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江苏社区居家养老十年成就:从基础到智能化的飞跃

教育   2024-09-06 16:44   甘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成就尤为引人注目。从2014年到2024年,十年间,江苏各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深入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24年7到8月,兰州大学“苏区养老小侦探”暑期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江苏省深入调研,实地走访,不仅收获了一手调研资料,同时也学习总结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实践经验。

  实践团由12名兰州大学本科学生组成,成员涵盖口腔医学、大气科学、化学等多个专业,实践团指导老师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洪良讲师。在本次实践调研过程中,实践团以社区养老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为六个小组,分别赴苏州市、淮安市、南京市、扬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进行相应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总结了江苏省十年来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01

苏州市:虚拟养老院的创新模式



苏州市作为中国虚拟养老院模式的发源地,通过互联网信息科技手段,为居家高龄老人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姑苏区社区养老服务的转型,实现了服务的标准化、市场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模式。自2014年以来,姑苏区社区居家养老在创新服务模式方面,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了“虚拟养老院”模式,提供无围墙的居家养老服务;在服务标准化与认证方面,通过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提升了服务质量和行业标准化水平;在地方标准制定方面,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多项养老服务地方标准的编制与发布,为养老服务规范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在服务产品多元化方面,则不断推出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产品,从生活照料到专业医疗护理,打造了全面覆盖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的服务项目。




02

淮安市:智慧养老服务的先行者


淮安市淮阴区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依托,通过评估系统掌握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科学确定需求类型、护理照料等级,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政府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水平。




03

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南京市江宁区的社区养老服务在过去十年中,服务模式由政府主导逐渐过渡到市场驱动,实现了服务的标准化、市场化和智能化,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选择。




04

扬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全面升级



扬州市邗江区通过增加颐养社区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前期颐养社区建设阶段性成果,扩大养老服务品牌效应,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在服务模式方面,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多样,包括日常生活和家政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精神文化服务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社区养老服务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专业人才不足、服务项目不全、智能化基础有待提升、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信任度有待提升等。同时,调研中提出了加快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等建议,以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05

徐州市:智能养老化服务的普及


徐州市泉山区和平新村社区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如紧急救护热线、健康监测设备,提高了服务效率与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与利用,增强了老年人社会参与感与幸福感。




06

连云港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


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社区积极推动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开展“互助式居家养老”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健康为老服务,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老龄工作整体水平;积极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传统美德,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老年幸福社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老龄工作整体水平。




结 语

总体来看,江苏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与变革。从基础设施的改善到服务内容的丰富,从政策支持的加强到技术应用的创新,每一步都凝聚了政府、社会和每一位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未来,我们期待江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继续引领全国,为老年人的幸福安康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至精 至诚 至善 至美

来源 | 兰州大学“苏区养老小侦探”暑期实践团




兰大口腔团委
宣传兰大口腔团委的文化,兰大口腔学子动态、增进学术交流,传播口腔知识,帮助大家了解口腔疾病,加深公众在口腔保健方面的意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