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院始终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殷殷嘱托,坚持“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师生融乐、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聚焦“激发全员奋发源动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提高人才培育协同力、培植强国人才竞争力、同筑师生成长向心力”,大力弘扬“从游”育人学科文化,汇聚合力,开拓创新,奋楫争先,水产一级学科实现B+到A的突破,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在我院办学5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上,校党委高翅书记强调:站在历史关键节点和新征程起点,全体“上善水产人”要深刻把握和践行“大食物观”的内涵和要求,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当好引领现代水产业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为绿色智能水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做新时代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奉献者、奋斗者。五年来,我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以扎实开展“一流班子、一流组织、一流队伍”创建活动为抓手,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作为教师党员要站好三尺讲台,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践行强农兴农使命,把科技创新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2024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高泽霞老师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发言。五年来,我院涌现出一批优秀师生党员代表,张学振入选湖北省“荆楚好老师”、周琼入选湖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高泽霞荣获“第七届师德先进个人”、李莉荣获校“先进女教职工”称号,本科生孙琪栋入选2024年全国“青马工程”。我院聚焦示范引领赋能,实施党员示范引领行动,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立标尺、树形象”活动,组织开展结对帮扶、联学联建等活动,引导推动党员立足岗位建功、主动担当作为。
张学振教授在建始县进行“冷水鱼”产业帮扶
“湖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周琼
2024年10月29日,我院47名同学在李大鹏教授和汤蓉副教授的带领下,在二教全景教室沉浸式学习《动物生理学》课程。李大鹏团队不断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2023年,该团队主讲的《动物生理学》课程获评省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提升了课堂建设质量。
2024年11月6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上传来喜讯,我院王春芳、李大鹏教授主导研发的“鱼类智能化精准投喂系统装备”荣获渔业新装备2024年度优秀科技成果。这是继2023年度“基于基因编辑创制无肌间刺大宗淡水鱼新种质技术”、2022年度“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智能管控技术”“池塘‘零排放’圈养技术”分别入选渔业新技术优秀科技成果以来的又一突破。同时,“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入选2019年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黄颡鱼新品种“黄优1号”入选“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成为当年全国水产领域唯一入选的“新产品”;团头鲂新品种“华海1号”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和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翘嘴鳜“华康2号”和黄颡鱼“全雄2号”相继获批国审新品种。
王春芳教授、李大鹏教授获渔业新装备2024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奖
2019年,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我院牵头申报建设了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于2023年顺利通过验收,结束了学院无牵头教育部科技创新平台的历史。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汇集了工学院、食科院、信息学院等不同学科方向的人才队伍,围绕种质创新、生态健康养殖、“谁来养鱼”等问题开展多学科融合科创,突破了中华沙塘鳢、刀鲚等长江特色鱼类繁育技术,构建了“双水双绿”稻虾综合种养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和陆基循环水高效养殖模式。在此基础上,我院2021年成功获批了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重大疫病专业实验室,2022年水产学院和工学院联合申报的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又获批建设。
“要向研究的三种水产动物学习:向鲫鱼学习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充满活力;向乌龟学习韧性和耐力,在漫长征程中始终不放弃;向大马哈鱼学习哪怕前路千辛万苦,也要竭尽全力到达生命的终点。”五年来,我院瞄准水产种业、健康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锤炼内功、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实现了包括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个项目类别的突破。同时,还牵头承担了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研发项目(课题)6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6项。
学院发展靠人才、产业振兴靠人才。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院始终坚持全员化“群游”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全程化“同游”拓宽人才培养载体,全方位“广游”营造人才培养格局,不断完善“从游”育人体系。“请考生和家长放心,我们这个专业您来就对了!”每到招生宣传时,总能听到老师们自信的宣传语。“虽然我们体量不大,但我们是大水产!”这也是老师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培养新时代青年增长大才干,练就大本领,服务大行业,他们新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11门,出版规划教材6部,获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在课程、教材和教学能力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五年的接续奋斗,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聚焦培养学生国际胜任力,让学生理解为何走、走哪里、怎么走,是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新入站的博士后熊雪梅是水产的“老人”了,她本硕博一路走来,现在顺利进站,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让她最难忘的就是在校期间的三次出国访学经历了。跨越了比利时、克罗地亚和日本,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小镇女孩成长为眼界开阔自信又专业的科研人。五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学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人才合作培养项目全额资助或校院资助,出国境访学实践交流学生220余人,其中3个月以上的28人次。让每一个水产学子都能到世界海洋中遨游的目标在此刻具象化了。
“学校犹水,师生犹鱼,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师生同游共成长”,这是曹小娟教授的座右铭。作为水产养殖学专业负责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水产养殖教研室”负责人,曹小娟老师扎根讲台10余年,先后讲授10门课程,主持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各1门。参编的规划教材获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奖。曹小娟常说:“鱼在何方,授业就在哪里”,“从游育人”的要点是与学生在一起,只有贴近,才能贴心,才能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守护“小鱼”、因材施教。
曹小娟教授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从游沙龙”系列分享活动
赢了!刚结束的第十六届教职工羽毛球赛场上,学院羽毛球队一路杀到决赛,成功卫冕!现场师生的振臂欢呼浓缩了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一批批水产人团结奋进、逆流而上、敢拼敢赢的精神。
“华农排球场上30个年头,对手从学长学姐和同学变成了学生和学生的学生,虽然体力下降,但是竞技体育的精神和态度没有变。很高兴参加这次比赛,场上对抗激烈,场外真挚温馨,真正是其乐融融。”这是顾泽茂老师参加第十届“从游杯”赛事后的感慨。五年来,我院积极营造“无体育不师山、无体育不青春、无体育不人生”体育文化氛围。举办“从游杯”系列体育赛事,促进师生融乐,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建设“体育俱乐部”,倡导全民运动,大众健身,“以‘体育俱乐部’促进学生运动习惯养成”项目获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品牌专项任务项目立项。
“从游杯”篮球赛
“从游杯”排球赛
“从游杯”乒乓球赛
“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参加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展望未来,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顺利召开。
转自南湖新闻网
文字编辑:毕晨 熊晓磊 庄子梦 程荟 曹玉琼
排版编辑:郑皓天
审核:秦长平 王佳怡 罗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