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学科的勇者:
陈厚群院士与水利专业的不解之缘
水利工程,作为人类利用和控制水资源的重要手段,自古以来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防洪安全、还深刻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区域交通的便利以及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等等。然而意外随时有可能发生,万一地震来临,如何确保这些水利设施的安全?
这便与陈厚群院士的研究方向息息相关,作为我国水工抗震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陈院士不仅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研究能力,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几十年奔走在水电大坝建设一线,在刘家峡、小浪底、龙羊峡等一个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背后,都凝聚着陈厚群院士及其团队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不仅攻克了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抗震关键技术难题,还为我国水利工程筑牢了“安全线”,保卫了周围人民的生命安全。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陈厚群院士还担任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这两项举世瞩目工程的“质量守门人”。
由此可见,陈厚群院士不仅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杰出代表,更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然而身为水工结构专家的陈厚群院士一开始所学并非水利专业,而是土木专业,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使得陈院士转攻水利专业呢?
1952年,陈厚群院士收到了学校的通知,让他立刻准备参加留学苏联的考试。陈院士虽然觉得突然,但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激动,因为他深知这样的深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十分珍惜。同年10月,陈厚群院士便来到了莫斯科,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水电系就读。
自此,陈厚群院士毅然踏上了探索水力发电奥秘的科研征途。然而,这条留学之路布满了荆棘与挑战。陈厚群院士及其同窗在求学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科的转换,语言沟通的障碍等等,这一个个难题摆在陈厚群院士等人的面前。
而在陈厚群院士等人最需要帮助与支持的时候,同志们带来的温暖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穿透了阴霾,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鼓舞与力量,激励了陈厚群院士,使他更加坚定了要努力奋斗,科技报国的信念。
陈厚群院士:
危难之际显担当,心系工作不停歇
1958年2月份,学成归来的陈厚群院士被分配到了水电科学研究院,一腔热血的陈院士到研究院报到时,主动提出要去工地上工作。因为他深知实践经验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实践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科研实践的重视和执着追求,正是他能够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杰出代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后,陈厚群院士便来到了辽宁通化的恒仁水电站,以一名风钻工人的身份,亲自投身于最前线。之后因为要加强工地的爆破工作,陈厚群院士被调到了爆破工的岗位上,负责管理设在半山坡上的雷管和炸药仓库。
但为了保证开工后第一个月的工程进度,挖工区开展了“苦战十昼夜”的运动。陈厚群院士又增加了宣传的工作,连续五六日坚守在岗位上,无暇顾及个人休息。而就在陈厚群院士到山坡上进行最后一次炸药试验准备工作时,意外忽然降临——一辆满载着石头的重斗车从背后快速滑下坡来,陈院士躲闪不及,右腿被重车碾压过去。
但即便是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陈厚群院士首先想到的是对后续工作的妥善安排,他将装在口袋里写好的准备发往炸药厂的电报稿递给了匆匆赶来的党支部书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工作的连续性。这份对事业的执着与责任感,在危难时刻更显其光辉与伟大。
真正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成就的高低,更在于面对困境时那份不变的坚持与担当。陈厚群院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大先生”,他不仅是学术界的泰斗,更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四年磨一剑,开创大坝抗震先河
而到了1959年,广东新丰江水库蓄水之后,不幸遭遇了频繁的地震活动,这一突发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座高达105米的混凝土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乃至广州市的安危,因此任何潜在的风险都不容忽视。面对这一国内首次出现的水库地震难题,以及当时国际上相关参考资料的匮乏,专家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研究院的领导们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他们深刻认识到抗震研究对于确保大坝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于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应运而生——在所内成立专门的抗震研究组,以应对这一紧迫而复杂的难题。
刚来到结构材料研究院不久的陈厚群院士,便被赋予了筹建我国首个专注于水利工程抗震研究组的重要使命。面对这一全新的挑战,陈厚群院士没有丝毫犹豫和懈怠,本着“边干边学,在干中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种精神,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研究组的筹建与科研工作中。他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还千方百计的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汲取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陈厚群院士的带领下,研究组汇聚了全国各相关部门的精英力量,共同围绕水利工程抗震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他们对水库地震的成因、特点及其地震动特征,混凝土支墩坝的坝体地震响应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首次建立了库区水库地震台网和坝体强震观测台阵,为准确监测和评估大坝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此开创了我国大坝抗震安全系统研究的先河。
而在推进水利工程抗震研究的征途中,陈厚群院士深刻认识到实验装置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进行更为深入、精准的研究,他毅然决定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尽管这一过程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坝体抗震设计从传统拟静力法向动力法分析转型的关键时期,已有的小型电磁振动台在功能和规模上均难以满足新的研究需求。面对这一困境,陈厚群院士展现出了前瞻性的视野和果敢的决策力,他向研究院提出了引进三向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申请。
然而,筹建大型实验设备的道路并非坦途。在当时,国内外尚无大坝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成功先例,所以为了获取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陈厚群院士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各类技术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比较。
科研之路无坦途:
陈厚群院士团队的坚持与胜利
陈厚群院士深知,这些数据不仅关乎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到百万美元投资的有效利用,因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之中,不容有丝毫疏忽。但由于该项目涉及百万美元的外汇使用,申请时一度遭遇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建设委员会的严格审查。
面对这一挑战,陈厚群院士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论证和沟通工作,获得了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可是另一难题又接踵而至。
振动台的引进项目,要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各国厂家分别谈判,陈厚群院士参加了所有的谈判过程。但因为设备要求的技术高、难度大,可批准的外汇额度有限,他们不得不进行多轮艰苦的谈判和协商。
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最后确定了和德国的一家公司合作。虽然这个公司没有制造过大型振动台,但是液压技术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而为了确保与德方在振动台建置过程中的沟通顺畅,陈厚群院士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德语。
他深知,掌握一门外语是打开国际合作之门的钥匙,更是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因此,他通过自学德语和突击训练,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而振动台成功启用后,其重要性迅速凸显。它承担了众多像二滩、三峡、小浪底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震校核试验任务,为我国水利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除此之外,陈厚群院士组织开展了我国史无前例的300米级高拱坝抗震技术问题研究,为工程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时,陈院士还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高性能并行“云计算”大坝抗震分析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大坝抗震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并获得了国家超算天津中心颁发的“天河应用创新优秀奖”。
陈厚群院士在我国水利工程抗震技术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而深远的。他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更为国家的工程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应该向陈院士学习,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将在北京卫视于10月29日21:05分《大先生》第三季第十一期播出。该节目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执行,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承制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让我们跟随陈厚群院士的脚步,感受科技与自然力量相抗衡的壮丽篇章,领略中国水利工程师的智慧与勇气。
弘扬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