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全国多地疾控紧急提醒,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防范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哨点医院的门急诊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
可见,无论是门急诊病例还是住院严重病例中,流感都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了甲流会有什么症状?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感染甲流后什么情况要就医?
更多↓↓转需!
国家卫生健康委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仍以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为主,病毒以流感病毒为主。绝大多数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呈急性、自限性病程,一般发热2~3天,并在1周内痊愈,但一部分孩子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还有一些孩子的疲劳和乏力可能会持续时间长一些。感染流感病毒后,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目前有专门的儿童可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患流感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使用,特别是发病48小时内,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随着流感感染人数增多,抗流感药物的销量近期也持续增长,目前,国内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阿比多尔、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但相比其他药物,近期玛巴洛沙韦更受欢迎。玛巴洛沙韦又称为“速福达”,通过抑制病毒基因转录所需特异性酶的活性,从根源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从临床来看,玛巴洛沙韦是一次用药,奥司他韦一般是3-5天用药。因此对比下来,玛巴洛沙韦成为比奥司他韦更受欢迎的流感药。蓝鲸记者线下走访发现,不少药店的玛巴洛沙韦库存紧张,有药店已经卖断货。“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今天已经确定卖光了,这几天都没有,你要的话得到礼拜三才能到货,到时候再来买吧。”多家连锁药房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线上方面,据美团买药数据显示,近一周的甲流指数同比增长130%,相关药品玛巴洛沙韦搜索需求量也持续上升。蓝鲸记者查询发现,不少药店库存紧张,产品页面出现“仅剩2件”“仅剩1件”之类的提示,部分药店显示售罄。价格方面,玛巴洛沙韦获批上市仅八个月就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玛巴洛沙韦在医保谈判前零售价为498元/(20毫克*2片/盒),医保谈判后的医保支付价为222.36元/盒,单片售价超100元。受此次流感影响,玛巴洛沙韦的价格也有所波动。在阿里健康大药房、京东健康等电商平台上,20mg*2片规格的玛巴洛沙韦单盒价格为230元。而线下药店的价格普遍偏高,在230~260元之间,更有药店定价高至300元。对此,该药房的工作人员称:“这个药卖得很好,其他很多地方都断货了,所以卖得偏贵。”
“特效药”怎么吃?
奥司他韦、阿比多尔和玛巴洛沙韦都是抗流感药,但它们是不同化学结构的抗病毒药,作用机制也不一样,但均可用于治疗甲流和乙流感染。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14天以上的新生儿即可使用。而且,妊娠期和哺乳期妈妈也可以安全使用。奥司他韦还可用于成人流感预防。
阿比多尔片和阿比多尔颗粒在我国主要用于成人流感的治疗。
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由于临床数据缺乏,目前不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妈妈使用。
提醒大家,一般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就应用药治疗,这样效果最好。另外,一些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要到医院综合评判。
需要注意的是,吃药不能代替疫苗!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的最好手段。但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亚型也不一样,接种后的保护作用会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孩子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孩子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打喷嚏为主,这些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适当缓解不适。低龄儿童有时候很难把痰给咳出来,大人可以通过拍背的方式帮助孩子。拍背的方法很简单,可以先让孩子侧卧位,让孩子处于相对比较舒适和安全的体位,同时保证呼吸道是通畅的,大人掌心弯曲呈空掌的状态,然后力度适中地帮孩子拍背。拍背的时候,方向是从下往上拍、从外往里拍,这样帮助孩子把痰液排出来。拍背不要在刚刚吃完饭的时间拍,最好在餐后两个小时,或者在餐前去拍背,以免孩子不舒服,发生呕吐。还可以居家做一些雾化,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平喘,缓解呼吸困难,并且能够湿化气道,帮助排痰。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所以不要自行给孩子吃抗菌药物,它是没有用的。合理用一些退热药,去缓解因为发烧引起的不适。在服药时,家长需要注意的是:
有时候我们会给孩子吃一些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退烧药,在吃这些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看看这些药物之间有没有重叠的成分,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此外,还要避免联合使用功能类似或者成分重叠的中成药。
来源 |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蓝鲸新闻、橙柿互动、人民日报等
编辑 | 吴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