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法治道路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蕴含着“人民至上”的法治理念。2021年6月3日,被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式开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新建展馆总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展厅、报告厅、观众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全新的基本陈列主题为《伟大的开端》,展陈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聚焦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革命实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毛泽东曾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之一就是陈望道所译的《共产党宣言》。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马克思注意早期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共一大会议及代表,乃至中共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建党前后的珍贵文献、照片、实物,难得一见的小众红色文物,都一一展示出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大型陶板装饰浮雕“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历史组画。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
百年来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书写了气壮山河的人类史诗
凝聚起亿万人民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兴业路上,与新建展馆隔街相望的中共一大会址庄严肃穆,展馆外的一大广场恢宏大气,新建展馆内的基本陈列展厚重丰富……中共一大纪念馆,既凝固历史,又穿越时空,让参观者清晰感知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奋斗历程,真切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时代意义。“基本陈列可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集结’,集中地向参观者呈现建党时期的珍贵文物。”中共一大纪念馆研究馆员介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建党前后的珍贵文献、照片、实物等在此悉数亮相。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为什么是上海?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具备了共产党诞生的多个有利条件:不断壮大的工人阶级、国内出版事业的主要中心、中外势力多头统治形成的政治缝隙、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系统等,再加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终于在这里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栋建于1920年典型的石库门式样建筑,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百年前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怀揣着救国理想的热血青年,与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征程。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当时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读物《共产党》月刊,把观众带回激情燃烧岁月的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藏有隐蔽战线故事的荣泰烟号店章,展现共产党人赤诚本色的李白修理电台用的工具,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印秘密文件的英文打字机……记录了为真理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守与赤诚。“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不得不转移到嘉兴南湖举行。那一天,在南湖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来,这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回首过往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早期深入工人中做秘密发动工作,还是私下翻译、印刷马克思主义著作,又或是秘密召开中共一大,一路走来,中共发展壮大的历史,正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斗争教科书。我们一行老友结伴数人,2025年1月14号至17号,跟随南京户外俱乐部两天,再加上我们自由行二天,上海的行程结束了,去了不少地方,领略了中国大都市的风采,品尝了美食,观看了美景,收获满满,上海行的游记近期逐步推送。这次上海行路书如下:金泽古镇,朱家角古镇,宋庆龄故居,四行仓库,外滩(白,夜),上海博物馆,武康路炸街,南京路及外白渡桥,陈毅广场及外滩博物馆,东方明珠,静安寺,党的一大会址,定山湖看日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今天,在上海新天地,中共一大纪念馆矗立在一片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开放式街区中,上海这座融入红色基因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坚定不移走创新突破之路。敬请点击欣赏下面更多的原创作品
![]()
李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