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双桥区深化河湖长制打造幸福河湖

文摘   2024-12-27 20:49   河北  

近年来,双桥区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坚决扛起“两区”建设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力建设“河湖安澜、水清岸绿、宜居宜赏、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先后荣获河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集体、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区等荣誉称号。

创新工作机制,加速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转变


1.是组建“大党委”共融。坚持三级书记抓河湖长制,成立由流域面积最大的镇街书记为召集人,途径所有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联动协调机制,实行一季一调度、一月一碰头,提升河湖管护效能。深化河长+党员、网格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巡查机制,划分由153名河湖长、168名巡查员和125名党员代表组建的巡查微网格117个,定期开展巡河工作。今年以来,全区河湖长巡河率、有效整改率均保持100%。

2.是坚持“大管控”共治。制定《承德市双桥区“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河湖长工作与林长、路长深度整合,统筹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污水治理等工作,全力构建“多长协同、水岸共治”的立体防治体系。深入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创新建立“河湖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今年以来,整治沿河各类环境问题38件,推动涉案问题整改23件,武烈河、滦河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是开展“大评价”共促。建立“河湖长述职评价”“三级河湖长履职评议”“群众对河湖长履职情况监督”的“1+2”履职评价制度,履职情况通过村居公示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以来,共收到各类涉水环境问题12件,已全部整改到位。

聚焦产业融合,加速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转变


1.是突出“水系”,强化综合治理。规划“一纵五横”治理体系,统筹推进以武烈河为轴线,区内5条主要旱河为重点的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滦河上游武烈河支流狮子沟、二仙居、牛圈子沟、红石峦、石洞子沟五个生态治理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山洪沟治理和生态治理效果初步显现。

2.是突出“质量”,强化基础提升。坚持提高行洪能力和改善河道功能双向发力,争取国债资金3800万元、省级补助544万元用于防洪治理,下南山、平房沟、红石峦、乱石窖等四个山洪沟防洪治理国债项目已全部完工。着力在排水管网设施维护上下功夫,今年以来,累计维修破损管网1.1公里,清掏雨水管道12.69公里,对全区143条次支道路、85.6公里排水管网进行排查管护,有效防止污水入河。

3.是突出“产业”,强化共建共享。坚持变靓、强产、增项“三位一体”,将幸福河湖与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投资1.2亿元对二仙居旱河进行整体改造,通过优化环境要素,打造“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二仙居商业街,点亮双桥夜经济新“爆点”。依托双峰寺水库优质环境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养生等业态,引进花千谷都市农业产业园、薰衣草都市休闲产业园等都市农业产业项目4个,实现了库区变景区、河流带变致富带。

挖掘文化资源,加速从“政府主导”到“群众共建”转变


1.是借力载体提升文化“底色”。深入挖掘“武烈河文化”,以文化的力量引导全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武烈河沿线打造各类主题公园、景观小品、展示平台13处;与市水务局共建武烈河幸福河湖水文化展厅,通过发掘收集各类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等,充分展现武烈河变迁史与城市发展史的深度融合,让广大市民在运动休闲中了解河湖历史、传承河湖文化。

2.是丰富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广泛发动辖区水利行业专家、文化界名人以及热心志愿者,定期开展采风座谈、巡河览胜、作品征集等“美丽幸福河湖”系列主题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河湖文化书画作品展、摄影征集大赛等活动4次,开展“共建幸福河湖”志愿活动20余次,传递河湖文化正能量,增强群众参与感。

3.是创新形式拓展文化“渠道”。创建“幸福河湖党旗红”宣传阵地,与党建业务融合共促,组织开展河长制相关的主题党日及党建活动15次,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日为契机,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20次,在全社会倡导河湖保护新风尚,切实凝聚起“共建生态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精神合力。

版权归原出处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30日内与本广播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承德最具投放价值的广告媒体"

欢迎大家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976承德交通文艺广播
976不止是广播,更是一种生活。 承德地区移动人群收听第一名、承德地区广播媒体品牌广告第一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