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东西南北中!相约赣县过大年~

文摘   2025-01-28 11:31   江西  


这里是赣县区委、区政府的官方政务微信

开栏的话 

又是一年新春,又到行进时刻。
新岁序开,赣县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此时此刻,我们迈开大步再出发,在热闹的集市、游子的故乡、劳作的田野、项目的现场……沉下心、俯下身,记录团聚的欢欣、坚守的执着、追梦的热切、奋斗的风采。

走,我们一起出发!在这浓浓的年味里,通过这场“新春走基层”活动,去感受那热辣滚烫的温度,凝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点击视频)


赣县,静卧在以“赣”为号的大河之滨,坐落于以“赣”为名的州城之中。
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域简称命名的县份,是全省较为古老的县份之一,也是赣南地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
站在2993平方公里、状似长耳的地图前,回望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我们屏住呼吸。眼前这片土地,就像它所在的江西一样,古色、红色、绿色,交辉映、色彩斑斓。
一滴水里能见太阳,透过赣县可看江西。
春节前夕,“新春走基层”活动如约而至,赣县区组织新闻工作者同日出发、兵分五路,分别来到赣县最东、最西、最南、最北、最中的五个村庄,在浓浓年味、袅袅炊烟中感受热气腾腾的江西。

赣县最东端,三溪乡古茂村静谧祥和。春节渐近,村子热闹起来,年味四溢。一早,老钟夫妇便在灶下生起了火,火焰跳跃、油锅升温,大娘娴熟下锅,果香满厨。“果子圆,寓意团团圆圆。”很快,金黄果子上桌,一家人围坐共享,欢笑不断。

暖阳普照,古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热闹非凡。赣南采茶戏、集体舞等节目轮番上演,优质的文化资源直接入村。登台表演的刘大姐笑道:“村里活动多,天天都开心。”
说变化,大姐眼里光芒闪烁,环境美、道路畅、大棚有序。蔬菜、油茶、水稻基地发展,村里的姐妹们在家门口就业,补贴家用。新修道路连通四方,老钟感慨:“路通了,女儿女婿回家方便多了!”
家在国中,言笑晏晏;国在家中,生生不息。
在这里,我们眼见万家幸福缩影,丰收之喜,团圆之乐、文化之盛、人居之美。
杀猪宴,记忆中的滋味,承载儿时美好。赣县最西边,沙地镇湖溪村,锅内沸水滚滚,村民磨刀霍霍,数名壮汉齐上阵,合力将大年猪五花大绑,准备制作新年的杀猪宴。村民吴奕霖兴奋道:“头回见杀年猪,紧张又欢喜,真开心!”
屋外事毕,屋内忙开。村里阿姨分工有序,切花肠、剁里脊。新鲜猪肉化作三鲜汤、醋果子炒大肠等客家美食,材质上的大荤大素激发出滋味上的大开大阖。

饭菜上桌,村民纷纷就座,他们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上。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返乡村民陈坤感叹:“回到家就踏实,今儿杀年猪,一家人、大伙儿聚在一起,舒坦又开心。”
家常美味,亦是人生百味。杀猪宴,寓意丰收团圆,象征吉祥富足,物质生活丰裕的年代,时间和烟火熏陶的味觉代代相传。

赣县最南端,韩坊镇水口村。这里是开国中将廖容标的故乡,也是中央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的战斗区域。

站在村头望去,家家外墙记载廖容标的革命故事。字里行间,映照百年大党的如磐初心。红色文化滋养,村里修缮了廖容标故居,建起了红色文化广场,打造红色讲堂,红色村庄再度“走红”。

近些年,村里发展脐橙、油茶、蜜蜂养殖等特色农业,每年创收300多万元,日子愈发红火。家住巫山岽下的廖德禄一家,今年乔迁城里新居。春节,亲友相聚,举杯共庆生活。这个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村庄,正奔走在“红绿融合 共同发展”的大路上。

赣县区最北端,白鹭乡检坑村,干塘捕鱼是独特的“年终大戏”。抽去塘水、鱼跃人欢,随着一声清脆号子,捕鱼开场。经验丰富的村民带头下网,分立塘边,合力收网。在众人努力下,成片鱼儿跃出水面,阳光下银光闪烁,如一幅动人画卷。温暖冬日,美了村庄,醉了丰年。

从赣县区行政区划图上看,大田乡大田村正好居中。眼下,乡亲们的“旅游年”别具韵味。这里如诗如画、山水丰饶,凭借这些优势,大田村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如今,露营基地、沙滩游乐与特色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当地热门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红色铸就信仰,绿色惹人心怀,古色激荡历史,在这方因“赣”得名的灵秀古邑,东西南北中,年韵是红色基因传承,是陈酿米酒飘香,是阖家团圆喜乐,更是家乡发展变迁的生动注脚。
旧岁的尾声也是新年的序曲。以赣县为“窗”,极目远眺,赣鄱大地的广袤田野便如一轴缓缓展开的长卷,在这洋溢着年味的时光里推陈出新,勾勒出新年伊始的勃勃生机与无尽魅力。



来源:赣县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世平  

编辑:邓  彭祉蔚

一读: 
审校:韩 
编审:刘世平
监制:朱建华 刘世平

赣县区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

gxrm2022@163.com
-END-

---------以下为广告---------

赣县宣传
赣县宣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县篇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