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巨头围猎,抵住价格战,无糖茶新秀们是如何做到的?

创业   科技   2025-01-13 16:01   北京  

无糖茶新秀们的抓与放。

文丨郑雅

编辑丨石航千



“在这场无糖茶品牌价格战中,没有赢家。”经历了去年“千茶大战”的茶小开CEO严莉由衷感叹道。


统一阿萨姆奶茶自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在2024年推出无糖原味奶茶产品;伊利旗下品牌“伊刻活泉”也带着中国首款旋盖式现泡茶产品加入无糖茶行业。资本方面,成立2年的茶饮料品牌有丛气完成了天使轮融资;盖是茶也获得A轮投资……


饮料巨头和资本入局“无糖”界,让这条细分赛道的战火愈演愈烈,甚至陷入低价竞争。部分无糖茶的售价已经由每瓶5到6元下降到了每瓶3至4元。


“没有赢家”是身处千茶大战的真实感受,可无糖茶赛道的增长也真实存在,而且新秀们已经在巨头的围猎中崭露头角。


马上赢数据显示,无糖即饮茶在即饮茶类目中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22年二季度的17.62%上升到了2024年二季度的31.65%。其中,果子熟了、茶小开、让茶三个成立不足5年的新锐茶饮料品牌,在一众饮料巨头之间,稳居市场份额前列。


销售规模已经突破10亿的果子熟了甚至一度超越康师傅,市占率仅次于农夫山泉和三得利。


数据来源:马上赢


黑马们持久的“冲劲”也引起了巨头的警惕。有公开报道称,统一曾要求其经销商面向果子熟了“二选一”。上一个引得饮料巨头如此防备的可能还是元气森林。


新秀们究竟抓住了哪些机会得以冲出重围?为了创造差异化优势,他们做了哪些努力?2025年无糖茶的机会又在哪里?


“新”的茶种和故事


无糖茶新秀品牌在茶种的选择上,避开了以茉莉花茶、乌龙茶为主的较为大众的茶种,而是选择六大茶类下的细分茶种。


“我们在抓住无糖茶趋势的同时,还要思考和解决‘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我们的产品’这一问题。”严莉告诉亿邦动力,为了和大品牌作区分,茶小开选择了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大茶种里有代表性的细分茶种,如龙井、碧螺春、金骏眉、大红袍等,“虽然从细分茶种切入,但要保证消费者对这些茶种耳熟能详。



同样的,果子熟了也推出了含有普洱、龙井、大红袍等茶种的产品。有丛气更是主要围绕乌龙茶类下的凤凰单丛茶来研发产品。


“凤凰单丛茶被称为‘茶中香水’,它的香气更高扬。虽然老茶客会觉得高扬的茶香‘太妖艳、太简单’,但茶饮料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是年轻人。这种高香气的茶底,可以给年轻消费者更加直接、简单的喝茶体验。”有丛气联合创始人唐顺跃解释道。


而细分茶种虽然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口味体验,但其也面临区域化属性明显,消费者感知不深的挑战。凤凰单丛茶的主要产地为广东省潮州市。相比于碧螺春、金骏眉等细分茶种,凤凰单丛茶的地域属性更明显。



让唐顺跃有信心将产品推广到全国的一个客观条件是,凤凰单丛茶的香型之一鸭屎香,已经被奈雪的茶、喜茶等头部现制茶饮品牌做了一轮广泛的消费者心智教育。于是,有丛气将鸭屎香风味的产品作为了第一代核心产品。


“如果没有前几年现制茶饮品牌对凤凰单丛茶、鸭屎香做心智教育的话,我们也不太会贸然锁定凤凰单丛的。”在唐顺跃看来,瞄准某一细分茶种,也是在抢占消费者对这一茶种的心智


从数据端也可以看到,消费者对小众茶种的偏好正在增加。益普索的报告指出,和去年相比,碧螺春、正山小种、金骏眉成为消费者茶底偏好TOP10中的“新角色”;铁观音、龙井、大红袍、普洱茶的受偏爱程度也在上升。


图片来源:益普索《2024年包装即饮茶和植物饮料的市场和消费者洞察分析》


除了瞄准小众茶种的方式,让茶选择用乌龙茶等大茶种讲述中国茶的新故事。



为了让消费者形成差异化的产品认知,让茶不是用茶种来区分产品,而是用海拔高度来标识茶叶品质,如海拔1000米、海拔800米代表原料中采用了来自海拔1000米以上、海拔800米以上高山茶园的茶;同时在产品包装上强调“高山”二字和相应的海拔数据,以吸引消费者。


也就是说,让茶是用具象化的数字代替茶种形成产品记忆点,进而形成“让茶=高山茶”的市场认知。


产品更美 更“细心”


对于即饮无糖茶饮料来说,终端货架是新锐品牌直面饮料巨头,且无法避开的“战场”。


为了能在消费决策的几秒内,被消费者所选择,新锐茶饮料品牌的产品包装、营销等各细节,都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如同果子熟了创始人兼CEO周灿在启承伙伴创享会上所说:“以前饮料行业很多情况下是由供应链驱动的。近几年,靠消费者需求驱动越发明显。”


首先在渠道的选择上,便利店对新锐品牌更为“友好”,它们被选择到的概率也更大。根据艾媒咨询的用户调研,消费者购买茶饮料产品的主要渠道中,66.3%的消费者选择了连锁便利店。


“一方面是,大型连锁便利店的执行能力较强、全年营销规划节奏更加清晰,便于品牌提前部署相应的促销营销活动。”严莉同时指出,更重要的是,从消费习惯出发考虑,便利店渠道的主要消费人群更加年轻,尝试新鲜事物的意愿更强烈,同时对产品调性也会有一定要求。


而这种人群画像刚好适合努力在产品口味、包装上下功夫的新秀品牌。


其次,包装也被视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利器。严莉指出:“产品本身就是广告,这是它‘站’在货架上能把自己‘卖出去’的最大武器。”茶小开在包装设计、产品名称上都进行了精心策划。


据介绍,为了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具有东方美感、文化、价值观”的茶饮料品牌形象,茶小开瓶身包装上的口味名称字体采用宋徽宗的瘦金体,并将字号放大;同时背景会结合宋代名画,整体设计突出东方美感。瓶型的设计上,茶小开为了呈现“茶水滴入茶杯而荡起圈圈涟漪”的画面,创新设计了“波纹瓶”造型,并命名为波光流体瓶。



这种创新也让品牌得到了正反馈。严莉告诉亿邦动力,在消费者调研中,团队也曾问过用户为何会选择茶小开,一定比例的用户表示“当时觉得包装好看,就尝鲜购买了。”


同样的,果子熟了在设计无糖茶产品时,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有特点的产品,通过改造生产线、投入大量资金首创了无糖长方瓶。


此外,瓶型的创新上不仅要注意美感、手握舒适度,还要兼顾实用性。有丛气品牌主理人张科在品牌小红书直播间曾讲过一个故事,解释了有丛气“车载瓶”的由来。



他提到,团队成员出差过程中有次坐出租车发现,司机在前排中央的杯座里放了2瓶普通装茶饮料外,车里又储存了多瓶茶饮料。


被询问原因后,司机解释道:“自身喜欢喝茶而且每天饮水量大,但市面上一升装的茶饮料没办法放进杯座里。只能多买几瓶,当杯座里的两瓶茶喝完之后,再补充进去2瓶新的。”抓住这一痛点和需求之后,有丛气开发了一种可以放进杯座的一升装瓶型。


就像明治食品工程师、日本食品行业十大咨询师角直树在大江会日本消费研学中所强调的,创意是对已有信息的组合。而新组合的产生需要调动“发现事物关联性”的才能。这要求开发者尽可能地汲取生活中的灵感。更重要的是,和专业信息相比,搜集竞争对手没有掌握的、独有的一般信息反而更加重要。


除了通过产品在货架上的“无声”吸引,茶小开还注重用地推的方式主动出击,不断在消费者之间“刷脸”。


严莉在2024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中提到,茶小开正通过大量地推试饮的方式增加与消费者端的触达,目的是让消费者对茶小开这一品牌形成印象。据悉,茶小开今年的销售规模较去年增长2.5倍,全国覆盖的销售网点突破30万家。


赛道增长的三大机会


2024年无糖茶行业的激烈竞争,被业内人士称为“千茶大战”,表现之一就是价格战。


“可以说2024年无糖茶的价格战,是最近5年内行业里规模最大的竞争。大到什么程度呢,在便利店,你可以看到90%茶饮料的单品都在做促销。第二件1元的活动已经是基本操作了。”某无糖茶饮料品牌负责人解释道。


若想成功熬过这轮竞争,上述负责人认为品牌一方面要承受住利润空间被挤压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坚守产品力。毕竟价格战结束之后,行业回归合理、平衡的状态时,品牌最终要靠产品留住消费者。


“价格战中的硬核实力在于,品牌是否给消费者提供了独特价值,比如差异化的茶种、产品功能,或者利用旋盖式瓶型这种差异化的喝茶体验。当然,不是说品牌有这种价值就可以不参与竞争了,只是胜算大一点。”他无奈地说道。


从行业范围来看,利润承压、品牌“混战”等挑战之下依然存在机会。


“大公司一定会有它软肋的地方,可能是线下某一区域的网点覆盖能力相对较弱;也可能是公司内部对某些渠道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团队能力不够。比如小红书、即时零售渠道等。”唐顺跃指出,这些“软肋”正是新锐品牌可以弯道超车的机会。


有丛气目前在小红书平台已经实现日播的直播频率,还登上了李诞小红书直播间。2024年双11期间,品牌主理人张科还空降直播间,一边一瓶接一瓶地喝着自家产品,一边介绍产品创新背后的故事和茶叶品种、产区知识等。


据悉,有丛气多次作为茶饮料类目的第一名进入小红书品牌总榜TOP10。目前小红书上有关“有丛气好喝吗”的笔记超过了45万篇、带有“有丛气鸭屎香乌龙茶”话题的笔记超过5万篇。


除了渠道机会,还有来自产品研发的机会。严莉指出,随着年轻消费者对茶叶的功效、茶种知识的深入了解,未来茶饮料品牌们比拼的是风味和功效的差异化,“参考日本无糖茶行业的发展轨迹,产品迭代时一定要结合消费者感知到的产品痛点做创新。”她总结道。


而如果将视角放大至社会环境,其中的增量机会又可以为无糖茶行业打一剂强心针。


投资人黄海在其公众号文章中判断,未来5到10年处于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速的阶段。而这对饮料行业带来的进一步影响在于,当社会老龄化程度越高,消费者会越喜欢清淡的口感。这将给无糖茶行业带来更多机会。


三重机会之下,无糖茶行业是否有可能再诞生一个百亿大单品?



END


转发、点赞、在看支持一下~ 

亿邦动力
关注它,获取你想要的一切电商知识和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