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 • 云南大学声动读书会第一期 | 追溯历史,探寻生命

文摘   2024-09-26 23:45   北京  

理解中国|声动读书会

用短暂的生命,贴一

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图|喜马拉雅账号



视频|声动读书会第一期


导读人:戴尹希

2024年9月9日,声动读书会开展了第一期读书分享会,导读人戴尹希将带大家走进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山河大地,这是一次山河之旅,一次心灵之旅,也是一次强国之旅。


NO.01

初次相识



NO.02

细致品读



NO.03

思绪凝萃




只有走在路上,使一切活动起来,我们才会凭借着山河间找到的大量真实细节,真切地感受到在天地间活过一次。

“循着三十年前的脚印,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文化的苦旅,捧起沙地上未化的霜。”



导读人有话说

初次相识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就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初次翻开《文化苦旅》,就被作者序中的文字吸引,进而产生了进一步深读的渴望。而后逐渐了解到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巅峰之作。这本书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每一页文字都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把刻刀,试图将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刻进自己的骨髓,刻进观者的骨髓。

“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一直苦苦期盼的自身健全?”这是余秋雨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提出的问题。先生在这困惑中站起身来,离开案头,辞去职位与荣誉,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书房的门。十五年,一个人,一双脚,去往古人站定的地方。走遍中国大陆,寻找中华文化历程,探寻问题的答案。边走边想,边想边走,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的伏在远方旅社的小桌子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走。走一程,寄一篇,便成了《文化苦旅》。

“借我一生苦旅无疆,寻觅中国笛声何处叹千年。”余秋雨先生深深热爱着中华这片热土。从内地到边陲,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洋。从文明遗迹的追寻,到人生历史的拷问和自省。余秋雨先生将其悉数浓缩于笔下,带领我们走进不一样的历史故事里。随着情节的起伏,去感知华夏文明的跌宕。从故乡偏僻的学堂走到山顶的庙堂,从绵延千里的都江堰穿越滚滚黄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在天音阁的风雨里眺望着千年之外山庄的背影,再到秀丽清澈的江南小镇感受人生百态,又一同被断壁残垣里的废井和北欧的寒夜冷眼相待。我们心痛,流泪,愤怒,但同时又无比感动与自豪。这条路他走得太远、太久,久到时间都生锈,久到四季的流转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这段苦旅,才在文化的寻求中坚定地扎下根。

作为旅者,若你不知从哪追寻文化与旅途的纽带源头,不妨让我们一起跟着余秋雨先生的脚步,细细探索一番文化的苦甘。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在眼前,而路,在脚下,在前方。





细致品读

山河之旅

旅途漫漫,文化旅途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感受了文化之美。余秋雨的步伐遍布世界各地,面对不同的景色,人也会对自然,对社会,对整个世界产生新的认识。驻足古老的都江堰,可以跨越千年,感受古人的智慧,感受水的大象无形;面对辉煌的莫高窟,可以一览浩瀚历史的文化缩影,感受那独属于古代的“浪漫”;凝视那片无名的墓群,可以感悟历史的烟云,领悟生命的真善美。余秋雨携着我们走过了祖国的各大江山,其心灵触动、灵魂共鸣,已经与山川河流、一草一木融为一体了。这段旅行起始于山水之间,是那些贞洁牌坊中年轻女性月下的窈窕身影,回荡在吴山庙的钟声;是穿梭在莫高窟里漫漫经书中的盜取者,茫茫鸣沙中的月牙泉;是流放在枯寂之地宁古塔的大学士,历经千年上京龙泉府的荒废冷眼。在经历了一处处山水之后,品味这一个个故事,正如书中所言:“每走过一处地方,总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全身,让我无端感动、无端叹息⋯⋯我站立于古人站立过的那些地方,用先辈一样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静聆听和千百年前一样的风声鸟声⋯⋯”

或许时代的潮水会洗刷掉人类曾经创造的一切文明,不过总有一些被埋藏在岁月的尘沙里。似乎睡着般,带走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风声鸟声。这是余秋雨记录的自己旅途的故事,它是散文,却又像小说。我们应与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共鸣,去体会,去感受。



心灵之旅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书中《黄州突围》里的苏东坡,给人以无限感悟。因乌台诗案,苏东坡的黄州之行长达四年,这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然而正是因为其乐观向上的心态,让黄州之行从凄凉的贬谪变成了激越的黄州“突围”。在黄州的一切苦难,使得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与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至暗时刻。也正是这段经历,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才得以产生于世。因此,余秋雨先生也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时常读读苏轼,时常读读《文化苦旅》,你会成熟很多,清醒很多,无论是顺境中的鲜花掌声,还是逆境中的无人问津,亦或是寻常中的庸庸碌碌都会是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经历至少一次“黄州突围”,尽管每个人的“黄州突围”是不一样的,但你依然需要这些让你变得深刻厚重而豁达澄明的经历。


强国之旅

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将中华文化一点一点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些景,那些人,那些事,仿佛穿越千年时光,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让我们为之感叹,也让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

但与此同时,更让我们感受到肩上的重担。长路漫漫,人生的意义一定要打破小写的人,去践行大写的人。《道士塔》中的王道士因一点小利益就将数不清的无价之宝拱手相让,文中描述的斯坦因离开时的那片晚霞,如此凄艳,让人心痛,“凄艳的晚霞下,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现如今的我们只有主动发现身边的文化故事,做文化的传播者,才能让众多的优秀文化,连绵不断地流下去,犹如溪水一样,流向远方。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辉煌或许早已如烟飘散,但文化的记忆却一定会深深烙印在我们民族的基因中,伴随着文明的传承将永远传递下去。

仿佛在这个嬉闹的时代,强调“苦旅”,总是有些不合时宜。但就像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的:“我是一个握笔之人,握在风浪中,我尽量写的那么多,写的那么整齐”。我们都是历史、文化的握笔之人,唯有提着孤灯,溯苦旅而上,才能发现那些闪着幽微亮光的文明,书写属于我们的文化新传记。


图|戴尹希导读






思绪凝萃


请问书中最打动你的是哪篇呢?

朱岳棋同学说:《宁古塔》。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开化别人心头上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流放宁古塔对于古代文人官员来说,是个人生命的灾难,一个家族的坍塌。宁古塔苦寒无比,但正是在这片冰雪大地上,文人的价值体系得以形成,他们开始寻找生命的底蕴,在冰雪之下挖掘赤心的热泉。正是一个个世世代代被流放的家族,才给东北这片寒冷的土地带来了文化教育事业上的启蒙。

图|朱岳棋发言

王思淇同学说:《鱼尾山屋》。这一篇中,作者身处中国边境疆城,在完成文化对比,文化考察之后,陷入了沉思。在细致考究后,结论惊艳了时间,震撼了历史:中国文化之所以长寿的缘因,无法想象。当其它古文明在洞穴、地底沉睡之时,我们的历史古迹大多浮现于世;当其它历史学家在一字一句艰苦解译时,我们轻松读懂千年前的古书;当其它文明消失殆尽之际,我们家家户户诵古诗,赏经典,继习俗。从中,我顿悟了什么叫作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应该是最有资格文化自信的。正如该文结尾所写,或许我们还会怨怪中国为什么在上个世纪落后,可却忽视了她衰弱的呼吸与苍老的白发。中国文化延续至今安属不易,请多给一些包容,多献一份热爱。

图|王思淇发言


小结


聂鲁达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我想,这是对《文化苦旅》最好的总结与概括。就像余秋雨先生在面对莫高窟石像时说:它们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透过书页的文字,我们仿佛与余秋雨先生一起,跨越千年与无数的生命对视。三十年,走遍山川沟壑,用诗意凝练语言。三十年,走过一千年前的风沙弥漫,走过浓淡相宜的江南小镇,抚摸大地的裂痕,亲吻历史的脉搏,也在月光与雨滴的相映下寻觅文化的归属。中国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兴衰、以及文化的厚重。这些景、这些情,不是千年的沉默,而是震耳欲聋的蓬勃生命。

图|第一期结束合照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动态

图|抖音账号二维码

图|公众号二维码

指导老师:王鑫

文:戴尹希

图:吴思语

视频:郑敏炘

音频:王思淇 朱岳棋

排版:龙绍丽



声动读书会
在文字的世界,遇见新的羁绊。赴一场约——与文字、与声音、与你。愿,以书为函,不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