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赣县区最西端
沙地镇湖溪村
△赣县区行政区划图
车窗外风景变换,创新大桥白橙相间尽显活力,通天岩门楼大气宏伟,沙地镇街边板鸭腊味飘香,从城市到乡村,处处生机蓬勃。又是一年新春走基层,今年我们决定去往赣县区最西边的村庄——湖溪村。
一到村里,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一大早,五六个农家汉子齐上阵,将精心喂养了一年多的大年猪五花大绑起来。门上灯笼高挂,不少村民前来帮忙,锅内沸水蒸腾,村民在一旁磨刀霍霍。
“今年人多,气氛比较热闹。剃毛要用热水,速度要快,肉质更鲜、更嫩,处理完总共需要个把小时。”杀猪师傅许志德边说着,手上的动作更麻利了。
杀年猪、刮猪毛、切猪肉,随着杀猪师傅娴熟的手法,一头整猪便被分割成热气腾腾的新鲜猪肉。村民洗猪肚、斩排骨,忙得不亦乐乎。
村民吴奕霖表示,“我是第一次看杀年猪,既紧张又开心,村里过年十分热闹,我真的很喜欢过年。”
随着屋外杀猪告一段落,厨房接过了忙碌的接力棒,乡里阿姨煮鱼饼、切花肠、剁里脊,分工有序,配合密切。
“这个花肠要切碎一点,炒出来就更入味。这个是里脊肉,打一个三鲜汤。”阿姨许五莲对新鲜猪肉该如何配餐,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在阿姨的精湛厨艺下,一份份新鲜的猪肉变成了三鲜汤、醋果子炒大肠等家喻户晓的客家美食,饭菜上桌,村民纷纷入席就座。
村民吴奕漱盛起一碗三鲜汤,开心地说:“很好吃,家里现杀的猪是我最喜欢吃的,今天我能吃两碗。”
返乡村民陈坤面对我们的到来,也打开了话匣子:“回到家乡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今天杀年猪,让我感觉到浓浓的年味,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让我感觉非常舒服、开心。”
杀猪宴是记忆里的乡愁美味,也是许多人儿时美好的回忆。这些美食不仅丰富了节日的餐桌,寓意着丰收与团圆,象征着吉祥和富足,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吃完年猪宴,我们漫步在湖溪村,各式不同风格的小洋楼坐落在青山绿竹间,房前池边流水,田间儿童嬉戏,家家户户新房门口堆放起一人多高的木柴,乡土景象与现代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据了解,沙地镇湖溪村距离赣县城区55公里,是典型的客家散居型村落,至今仍保留许多客家风俗。全村有许、杨、吴等近二十个姓氏,共有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到2800多人。
沙地镇湖溪村党总支书记吴名新表示,“湖溪村在赣县区最西边,这些年我们村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村容村貌都是焕然一新,过年回家的人越来越多,今天杀年猪很有小时候的味道,也希望我们村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想起宋代时陆游在乡野写下《游山西村》,而今我们走进湖溪村,便也想学学古人,作诗一首。
这正是:
湖溪村里年味浓,
美酒佳肴醉意融。
此景此情最难忘,
期盼年年喜相逢。
来源:赣县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徐 旖 黄 赟
编辑:戚淑华 戴书玥 邱方利
赣县区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
---------以下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