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顶级未来学家:四个反“常识”的洞察,关乎财富更关乎认知

文摘   2024-09-14 20:19   北京  


乔治·吉尔德,一个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陌生的名字。不过,在欧美,他可是鼎鼎大名的未来学家、经济学家,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曾引起过全世界的共鸣。

在美国,他的名气大得不得了:福布斯媒体集团董事长史蒂夫·福布斯、白宫前首席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斯考森、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等一众大佬都从他的著作中获益;

就连美国前总统里根,也是他的忠实读者,里根在世时,引用最多的作家,就是乔治·吉尔德。

在国内,著名的科普作家万维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曙光、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深圳报业集团资深编辑胡洪侠、财经作家吴晨等知名学者、企业家和媒体人,都是他的粉丝。

最近,这位美国顶级未来学家又出新书了,国内外大佬纷纷鼎力推荐。因为这本新书不仅颠覆了主流的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更洞察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演变逻辑。这本书就是《后资本主义生活》。



乍一听书名,可能会让普通读者有点懵。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提出的四大超级反“常识”的洞察,恰恰是社会与经济剧变的当下与每个人直接相关的东西。

简单来说,这四个反“常识”的洞察就是:

1.财富就是知识;

2.增长就是学习;

3.货币就是时间;

4.信息就是意外。

乍一看起来,恐怕有人会更疑惑了:这是不是全都说反了呀?

然而并不是。吉尔德的颠覆之处就在于此,他用更最简洁、最精确的表述,重新定义了那些被奉为主流或进入教科书的观念,让人们看到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真实逻辑,将被颠倒的真相,再次颠倒过来。

如果把吉尔德的洞察当成哗众取宠,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让我们简单转译一下,也许你就会豁然开朗:

1.财富的本质是知识;

2.增长的动力是学习;

3.货币是固定的、标准化的时间,时间才是最稀缺的货币;

4.已知事件之外的信息才有价值,管控遮蔽了信息的价值。



围绕这四个真相,吉尔德在《后资本主义生活》一书中,用一系列真实数据和理论推导,重新探讨了财富、增长、认知、社会运行逻辑等话题,给出了几乎全部反“常识”的观点,而这些恰恰是经济社会剧变的当下,与每个人直接相关的东西。

 ▌揭开财富的真相,破除“唯物主义迷信” 

经济学中所谓的“唯物主义迷信”,就是将财富等同于稀缺的“物”。这是主流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起点,即使最伟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没有看清这一点。这种迷信,把经济学变成了一种分配稀缺资源的计划,把政治变成了强制执行这种分配的机器,把战争变成了延续这种分配的游戏。

吉尔德站在信息论的全新视角上,破除了曾造成巨大经济灾难的“唯物主义迷信”。他在《后资本主义生活》一书中指出,财富的本质不是稀缺物质,而是知识。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只能从他所知道的东西中获利。

比如:与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日本这个岛国的自然资源非常匮乏,但在此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即便到了现在,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一梯队的经济强国。因为,日本经济靠的不是稀缺资源,而是更接近创新和增长本质的新知识。




▌找到增长的秘密,走出经济理论的误区

以往的经济理论往往存在许多误区,有时即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难以避免。比如,罗纳德·科斯就认为,只要运营成本足够便宜、足够高效,公司就会继续增长。这种错误的理论,误导了几代经济学家。

吉尔德根据批判理性主义创始人卡尔·波普尔的理论,否定了科斯的理论,找到了企业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吉尔德在书中写道:“如果财富就是知识,那么增长就是学习。学习是经济增长的最佳定义。”

大道至简,答案越是简单,就越容易被忽视。在经济越来越动荡的年代,吉尔德的这个简单答案,其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试想一下,当下任何一家公司,如果仅仅追求效率的提高,或稍微改进现有的事物,要实现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断学习新技能、获取新知识,才能获得新的财富。




▌拆穿“应急主义”的谎言,重申人类的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资本主义的批评者找到了资本主义新的受害者,即地球本身。这种观点认为,不仅资本家,所有的商人、垄断者、犹太人,乃至人类自身,都是地球的祸根。从马尔萨斯到罗素,再到现在的左翼学者,无不将人口视为一种灾难,为了应付这一“燃眉之急”,他们甚至不惜建议采用灭霸的策略,试图直接让地球人口减半。

吉尔德总结了真实的数据,证明了以上这种观点是多么荒谬。他在《后资本主义生活》一书举例说,美国普通人近30多年来的时间成本都在下降,也就是用更少的时间可以换到更多的物质。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发生在世界各地。这证明过去30多年来的人口增长,不仅没有造成饥荒,反而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吉尔德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们不是资源的负担,而是最终的资源,唯一有意义的稀缺就是人的生命。吉尔德用不可否认的事实证明:人类积累财富的方式,不是从地球上偷取资源,而是通过再生这些资源,通过增加人类的知识储备,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增长和财富。




▌打破计划思维的魔咒,还原市场经济的真实信息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的政府,包括美国政府在内,全都倾向于以增加人民的福利为借口,来增加政府权力,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包括控制价格、经济补贴、限制贸易、给出保证等政策。但所有这些举措,无不限制了经济发展,而且对经济的计划性越强,经济就越是失败。

吉尔德站在门格尔、哈耶克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巨人的肩膀上,指出创造力才是财富的基础。创造力需要知识、学习、时间和信息,而市场经济又是扩散信息和知识的宝贵途径,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扼杀了这一切。

用计划思维集中管控经济不可能成功,包括苏联经济试验在内的所有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但现实中的人们却总是试图重蹈覆辙,因为他们在乎的不是国民经济,而是自己手中的权力。吉尔德认为,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知识和权力的统一。因为知识是分散的,所以权力也必须分散。唯有如此,资本主义才有明天。



吉尔德用这本书,将资本主义引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喜欢听的人也很多。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愈加繁荣,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高级的阶段,进入了“后资本主义时代”。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吉尔德的这本《后资本主义生活》,正是这样一本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回答这一学理问题的一本书。在书中,吉尔德还总结了信息世界的十二条法则,和信息时代确保经济繁荣的十条戒律,可谓字字珠玑。

全书内容超级硬核,金句频出,充满洞见。无论经济学小白,还是资深学者,无论为生活拼搏的“打工人”,还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都能从这本书里汲取到对自身有益的智慧,屏除谬误,发现真理。喜欢的书友,识别图中的二维码,五折收藏本书: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让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