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为业界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动态情况和企业家、专家、学者人物宣传介绍、招聘、论坛等提供宣传平台,【水利天下】公众号开办【校企风云】专栏。专栏集业界有关企业动态情况和企业家人物、企业招聘宣传介绍等。本期为第28期,分享人为河海大学《水利经济》编辑部,与诸位分享、交流,欢迎各位文末留言。
(封面图片为广东增城增江画廊)
点击题目即可下载PDF
王晓璇,郑垂勇
周海炜,韩淼淼,王 腾
袁 培,邵梦婷,侯伟政
贺正齐,周 到,张振扬,费义涵
赖永剑,贺祥民
杨晨星,庞庆华
张丽娜,徐梦绮,吴凤平, 史 珍,石常峰
牛雪婷,张芳文,李克静
杨秋宇,关全力
魏有兴,邬明君
王 勇
辛方勇,刘林松,唐建涛,方睿骋
张闻笛,陈佳川,魏 杨
张 莉,陈静漪,崔海新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
王晓璇1,郑垂勇2
(1.河海大学团委;2.河海大学商学院)
◉ 摘要:水利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其内涵特征与发展重点以及它在水利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促进水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得出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发展路径,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六大特征和五大发展重点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揭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水利产业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通过前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等手段实现水资源管理的优化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生产力演进;高质量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利行业;科技创新
组织韧性视角下ESG责任履行对高水敏感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周海炜,韩淼淼,王 腾
(河海大学商学院)
◉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开展节水工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高水敏感性企业是我国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的主体,其节水转型成为我国节水工作推进的重点。以2009—2022年我国沪深A股高水敏感性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ESG责任履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ESG责任履行正向影响高水敏感性企业高质量发展,且通过增强组织韧性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在ESG责任履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环境规制强度和高社会信任地区中,ESG责任履行对高水敏感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
◉ 关键词:高水敏感性企业;ESG责任履行;高质量发展;组织韧性;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
基于内外部资源配置视角的横向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分析
袁 培1,2,邵梦婷2,侯伟政2
(1.新疆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2.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摘要:以2008—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横向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对受偿地区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从内、外部资源配置效应探讨政策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策对受偿地区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优化外部资源配置实现;经过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对政策响应能力更强,政策对绿色创新数量影响更为显著,同时,企业内部存在绿色创新挤出其他类创新的现象。
◉ 关键词:横向流域生态补偿;企业绿色创新;资源配置;多期双重差分
基于PSR与云模型的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
贺正齐1,2,周 到3,张振扬1,费义涵1
(1.河海大学商学院;2.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3.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摘要: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三大战略性基础资源在重要耕地后备资源区的复杂关联关系,开展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研究。以我国盐碱地这一重要耕地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PSR分析法建立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云模型、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构建典型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典型盐碱地区东营市。结果表明:东营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水平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及其在农业生产与能源开采中的合理配置是影响三者协同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区盐碱化改造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盐碱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协同安全;PSR模型;云模型
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对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的影响
赖永剑1,2,贺祥民1,2
(1.南昌工程学院水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2.南昌工程学院经贸学院)
◉ 摘要:以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模型考察了非正式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污水排放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污水排放量,而且削弱了企业污水排放强度;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政策通过提升公众环境关注度、政府环境治理水平等渠道促进了企业污水排放量的减少;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高耗水行业、国有企业的污水排放产生了明显的削减作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信贷在增强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的污水减排效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信贷顶层设计,并提出了从非正式环境规制角度促进企业减排降污的新思路。
◉ 关键词:第三方环境信息披露;工业企业;污水排放
基于STIRPAT模型的淮河生态经济带碳排放门槛效应研究
杨晨星1,庞庆华2
(1.河海大学商学院;2.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摘要:基于2010—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由显著的负向作用转为正向作用,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正相关影响,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具有负相关影响。为了有效降低碳排放总量,政府应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碳排放;STIRPA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淮河生态经济带
粮食安全视角下农业用水权政策文本分析
张丽娜1, 徐梦绮1, 吴凤平1, 史 珍2,石常峰2
(1.河海大学商学院;2.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用水权政策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效能,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已发布的农业用水权政策,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利用内容分析法对遴选出的85份相关政策文本予以编码,进行单维统计分析和多维交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用水权政策在当前粮食安全的大格局下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未来政策应适度调整社会主体参与比例,让更多的主体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扩大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以更好地服务于粮食安全战略;优化政策目标的体系结构,注重农业用水权政策目标的协同共进。
◉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用水权;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
国内外阶梯水价研究热点与趋势
牛雪婷1,张芳文2,李克静3
(1.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西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3.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为明晰当前阶梯水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551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407篇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讨了2004—2024年阶梯水价主题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分析了国内外阶梯水价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尚未形成比较密集和成熟的合作网络,阶梯水价主题的发文期刊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我国学者对阶梯水价的探讨集中在阶梯水价方案、阶梯水价对居民节水效果的政策建议等方面,侧重于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国外学者关注水价结构和水价管理策略,侧重于使用经济计量学方法模拟阶梯水价的实施效果。建议未来阶梯水价研究应持续关注能源使用效率,重点关注能源消耗的社会和行为因素,并分析气候变化和能源使用的双向动态作用。
◉ 关键词:阶梯水价;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CiteSpace
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
杨秋宇,关全力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摘要:为探讨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实现农业节水目标,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下,归纳了样本地区沙雅县和大河沿子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样本地区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归纳总结两地改革模式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的农业用水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态势,降水量、农业终端水价、是否执行奖补制度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正向作用,改革面积、灌溉定额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 关键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用水效率;超效率SBM模型;Tobit模型
我国河湖长制政策演进与多维耦合特征研究——基于2008年以来政策文本的计量分析
魏有兴1,2,邬明君1
(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基地)
◉ 摘要:河湖长制是由基层河湖治理探索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行为的制度创新,其政策演进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引导。构建了“政策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2008年以来中央、国家部委和省级河湖长制131份政策文本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河湖长制的政策阶段经历了区域实践、全面推广、完善深化3个阶段,政策目标由侧重河湖水域空间监管转变为生态优先下的河湖综合治理,政策工具由命令控制型逐渐向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参与型倾斜,但仍以命令控制型为主导。政府在未来应推动河湖长制朝着“有能有效”演进,要优化完善政策工具达到多方协同参与,政策目标要从“治河流”到“治流域”,加快推进“河湖长制”转变为“河湖长治”。
◉ 关键词:河湖长制;政策演进;耦合特征;文本计量分析
公众共用物视野下的河湖长制反思与完善
王 勇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 摘要:河湖资源属于公众共用物,河湖被污染、被侵占等问题实质上是公众共用物悲剧,包括质量下降和数量减少两类。以公众共用物理论为基础对河湖长制进行反思,从把握河湖资源的公众共用物属性和保障其公众共用物使用权入手,使其能够真正成为公民可主张、可实现、可保护的实然性权利,能够纠正、引导河湖治理公共行政供给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向。河湖长制实施过程中政府调控存在偏差,市场调节作用发挥不足,公众参与效果不佳。应强化河湖治理政府责任,合理设定河湖治理目标;促进水市场机制的完善,实现河湖资源效用最大化;以河湖共建共治共享为基础,推动河湖治理的公众参与范围和方式的拓展及实效的提升。
◉ 关键词:公众共用物;公众共用物使用权;公众共用物悲剧;河湖长制;合作共治
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辛方勇1,刘林松2,唐建涛1,方睿骋1
(1.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 摘要: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包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3项一级指标,工程安全、生态安全、旅游安全等16项二级指标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对二级指标赋值,结果表明,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等级均为优,其一级指标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分值逐层递减,表明其可达性的难度逐层加大,符合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可达性的一般规律,验证了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 关键词: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
新时代水利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路径研究
张闻笛1,陈佳川1,魏 杨2
(1.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2.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
◉ 摘要: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文创产业能够有效发挥“小文创传播大文化”的蝴蝶效应,对促进水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新时代水文化建设与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总结新形势下水利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提出推动水利文创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厚植于新时代水利工作、充分展示中国形象,具体路径应包括发掘水文化内涵、完善产业链、打造文创品牌等,并从把握“七个着力”、鼓励水利传统宣传出版单位开展文创业务、引入社会资本、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培养人才队伍、打造亮点案例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水利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水利文创产业;水文化;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江苏涉水高校水情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张 莉,陈静漪,崔海新
(河海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 摘要:水情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是实施水情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江苏涉水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江苏涉水高校在教育组织架构、教育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育评价与激励应用、育人成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实现了水情教育的体系化建设。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教育组织机制不完善、教育内容与方法适配度低、教育评价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实训、教育激励与学生需求不相容、学生水情素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江苏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出发,提出了涉水高校水情教育实践创新路径,包括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激励机制、利用数字化工具促进现代化教学等,以提升水情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具备全面水情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 关键词:水情教育;实践路径创新;协同机制;高质量发展;江苏涉水高校
新媒体编辑:河海大学期刊部媒介传播工作室
本期【校企风云】专栏系列就到这里了,感谢专家委专家们对水利天下工作的长期支持与帮助。大家有需要交流探讨的,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转发、分享,期待各位下期再见。
编辑:薛国强
审核:《水利经济》编辑部
来源:整理网络媒体、官网等
编辑: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说明来源
欢迎投稿、入群与商务合作
薛国强:【水利天下】公号创办人兼总编。200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12年工程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注册咨询工程师,水利水运双专业高级工程师,河湖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科普中国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水利文协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库成员、福建省土木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专家评委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部分推送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致谢忱!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仅标明(或未能标明)转载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您觉得好看,就请点赞、在看、留言、转发、分享一起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