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声动读书会
用短暂的生命,贴一
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图|喜马拉雅账号
视频|声动读书会第一期
导读人:戴尹希
2024年9月9日,声动读书会开展了第一期读书分享会,导读人戴尹希将带大家走进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山河大地,这是一次山河之旅,一次心灵之旅,也是一次强国之旅。
只有走在路上,使一切活动起来,我们才会凭借着山河间找到的大量真实细节,真切地感受到在天地间活过一次。
“循着三十年前的脚印,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文化的苦旅,捧起沙地上未化的霜。”
导读人有话说
初次相识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就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初次翻开《文化苦旅》,就被作者序中的文字吸引,进而产生了进一步深读的渴望。而后逐渐了解到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巅峰之作。这本书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每一页文字都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把刻刀,试图将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刻进自己的骨髓,刻进观者的骨髓。
“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期盼的自身健全?”这是余秋雨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提出的问题。先生在这困惑中站起身来,离开案头,辞去职位与荣誉,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书房的门。十五年,一个人,一双脚,去往古人站定的地方。走遍中国大陆,寻找中华文化历程,探寻问题的答案。边走边想,边想边走,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的伏在远方旅社的小桌子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走。走一程,寄一篇,便成了《文化苦旅》。
“借我一生苦旅无疆,寻觅中国笛声何处叹千年。”余秋雨先生深深热爱着中华这片热土。从内地到边陲,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洋。从文明遗迹的追寻,到人生历史的拷问和自省。余秋雨先生将其悉数浓缩于笔下,带领我们走进不一样的历史故事里。随着情节的起伏,去感知华夏文明的跌宕。从故乡偏僻的学堂走到山顶的庙堂,从绵延千里的都江堰穿越滚滚黄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在天音阁的风雨里眺望着千年之外山庄的背影,再到秀丽清澈的江南小镇感受人生百态,又一同被断壁残垣里的废井和北欧的寒夜冷眼相待。我们心痛,流泪,愤怒,但同时又无比感动与自豪。这条路他走得太远、太久,久到时间都生锈,久到四季的流转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这段苦旅,才在文化的寻求中坚定地扎下根。
作为旅者,若你不知从哪追寻文化与旅途的纽带源头,不妨让我们一起跟着余秋雨先生的脚步,细细探索一番文化的苦甘。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在眼前,而路,在脚下,在前方。
细致品读
图|戴尹希导读
思绪凝萃
请问书中最打动你的是哪篇呢?
朱岳棋同学说:《宁古塔》。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开化别人心头上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流放宁古塔对于古代文人官员来说,是个人生命的灾难,一个家族的坍塌。宁古塔苦寒无比,但正是在这片冰雪大地上,文人的价值体系得以形成,他们开始寻找生命的底蕴,在冰雪之下挖掘赤心的热泉。正是一个个世世代代被流放的家族,才给东北这片寒冷的土地带来了文化教育事业上的启蒙。
王思淇同学说:《鱼尾山屋》。这一篇中,作者身处中国边境疆城,在完成文化对比,文化考察之后,陷入了沉思。在细致考究后,结论惊艳了时间,震撼了历史:中国文化之所以长寿的缘因,无法想象。当其它古文明在洞穴、地底沉睡之时,我们的历史古迹大多浮现于世;当其它历史学家在一字一句艰苦解译时,我们轻松读懂千年前的古书;当其它文明消失殆尽之际,我们家家户户诵古诗,赏经典,继习俗。从中,我顿悟了什么叫作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应该是最有资格文化自信的。正如该文结尾所写,或许我们还会怨怪中国为什么在上个世纪落后,可却忽视了她衰弱的呼吸与苍老的白发。中国文化延续至今安属不易,请多给一些包容,多献一份热爱。
聂鲁达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我想,这是对《文化苦旅》最好的总结与概括。就像余秋雨先生在面对莫高窟石像时说:它们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透过书页的文字,我们仿佛与余秋雨先生一起,跨越千年与无数的生命对视。三十年,走遍山川沟壑,用诗意凝练语言。三十年,走过一千年前的风沙弥漫,走过浓淡相宜的江南小镇,抚摸大地的裂痕,亲吻历史的脉搏,也在月光与雨滴的相映下寻觅文化的归属。中国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兴衰、以及文化的厚重。这些景、这些情,不是千年的沉默,而是震耳欲聋的蓬勃生命。
图|第一期结束合照
图|抖音账号二维码
图|公众号二维码
指导老师:王鑫
文:戴尹希
图:吴思语
视频:郑敏炘
音频:王思淇 朱岳棋
排版:龙绍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