这些设计特点解决了复合材料低温储罐开发中的历史性挑战。这些创新代表了复合材料制造设计方面的重大飞跃,将理论进步与实际解决方案相结合。

    3.1 一体式结构

    其中最重大的创新之一是通过一体式墙壁结构消除了传统的腹带接缝:

    1. 设计优势

    • 最大限度减轻整体重量

    • 减少潜在泄漏路径

    • 增强罐体可靠性

    • 优化结构完整性

    1. 对制造业的影响

    • 需要开发专用工具

    • 需要精确的纤维设计

    • 需要创新的固化解决方案

    • 挑战传统尺寸限制

    3.2 先进材料集成

    该储罐的壁结构采用了先进的混合层压设计:

    1. 层压结构

    • 标准厚度等级145材料

    • 薄单层胶带具有抗渗透性

    • 战略性层间定位,实现负载管理

    • 优化的纤维铺放模式

    1. 材料选择标准

    • 热压罐外 (OoA) 能力

    • 抗微裂纹

    • 加工温度兼容性

    • 长期耐用

    3.3 Y 型联合创新

    关键的罐体与裙板接口采用了革命性的 Y 型接头设计:

    1.  3D 加固结构

    • 软化条实施

    • 应力集中管理

    • 增强负载传递能力

    • 热循环住宿

    1.  设计优化

    • 有限元分析验证

    • 战略性增援部署

    • 热应力管理

    • 疲劳考虑

    3.4 凹槽裙边设计

    凹槽芯裙的设计比传统的蜂窝结构有了很大的进步:

    1. 结构优势

    • 卓越的轴向载荷处理

    • 增强损伤耐受力

    • 提高剪切强度

    • 内置排气功能

    1. 制造优势

    • 简化装配过程

    • 减少零件数量

    • 改善检查通道

    • 增强可修复性

    3.5  综合健康监测

    该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监测系统:

    1. 声发射系统

    • 实时撞击检测

    • 结构健康监测

    • 损害评估能力

    • 生产质量控制

    1. 传感器集成

    • 应变测量

    • 温度监控

    • 压力追踪

    • 渗透检测

    3.6 访问和维护功能

    设计中考虑到了实际操作的考虑:

    1. 接入点

    • 战略性地布置开口

    • 密封门系统

    • 维护便利性

    • 检查口

    1. 可维护性功能

    • 可更换密封件

    • 可访问的仪器

    • 可修复表面

    • 可维护接头

    3.7 制造优化

    该设计融入了专门提高制造效率的功能:

    1. 工具注意事项

    • 多件分解能力

    • 抽取开口设计

    • 对齐特征

    • 装配辅助工具

    1. 流程整合

    • 自动纤维铺放兼容性

    • 共键合优化

    • 质量控制访问

    • 组装排序

    3.8 性能增强功能

    几个专注于最大化性能的设计元素:

    1. 热管理

    • 控制热梯度

    • 低温优化

    • 绝缘一体化

    • 热循环住宿

    1. 结构效率

    • 重量优化

    • 负载路径管理

    • 应力分布

    • 抗疲劳

    这些设计特点协同作用,打造出一款复合材料低温罐,不仅满足了该项目减轻重量和提高性能的设计目标,而且超出了这一目标。这些创新的成功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Part.04
    制造过程:从概念到现实


    CCTD 项目的制造阶段是证明先进复合材料制造能够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一步。该过程结合了波音先进开发中心 (ADC) 的尖端自动化和精确的质量控制。

    4.1 设施和设备

    制造基础设施需要几个专门的组件:

    1. 先进开发中心能力

    • 物料搬运系统

    • 洁净室环境

    • 自动铺贴设备

    • 质量控制系统

    • 环境控制

    1. 专业设备

    • 机器人自动纤维铺放 (RAFP) 系统

    • 多件分解工装

    • 高架移动设备(OHME)

    • 自动超声波扫描系统

    4.2 积木式方法

    制造过程遵循系统的进程:

    1. 工艺开发

    • 材料选择验证

    • 优惠券和联合测试

    • 制造示范单位(MDU)

    • 工装验证

    1. 扩大活动

    • 2.4m前驱体罐

    • 流程细化

    • 质量验证

    • 5.5米全面实施

    4.3 制造流程实施



    生产过程涉及几个关键阶段:

    1. 组件准备

    • 储罐外壳的自动纤维铺设

    • 凹槽芯板制造

    • 盖板及门制造

    • 工装组装和验证

    1. 装配顺序

    • 罐体壳体铺层和固化

    • 裙摆一体化

    • 盖板安装

    • 最终组装

    4.4 创新制造解决方案

    采用了几项突破性的制造技术:

    1. 机器人 AFP 实施

    • 0.64厘米狭缝带丝束定制头部开发

    • 可编程纤维布置

    • 精确的控制系统

    • 放置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1. 工具创新

    • 多件分解设计

    • 通过开口提取的能力

    • 对准和装配特征

    • 温度和压力控制

    4.5 质量控制集成

    实施了全面的质量措施:

    1. 过程检验

    • 实时监控

    • 自动缺陷检测

    • 工艺参数验证

    • 物料追踪

    1. 后处理验证

    • 超声波检查

    • 尺寸验证

    • 结构健康监测

    • 泄漏检测

    4.6 物料管理

    重视材料的处理和加工:

    1. 非热压罐处理

    • 温度控制

    • 固化周期优化

    • 真空完整性

    • 质量验证

    1. 材料储存与准备

    • 环境控制

    • 出料管理

    • 物料追踪

    • 流程文档

    4.7 装配一体化

    最终组装需要精确的协调:

    1. 组件集成

    • 裙边附件

    • 盖板安装

    • 结构粘合

    • 系统集成

    1. 最终处理

    • 泄漏检查

    • 系统验证

    • 仪表安装

    • 测试准备

    4.8 制造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创新解决了以下挑战:

    1. 技术挑战

    • 超时限制

    • 复杂几何形状制造

    • 质量保证

    • 过程控制

    1. 实施的解决方案

    • 流程优化

    • 工具创新

    • 质量控制集成

    • 制造流程细化

    制造过程表明,复杂的复合材料结构可以可靠高效地生产,为航空航天制造树立了新标准。这些制造方法的成功为未来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生产奠定了基础,证明了自动化复合材料制造可以满足太空应用的苛刻要求。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碳纤维研习社公众号或扫码添加微信,邀请你进碳纤维产业链微信群,沟通技术,拓展资源,获取项目信息,了解掌握第一手的行业资讯。

    长按上图扫码,或者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进群”,加工作人员微信,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人士直接交流,领碳纤维研习社社群专属福利)

    碳纤维研习社
    专注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服务于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提供认知升级服务。 专注碳纤维行业会议、储氢气瓶会议、碳碳复材会议、Abaqus仿真技术培训、模压培训、复材力学培训、复材连接与分析技术培训等等复材行业的会议与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