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奎,1945年出生,原籍山东莱州市,现住黑龙江双鸭山市。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为中学副校长。中国楹联学会、黑龙江楹联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对联》《诗联家》《楹联博览》《黑龙江联坛》《临清楹联》等报刊,入选《中国对联作品集》《对联中国》《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名人》《运河联声诗联选》《党旗颂》《中华楹联2021年度优秀作品集》《中国当代楹联评析》等书籍。中华楹联、运河联声主评,上海高行诗社顾问,联斋特邀评论员。
回乡过母校
杨旭
路过山村四五家,
难寻昔日放羊娃。
书声朗朗依稀见,
半院空房染晚霞。
杨旭诗作简析(十三)
孙福奎
读杨旭先生这首诗,会体会到诗中流露的深情。作者写回乡路过当年的母校所见情景:这是一所山村小学校,但现在已荒废,看不见背书包的放羊娃,听不到悦耳动听的读书声,扑入眼帘的是“半院空房染晚霞”。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流逝,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许山村在别处建立了崭新的学校,但原来这所旧校址却让人难以忘怀。因为在这所小学校里,留下作者童年的许多美好记忆。包括作者在内的放羊娃们,曾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纯朴的小伙伴,佳得尊敬的老师,历历在目的有趣故事,深深刻在孩子们的心中。而今作者已步入中年人行列,且事业有成。然而,今天的一切,怎会离开当年的启蒙人!当作者“过母校”时,不由自主地回忆和思考过去,呈现出感人的情怀。
翻阅古诗词,古人重游一处旧地,往往会着笔于情。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写去年的今天,崔护来到城郊,向一个女子讨水喝,女子倚着桃花树看着他的场景让人难忘。第二年,当崔护故地重游时,桃花还在,而女子却不知在何处了?再如:“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宋•陆游《沈园二首•其一》)写四十多年前,陆游在沈园邂逅唐婉,此时,唐婉已别嫁他人,纵使两人旧情仍在,却只能出现所爱人的倩影。崔护和陆游的诗虽感人,但由于种种局限,他们只沉缅于情爱之中。杨旭先生的这首诗写童年的学校,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审美价值方面看,古人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为情而造文。”(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可见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有情”。我们被杨旭先生的这首诗打动,与诗中的真情实感是分不开的。
杨旭近照
杨旭,笔名:晨曦、菊潭散人,1982年生,河南西峡县人,本科学历。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楹联学会理事。现任西峡县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西峡县新联会诗词楹联家分会会长,西峡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峡县泰盛楹联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西峡县人民陪审员。西峡县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先后担任西峡县第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常江教授、杨振生先生学习楹联,致力于楹联非遗保护与传承、楹联产业探索与研究。担任《诗联家》杂志、《联斋》微刊主编。出版散文集《翰河春水》,主编诗联集《成风化人润龙乡》等书籍,出版个人楹联作品集《晨曦阁联稿》《虚静斋联稿》(一卷、二卷),创作各类楹联作品近4000副,多副作品被雕刻悬挂,偶有获奖。组织召开"江尊禹楹联作品研讨会",主持申报"楹联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持举办"西峡香菇"、"西峡猕猴桃""西峡传树争做""西峡财富新城"等主题楹联征赛活动。
【联集】福建林明元联题“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