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怒江·过大年”启动仪式暨非遗集市成功举办

旅行   2025-01-27 21:32   云南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扎实推进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月25日,“来怒江·过大年”启动仪式及非遗集市活动在怒江州西岸成功举办,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和四县(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县(市)文化和旅游局、怒江州旅游业协会、兰若碧玺博物馆协办,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雪松致辞)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胡建荣介绍活动内容)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展示怒江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怒江的独特风情,同时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活动现场,邀请非遗传承人及非遗工坊的法人参加了展示展销,非遗花花集市成为最受欢迎的亮点之一。集市上,独龙毯、老窝火腿、漆油、恩琪乳腐、马道子酒、期奔、达比亚、口弦、笛哩图等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同时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技艺,让游客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魅力。此次活动将持续到元宵节,有沁的非遗产品及项目可以到怒江州各个活动点、非遗工坊体验和品赏。



漆油是怒江传统饮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有的文化内容。8月份采摘的绿漆(未成熟)压榨出来的是黑漆油,11月份采摘的黄漆(已成熟)压榨出来的是黄漆油。常见漆油压榨方法有四种:跷跷板压榨法、夹压压榨法、土坑压榨法、夹饼压榨法。漆油制作流程:采漆籽-打漆籽-簸漆籽-舂漆籽-筛漆-炒漆-压漆-回锅加热-冷却漆油。漆油遇热则化,遇冷凝固,可做漆油鸡、漆油鸡蛋、漆油稀饭、漆油茶、峡啦等美食。2022年12月,“漆油制作技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漆油制作技艺)

(展示展销漆油)

(漆油)


独龙毯纺织布麻线为野苎麻,麻线制作流程:砍麻-晒麻-剥麻皮-绕麻皮-撕麻线-手绩麻线-绕线-绕线球-浸湿-机绩麻线-上工字架-煮麻线-洗麻线-植物染色-晒麻-润滑-绕麻线等步骤。现代纺织材料多用色彩丰富的棉线或毛线制作,色彩根据织女们喜好搭配。独龙毯使用范围广泛,影响大,不仅可以当衣穿,做被盖,还可做成沙发套、茶几套、独龙包、婴幼儿被包以及各种生活饰品,同时也是独龙族传统节日“卡雀哇”节中象征吉祥、幸福、安康的祈福物品。现在将独龙毯及其所做出的文创产品送给亲朋好友,已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情感传输的桥梁。2022年12月,“独龙毯制作技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独龙毯非遗产品)


老窝火腿主要分布于老窝镇境内最高海拔3606米,最低海拔1080米的荣华村、中元村、崇仁村、银坡村、云西村、老窝村六个村委会。老窝火腿以土猪放养为主,补饲少量玉米、绿菜、野菜。肉质细腻紧实、脂肪均匀,是制作火腿的上佳选择。每年腊月春节来临前,将猪后腿按照一定比例抹上怒江特有的“桃花盐”,反复搓揉按压十五到三十天这样既不破坏猪肉纤维,又能让盐分均匀渗入。通过烟熏、悬挂晾干、谷仓藏等古法传承的工艺发酵后,就制作成了肉质柔软、肥瘦相间、油脂润泽、口感肥而不腻、爽口醇香的高品质火腿。2022年12月,老窝火腿腌制技艺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老窝火腿腌制技艺)


此次“来怒江·过大年”启动仪式暨非遗集市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怒江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为非遗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怒江州的文化旅游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升了怒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怒江州将继续以丰富的非遗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非遗项目体验地址及联系方式:

1.怒江小院,联系人:樊庆芳,电话:15331445647。

2.福贡县邓赛赛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邓福生,电话:13988618695。

3.福贡县石月亮漆油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前早方,电话:13988646889。

4.福贡县垮来底竹编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李碧峰,电话:17708861660。

5.福贡县上帕民族手工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崔欢月,电话:13578467717。

6.福贡县鹿马登卖夺奔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迪妹夺,电话:13988664227。

7.兰坪县啦井马道子白酒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和秀萍,18708860816。

8.兰坪县恩棋乳腐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李汉琴,电话:13988657899。

9.贡山县三江祥燕民族服饰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余妹莲,电话:13988619683。

10.兰坪县普米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联系人:熊丽萍,电话:18608867716。

11.贡山县丙中洛镇,联系人:国家级非遗项目“怒族仙女节”代表性传承人李汉良,电话:15812257274。

12.泸水市灯笼坝,联系人:省级非遗项目“傈僳族刮克舞”代表性传承人五波三,电话:13988677661。

13.泸水市灯笼坝,联系人:国家级非遗项目“阔时节”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祝兴三,电话:13988625532。

14.怒江老窝火腿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联系人:肖伟梅,13988695826。





END




来源丨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丨马寅瑞

审核丨李义 兰芳 李元

终审张晓虎

运维丨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怒江文旅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综合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