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娱乐圈,罗刹海市闹翻天;不是针对“第三方”,可说的就是你身边。
喧嚣中,都忙着“指认”“对号”和“认领”,可劲儿往锅里倒佐料,能整多大动静,就整多大动静,玩儿的连国别和种族都不分了。
这个说“马户”、“又鸟”是当年评委谁谁谁;那个说,美国民主党的党旗就是头驴;德国女议员爱丽丝更是认为,那歌词儿就是为德国而做的......也难怪,好久没有“好声音”了,大家鼓掌叫好,就是尺度、动静大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没有根据。尤其是后两个外国的,纯属戏谑。德国女议员的话,据说原作者出来认领了,说大家误会了他。
为什么会出现轰动现象呢?是因为,罗刹国的反常现象,和许多人的感受产生了共鸣。歌曲的荒诞叙事,反让人产生出真实的感觉。
刀郎让人喜欢,是因为他的清流,不随波逐流,没有功利。西部民歌,不少人唱,但给人的感觉,没谁比他离王洛宾更近。气质,执着,坎坷,晚成。
更重要的,时隔20年的这次重出,他还突破和提升了自己。他具有超越西部歌王的潜力。
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听说他的新歌,开始没以为怎样,没有找来听,无非是西部情歌之类。但是,罗刹海市,却是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的感觉是,曲风变了。从大西北来到大东北,从刀郎(曲式)变成二人转(曲式)。不知道哪种曲式,能比二人转的“絮絮叨叨”更适合对罗刹国荒诞戏谑的叙事了。现在有京剧的模仿,听了以后就不想再听别的剧种的模仿了。你尽可以想象,用黄梅戏或越剧唱罗刹海市是歌什么效果?
然后是,内容的哲学性。荒诞本身就具有哲学的思辨,而最后又让欧洲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一大堆,“驴是鸡”,“鸡是驴”,“驴怎么看”,“鸡怎么看”这样的哲学思辨,然后戛然而止,聊下一句:“这是人类的根本问题”,让听众读者自己去继续思考。这是他以前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