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湾
体育场
新中国成立后的
第一座甲级体育场
近期,CCTV10科教频道《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专题纪录片第三季专题展播了大田湾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地处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的核心区域,由重庆市设计院担纲设计。彼时,这里是一片深达二十多米的深沟,经过精心设计与建设,蜕变成为一座能够容纳4.5万名观众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场馆。现在,让我们一同随着CCTV10科教频道的镜头,共同探寻大田湾体育场的前世今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辉煌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肩负着建设大西南、造福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成为奋斗目标,通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1950年3月,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的贺龙从成都迁往重庆办公。在视察重庆后,他敏锐地洞察到城市缺乏举行大型集会的场所,于是提出了建设大田湾体育场的构想,旨在为重庆的市民提供一处大型集会、运动、娱乐的场所。在贺龙的倡导下,重庆市政府迅速响应,组织动员机关干部及广大市民积极投身于义务劳动之中。先后共计有13.2万人民齐心协力,推山填沟,成功把抗战时期跳伞塔旁的小山推平,将弃土填入大田湾的沟壑之中,开辟出大约8万平方米的群众集会广场。这一壮举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团结力量,也为大田湾体育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至1952年五四青年节,在邓小平与贺龙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在这片新开辟的广场上成功举办。邓小平专门题字“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进一步推动了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运动会后,重庆市成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并在此修建室内外体育比赛场馆和体委办公楼。这些举措不仅使大田湾体育场成为当时东亚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综合体育场馆之一,更标志着新中国现代意义上综合体育场馆的诞生,在重庆乃至全国体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体育场平面图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十大建筑之一,重庆市设计院承担了当时大田湾体育场的设计工作。资深建筑师尹淮(重庆市设计院元老,曾任重庆市建委副主任、总工程师,后任市院院长、总建筑师)与徐尚志(重庆市设计院前身公营重庆建筑公司设计部负责人,后调中建西南院任总建筑师,首届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建筑))两位前辈更是以其卓越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携手合作,为项目设计增添了无限光彩,共同铸就了这一建筑杰作。
体育场可以容纳约40000名观众,主要用作室外球类、田径等运动比赛。尹淮在设计过程中,参照了已有的相关设计规范,在确保满足体育工艺所需的空间形体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形式符号,如拱门、窗格、柱廊、望柱栏杆、素颜盝顶以及合角博古脊吻(即取其形态而未施加琉璃瓦装饰)等作为装饰元素。在实际建造过程中,看台高处的主席台及其两侧的柱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处理,且色彩调整为浅色,以使其更加彰显时代特色。同为重庆市设计院元老且具备造型艺术专业背景的白丁,设计和制作了体育场馆院内的人物群雕以及运动场门楼浮雕和看台边沿望柱栏杆的花饰和兽头,增强了艺术效果。
体育场效果图
体育场模型
体育场实景
体育馆可容纳约3000名观众,主要用作室内球类、摔跤、拳击等比赛,是一个中部带有弧形屋面的长方形块体。其立面处理主要是作竖向划分,虚实相间、比例匀称、尺度得宜,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檐口、雨篷、窗间墙处有琉璃饰件。正面两处入口,采用了中国传统拱形门洞,再套上三层高的冲天牌楼,在二楼处以雀替状的挑梁承托阳台,上置望柱柱杆。这种前所未有的组合,既有古风,又具新意,表现出一种大师风范。
体育馆
体委办公楼实景
体育场与体育馆在设计上相互呼应,功能上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满足了当时重庆人民对体育运动的多样化需求。
自1956年竣工以来,大田湾体育场历经六十余载,承载着重庆体育事业的辉煌记忆。从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重庆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会、中柬两国共观足球比赛,到前卫寰球足球队、重庆红岩队将其作为主场,再到中国“第一飞人”陈家全平男子100米世界纪录……这里见证了无数运动员的辉煌时刻,也承载了重庆人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大田湾体育场见证了重庆城市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大田湾体育场都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屹立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如今,大田湾体育场开启保护利用的城市更新之路,将以新的蝶变,点燃“城市体育之魂”,更好服务全民健身,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编辑:企业策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