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惠,中共党员,1985年出生,2011年参加工作,现任三监区副监区长,分管监管改造工作。曾荣获佳木斯监狱共产党员先锋岗,全省监狱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冲锋在前,能打善赢,用首战有我的决心把规范化管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
监狱规范化管理是促进罪犯行为养成,保障监管安全的重要手段。王思惠多次代表监区外出学习,每一次学习归来,他都把监狱党委“走出去看,学回来干”的方针付诸实践之中,着重向民警宣传规范化管理对监狱工作的促进作用,统一民警思想,为推广做好铺垫,进而在推行时最大程度的达到了步调一致。在将辽宁省规范化管理经验本土化的同时,王思惠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不定时组织民警研讨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及时疏导化解,调整方向。所谓上下同欲者胜,第一阶段监区推广比较成功,大摆臂、直角弯、不赤背、一二一等工作均在三监区首先推行。王思惠在三监区大力推行规范就餐、物品定制化管理、习艺车间板块化移动等举措,罪犯身份意识及文明礼貌规范不断提升,仅一个月时间,监区规范化管理初见雏形,成为佳木斯监狱的排头兵,而每一项学习成果转化的背后,都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艰难与汗水。
深入调研,科学施策,依托教育改造和环境改善为监管安全保驾护航
王思惠通过组织罪犯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到罪犯生活区文娱活动匮乏,心理压力无处宣泄,对监管稳定极为不利。他积极协调各部门,创造性地建设监区多功能文体活动室,在罪犯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活动室集健身、心理宣泄、图书阅览、影音播放、亲情帮教等多功能于一身,不但使罪犯彻底摆脱了闲暇时无处可去的困境,又丰富了民警管理手段。现在的监区罪犯违纪违规率明显下降,内务卫生、罪犯文明礼貌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用改造成绩换取进入活动室参加活动的资格,已然成为三监区罪犯的一个新目标、新方向。监区还利用碎片时间组织规范化管理推进好的寝室集体进活动室,起到了正向激励的作用。
想干事,才能干成事。王思惠刚来到三监区,就发现监舍“地广人稀”的特点,给改造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隐患,他请示监狱和监区领导,及时调整床铺摆放方式,由传统摆放变为摆圈床模式,实用空间大大增加的同时,也规范了就餐秩序及学习秩序。
为解决罪犯生活区洗澡时间集中、用水难的问题,王思惠经过多方查找,发现并安装了一款适合罪犯监舍使用的简易安全的洗澡淋浴设备,工作原理简单,省水方便,实用性安全性极佳,罪犯使用反馈特别好,这项工作率先在三监区试点安装。
正人正己,梯次推进,全面打牢规范化管理的思想基础
王思惠在同事们眼中是干劲十足的“工作狂”,只要手里活没干完,谁也叫不走,早来晚走是他的常态。在领导眼中他是踏实肯干的“小年轻”,落实工作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每逢“五一”“十一”、春节等节日,王思惠都主动申请值班,他总说,他是分管改造工作的,越是节日越需要安全稳定,在岗值班他才踏实。在罪犯眼中他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副监区长,爱他是因为他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罪犯解决问题,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恨”他是因为他铁面无私,在执行制度上,一把尺子量到底,谁的面子也不给。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监区党支部的坚强指挥下,以民警、积极罪犯、普通罪犯、落后罪犯四级模式推行规范化管理,要求罪犯做到的,民警先做到,罪犯不会的,民警做示范,一级看一级,一级学一级。特别是利用红马甲发放、训练等富有仪式感的措施,严抓积极层面罪犯,带动大多数,奖优罚劣,创造了三监区规范化管理工作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王思惠是普通的,因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平平无奇,王思惠又是不普通的,因为他将平凡的事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他是佳木斯监狱推进规范化管理的“小”缩影,这些小小缩影,是广大监狱民警坚守初心、转变作风、规范管理的具体体现,他们展现出的“大”光彩,更为规范化管理工作赋能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