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年前的他
以此作为自己进入大学的青春宣言
要做步履不停的追梦人
朝着心中理想
一路向前
他就是宁夏师范大学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公费师范生马洋,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埋下教师梦的种子要追溯到马洋还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成绩不太理想,性格比较腼腆,转学过来和同学们不太接触,唯一的兴趣就是看课外书,摘抄书中经典的好词好句,‘照猫画虎’用在自己的作文里。”马洋说。发现这点后,当时的语文老师鼓励他参加全县的征文比赛,并力所能及提供指导帮助。不负期望获得全县第一名的马洋让同学们大为惊奇,语文老师却毫不意外,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一定行!”带着充分信任和肯定的话唤醒了当时学习态度散漫的马洋,也让他第一次听见内心真实的声音:以后做一名人民教师,为更多像自己一样迷茫的学生指明方向。
“在为梦想奋战的数个昼夜,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才能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大学继续追梦。”初入宁师漫步校园时,马洋曾被镌刻在校训碑上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震撼。鲜红的八个大字精准概括了教师的风范,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也驱动着他认真学习专业课、系统加强教学基本功,厚植教育情怀、涵养师者匠心。
“努力是我唯一的天赋”
“听说读写”是教师的基本功,练好这几项看家本领并非易事。为加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提前熟悉基础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适应教师角色,学校专门开展教育见习活动,马洋被分配至固原五中见习听课。“通过对真实情境中的基础教育课堂以及课程改革现状进行观摩,我常常会产生书上的知识映照进现实的奇妙感受。”马洋激动地说。那段时间马洋经常在课后和五中的老师们沟通交流,在一次次的探讨中领悟教育的真谛。见习的经历让他以“听”为匙,在“听”中寻觅好课的意蕴,促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经验融会贯通,收获了书上学不到的技能。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日后要踏上语文教学的道路,马洋深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虽然很多,但“说”居于枢纽和中心地位。受传统教育观念及语文能力评价方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更注重阅读和写作训练,忽略口语的交际功能。为了练出语文老师的嘴皮子,做到“我口说我心”,马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演讲朗诵比赛,在大大小小的读书会上,也常常能看到他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起初一上台就很紧张,经常卡壳忘词。好在我并不怕‘丢脸’,只要有机会便勇敢去尝试。随着次数的不断增加,逐渐变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马洋说。
阅读是看不见的精神修炼。自幼喜欢看书的马洋,在步入大学后,亦未曾停下阅读的脚步。为了练出语文老师的书卷气,他以如饥似渴之态阅读经典作品与教育理论,累计撰写5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同学们时常调侃马洋,称他为行走的图书定位仪,但凡要找什么书,问问他便知晓图书的大概位置。马洋觉得,只埋头教书不学习,仅有一种教育生活,而在阅读中不断探索寻觅的人,可能会有一千种教育生活。借助经典著作与教育理论,马洋在“读”中接触全新的教育视野,发现教育的本真面貌。
马洋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坚持写反思、练文笔。加拿大教育专家范梅南曾说,“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作为一名准教师,马洋觉得“写”能促进“思”的深刻和周全,指向“做”的优化和改进。把思维成果跃然纸上,把内在的思考外在化,这个过程总能让他收获很多。大三时,马洋以一篇古文练笔《登泰山感古记》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作品大赛二等奖。回想当时,在反复推敲和斟酌、揣摩和拿捏、修改甚至重写中,他始终耐着性子,请教恩师、查阅资料。提及这件事,马洋很感激地说:“参赛那会儿正值期末,老师们都很忙,余淑荣老师却对我参赛的事格外上心。有次晚上12点收到老师的批改,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很多,就连一些很小的细节也被逐一指正出来,当时就想着一定不能让老师失望。”
“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本不存在才华这个字,也不存在事业这个字,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这是马洋最喜欢的一句话。“平时学习我用的是笨办法,全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积极请教。”他说,“我不是天资聪慧的小孩,努力是我唯一的天赋。”
图书馆前等待开馆的长队,文科楼的空教室,教师教育实训楼里的智慧教室,他的身影总出现在这些地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一份又一份已经完成的学习安排罗列其中,见证着对未来的规划与憧憬,也记录了入校以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坚持。回翻每页纸,那些或工整或匆匆的字迹,承载着马洋始终如一的从教梦想,沉淀着他三年来珍贵的奋斗时光。
“教育的本质是爱”
教师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知识再多、学问再深,终难入大境界。入学三年来,马洋在同心县、隆德县、原州区等县区的12所小学共开展过长达400+小时的支教活动。“我生在农村,大山的艰苦、求学的困难我并不陌生。”马洋说。许多大山里的孩子,穷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打几份零工维持生计,对他们而言,接受教育是一种奢望。
2023年,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马洋满怀热忱来到固原市彭堡镇支教。当他询问班里孩子对未来的规划时,听到“和我哥哥一样,去大城市打工”这样的答案,蓦然心酸,比贫困和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的代际传递。在马洋看来,扶贫必先扶智,“只有打通孩子们与外界的联系,让大山里的孩子领略到世界的美妙,激发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兴致,才能更好地走出大山。”
从那之后的课堂,马洋时常刻意穿插着分享大学生活的种种,在孩子们憧憬期望的眼神中告诉他们未来的多样和生活的多彩。“以前只考虑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夯实学术基础的重要性,现在才深刻意识到,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明确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更是一名新时代西部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马洋深有感触地说。
在海原县文联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时,有一户人家令马洋印象深刻。一位老奶奶独自承担着抚养三个孙辈的重任,一张摇晃不定的床、破旧的木桌上放着一块案板、运作时声音极大的冰箱构成了这个家的全部。得知上一年级的小孙子需要家长接送,每天徒步五六公里,对年近八十的老人来说实在困难,马洋便承担起这项任务。刚开始,年龄不大的马洋接孩子时只会呆呆地站在校门口,后来便学着模仿其他家长的样子,在小朋友出校门的时候张开双手奔向他。“每次看到他羞涩却抑制不住的笑,我心里也暖暖的。”老人家里最大的孩子是初一,开学报名那天要求家长陪同,考虑到阿婆年纪大不方便,马洋主动提出送孩子报名。年仅12岁的小姑娘似乎想不到怎么回报这份善意,生怕给马洋添麻烦,去学校的路上便一直重复着“会好好学习”这样的话。“她比同龄孩子心思更细腻,我听得很欣慰,也很难受。”马洋说。
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结束后不久,马洋收到小姑娘的电话,“哥哥,我考了全班第一,没有让你失望!”这通电话让马洋始料未及,也让他深刻明白,唤醒一个孩子也好,点亮一个家庭也罢,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爱,付出真心,就会收获真心。“我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这些实践活动,让我能够亲手感触教育的温度。”马洋说。
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马洋还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语文教学新空间,反复打磨的微课《行路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一等奖;充分利用宁夏和周边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先后到延安、甘肃等地参加红色研学、开展红色宣讲,先后获得第六届、第七届全区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三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与队友一同搭建师范生资源共享平台;以中国大学生国际创新创业比赛为契机,与团队搭建隆德县中药材电商服务平台,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带领团队参加挑战杯大赛,设计制作象征宁夏和四川攀枝花教育发展的文创产品,助力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全国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一等奖
全区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优秀营员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赴吉林参加红色研学
赴延安参加红色研学
开展红色宣讲
参加全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夏令营
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参加中国大学生国际创新创业比赛
参加挑战杯大赛
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世上没有白看的书,也没有白走的路。学业规划、支教服务、社团活动、红色研学、志愿服务,这个曾经是班里“小透明”的少年,一路披荆斩棘、“升级打怪”,各项能力全面开花,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儿,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梦想任重道远,但我永不停歇。”他坚定地说。为了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还在宁师大求学的马洋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最初的梦想。从师之路,他正自信坚定、踏实勤奋地走着。
审 核 | 杨改红
责 编 | 夏文彬
编 辑 | 吴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