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需要总结,教训需要反思!
写了这么多文章,有案例,有话术,有管理等等。
成长过程中,不仅仅要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还要记录一下工作中的种种失误,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所以今天这篇就汇总了我往年工作中犯的一些错误:
有一年元旦,货代给我寄了台历,挂历,我把台历和挂历拿出来,就把快递包装袋扔掉了。
若干个小时之后,我突然想到,这次应该寄发票了,就让操作问货代,发票怎么还不寄,货代的一句话惊出我一身冷汗。
他说:发票跟台历在一起啊,你找找。赶紧去找快递包装袋,发票果然在里面。幸亏是当天想起来,垃圾没倒,如果隔天呢?
从此之后,所有的快递拆开以后,都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
想当年,做外贸没多少时间,生意已经有起色。突然,报出来的价格大涨。
我问会计:怎么回事?
会计说:原材料价格涨了。
就没在意,可是一个多月一个单子都没有,我觉得可能价格出问题了。
就问会计:成本涨了多少?
会计说了一个数字,我算着不对啊,成本的那点涨幅,不足以让价格涨这么多,我要求会计再计算,结果还是那个结果。
我似乎想到了什么,我说:你把成本表,拿给我看看。
一看,顿时火了,我们刚刚进了一台20w的设备,会计居然没提取折旧,直接把所有成本加到了当月,造成了价格大涨!
然后,我就开始自己计算所有价格,即便是会计已经算出来,我还是要自己再计算一遍!
一开始是做工厂外贸,这家工厂从来没做过外贸,于是就想当然的认为,工厂退税跟公司退税是一样的,就是进项/1.17*退税率。
因为是化工产品,这个行业的某个化工产品,是需要拼退税的,也就是直接卖出去不赚钱,退下税来才赚钱。
可是到了第一笔退税下来傻眼了,9%的退税,退下来的只有5%左右,其他的留抵了,拿不到手里。
从那时才知道,工厂退税要经过免抵扣,要计算内销数值,上期留抵数额等等,进行比较。
工厂外贸那会,跟客户谈的挺好,于是帮他采购原材料。
我们的产品是A,我们的原材料是B,客户需要B,我们就帮他采购,出口,利润很高。
后来会计去税务局报退税,国税局说,工厂经营原材料是没有退税的,而且还要缴增值税!
于是交税,一来一回,不赔不赚,那时候是真不懂国家政策,幸好没赔钱!
我的头一个单子,是报错了价格,客户发询盘过来,没问清楚规格就报价了,当时太兴奋,终于有询盘了,乐极生悲。
客户很快回复,需要两个柜子,要求优等品,我给的却是一般品的价格,当时的经理不错,算了算还是有钱可赚,就接下来了。
于是我的第一单就做成了,从那以后,做报价的时候仔细又仔细!
我还记得2008年,我犯过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有一个客户,问价格,回复,讨价还价,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
客户说,好吧,我接受你的订单,请做合同给我。
于是准备做,突然,一个电话进来,忘了什么电话了,聊了半个小时,聊完了,回来就忘了自己要做什么了。
那天是周五,周末玩了两天,周一突然想起来,有个合同要做,于是乎赶紧做合同,发过去。
客户回复:为什么如此晚,是不是我们订单小,你不愿意做?我不需要你的合同了,我已经下了别的订单!
吐血了直接...
记录所有失误,免得误事,因为这种事情丢单,实在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