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
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
每一份坚持都有意义
每一步都是为了更接近终点
放国庆之前
再学习一个知识点吧
——
「数据库电影」
一、概念
马诺维奇在《新媒体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新媒体的种种特点其实早在传统电影中就有所体现,正如他在作为新媒体的电影一节中提到的,“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对时间的采样,它以每秒钟24次的频率进行采样,因此可以说电影让我们做好了迎接新媒体的准备。”他由此提出“数据库电影”这一概念。
就像数据库形式在人类书面文献中已有悠久历史一样,数据库电影也是“古已有之”。不过,马诺维奇没有给“数据库电影”进行明确定义,在马诺维奇看来,其最经典的片例,就是前苏联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的名作《持摄影机的人》(1929)。
在马诺维奇看来,“电影本来已经存在于数据库和叙述的交叉领域之中”。
这是因为:
首先,电影拍摄期间积累的所有素材可以组建一个数据库;
其次,拍摄日程通常并不是按照电影故事的顺序,而是由制片逻辑决定的,经常会存在“跳拍”;
再次,在剪辑过程中,剪辑师从素材数据库中构建出一个电影的故事,通过所有可能被建构的概念空间创造出一个唯一的轨迹。
二、发展脉络(了解即可)
1、我国学者李迅(2017)直击“数据库电影”概念不清的现实,在梳理列夫·曼诺维奇论述的基础上,清晰地提出了“数据库电影”核心概念三要素:依据某种逻辑建立的个项序列;个项或“模块场景”的空间化呈现;非线性、非因果的叙述组合。
李迅以上述核心概念三要素为基础,进一步区分了诸多带有“数据库电影”要素的作品:纯粹的“数据库电影”、“数据库电影”的近似之作,以及将数据库形式作为技巧的影片。
2、赵斌、徐博文(2021)从哲学、艺术层面尝试性地对“数据库电影”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数据库电影”外延与内涵。
3、针对“数据库电影”混沌且莫衷一是的探讨困境,高淑敏(2020)提出,既然在电影的媒介领域探讨“数据库电影”收效甚微,不如尝试研究转向,从数据库的技术媒介入手,对“数据库电影”进行研究,提出“‘数据库电影’应是在现代数据库技术的结构模型基础上生成,其影像内容、创作手段和叙事体系应化为数据库的数据资源和算法程序”。
二、创作特征
数据库的优势:依据丰富的展示性,去除故事性,去除人类性。用一种非人类中心视角去拍摄影片,影片自身就处于一种能够感知、拥有生命的状态。
马诺维奇也在作为新媒体的电影这一节中说道:“如果说电影在时间采样之后,仍然保留了线性顺序,那么新媒体则全然摒弃了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呈现方式。”
在数据库电影中,成品电影是一种重要的电影形态,它完全基于已有影像,通过再媒介化的形式去重构一部作品,《蜻蜓之眼》《钟》均是如此。
当然,“作者缺席的现象似乎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生产内容的生态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样的作品缺少了作者的存在,无所谓作者的概念和意图,如安迪·沃霍尔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在这一含义下,既成品电影显然可以归为更加广泛的“当代艺术”的历史序列。(作者缺席)
三、电影案例
从实践来看,近年来,以“桌面电影”“监控电影”“手机电影”为代表的实验性广义“数据库电影”走入观众的视野,其中以“桌面电影”最具代表性。
1. 桌面电影
“桌面电影”是以电脑桌面为载体, 以各种电脑软件与电脑摄像头、手机摄像头为视觉 元素,展现人物关系、故事背景、推进剧情发展的叙述方式。
1️⃣《网络谜踪》(2018)
这部电影通过电脑桌面展开叙事,主要讲述了一位父亲通过女儿的笔记本电脑寻找失踪女儿的故事。影片前后拍摄时间仅为13天,而前期准备及后期制作过程耗时两年,单个镜头调度采用了蒙太奇方式的整合。
2️⃣《解除好友2:暗网》(2018)
该片讲述了主角捡到一台遗失的笔记本电脑并通过破解账户发现其主人社交经历的过程。影片揭示了“暗网”的秘密,并引发了一桩可怕的杀人游戏。
3️⃣《爱在隔离屋》(2021)、《夺魂连线》(2020)
/《夺魂连线》/
这是一部讲述疫情期间生活故事的电影,采用了“桌面电影”的技法,展示了疫情期间人们居家隔离的生活状态。
2. 监控电影
以监控影像为主要叙事要素和主体的电影。
1️⃣《蜻蜓之眼》(Dronen's Eye)
这类电影以监控影像为主要叙事要素和主体,通过监控画面来展示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3. 手机电影
以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为传播介质,遵循电影的创作手法拍摄制作的,时长较短的电影。
1️⃣《化境》
2024年7月15日,华为首部功夫舞蹈手机电影《化境》正式上线,由中国导演、电影摄影师、摄影指导、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赵小丁执导。
这类电影以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为传播介质,遵循电影的创作手法拍摄制作,时长较短。这种形式的电影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4. 引擎电影
引擎电影取材于游戏的剧情与素材,利用游戏引擎或特征引擎的实时图像生成能力,并依托电影的艺术语言创作的电影作品。
1️⃣《半条命》(2008)
这部影片利用游戏引擎的实时图像生成能力创作而成,展示了一个虚拟世界的故事。
2️⃣《刺客信条》(2016)
这部电影同样基于游戏的剧情与素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呈现了一个架空的世界。
3️⃣《雷神 3 :诸神黄昏》(2017)
5. 漫威电影宇宙中的《复仇者联盟》系列
《复仇者联盟》系列:这个系列电影建构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幻想世界,尽管架构的宇宙世界与物理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完全脱钩,但它仍然反映了现实世界的价值、感情和矛盾冲突。
这类电影典型地体现了“架空”的特征,即构建了一个独立于物理现实的幻想世界。
四、参考文献
檀秋文.数据库电影——理解“漫威电影宇宙”的一种路径|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李迅.数据库电影:理论与实践|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刘金平.数据库影像的三副面孔——叙事媒介、文化消费与批判实践|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高淑敏.软件控制电影与电影的软件化——“数据库电影”再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赵斌,徐博文.数据库电影的概念及其哲学意涵|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新媒体的语言|列夫·马诺维奇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