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正气强弱,取决于气血精神盈虚消长,而精神气血的盛衰,于脾胃功能健旺与否密切相关。早在《内经》中,对于脾胃,已有极丰富的论述,如《素问· 经脉别论》云: “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如《灵枢
· 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谷、谷气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说明人体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均有赖于脾胃供给精微物质,即所谓“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 故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官 ” 又誉为“ 后天之本”。在水谷的受纳、腐熟、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以及糟粕排出的过程中,虽然脾胃之间互相配合、协同动作,但毕竟脾为脏、胃为腑,其特性、功能各有不同,即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因此,临证必须注意脾胃两者的关系,不可偏胜,否则就会发生病变。同时还应注意,脾胃之间互相影响,即胃病可以及脾,脾亦能涉胃。如胃病失于和降,不能纳谷,症见饥不欲食,则脾虽能运,但因缺乏水谷精微来源,无以上奉心肺、化气生血,脾亦从而病矣;又如脾病失升,不能运化,则胃虽能纳,但因无法独行其津液,必使水谷停滞于胃,胃亦从而病矣,或食后作胀,或神倦思睡,四肢无力,甚则水湿留潴,凝痰聚饮,变病多端。所以脾胃之间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平衡。
二、治疗脾胃病的几点体会
(一)受辨能食与否、以定病胃或脾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正常,则纳运健旺,因而食欲旺盛,气血充足,肌肉发达,精力充沛。症见饥不欲食,系邪气犯胃、致胃气失降,仓廪不纳使然,治则健胃为主,运脾为辅。因痰湿食滞者,可理气化痰、除湿导滞,方如香砂楂曲平胃散或保和丸;因胃阴不足者,宜甘寒生津,养阴和胃,如益胃汤之类。若见食而腹满,说明胃纳正常,脾运障碍,即所谓胃强脾弱,治当运脾为主,健胃为辅;因于脾气虚者,当补脾益气,方如四君子、香砂六君子等;因于脾阳虚者,当温中补虚,可用理中汤之类;若因湿困脾土者,当运脾除湿,升降中焦,方如一加减正气散。若不饥不食,则脾胃俱病,纳运失司,治须脾胃并调;因于气虚者,宜补中益气;因于阳虚者,当温中补虚;因脾胃气阴不足者,用甘淡实脾之法,可益气而不耗阴、扶阴而不损阳,方如参苓白术散或资生丸。
(二)重视舌苔厚薄、苔去病常可解
舌为心之窍,俱“脾足太阴之脉⋯ ⋯连舌本,散舌下” (《灵枢· 经脉篇》),故舌与脾也有关系。而附着于舌质上的苔垢,则系胃气化生, “舌之有苔,如地之长草”因此辨别“舌苔”是临床诊断脾胃疾病的重点。舌苔黄厚者,多系湿热蕴阻中焦,可致多种病症,如脘腹胀满、疼痛、头痛、眩晕、失眠等,治当清热化湿,方如半苓汤加楂曲或黄连温胆汤;舌苔白厚而腻者,多属阳气不足,湿邪易从寒化,当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或须温阳化湿,方如苓姜术桂汤,蜀椒救中汤,胃苓汤等,此外尚有舌苔白厚,因阴津不足所致者,其苔必厚而干燥,即叶天士所谓“胃燥气伤”,譬如釜中烧水,火炽水竭,锅垢厚积,欲去其垢,可于釜中添水,则积垢渐融,故治当用“滋润之品”以养阴润燥,以去其苔,方如沙参麦冬汤,甚或六味地黄汤。若舌上无苔,诚非佳兆,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舌质淡嫩者,系脾胃气虚,当用甘淡食脾之参苓白术散;舌质干红者,属胃阴枯涸,当用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或益气养阴,双管齐下,务求舌上渐生薄白润苔,待脾胃生气渐复,可望病愈有期,否则其病难治。
(三)气虚阳虚宜分、血虚阴虚勿混
对于脾胃疾病,不但须把气虚阳虚与血虚阴虚区别开,而且对于气虚与阳虚,血虚于阴虚,也不能混淆。若气阳不足,误用养血滋阴之法,势必更损气阳,助湿生痰而舌苔垢腻、纳呆、腹胀、甚而水肿;若阴血本亏,误用温补,则阴血更耗而病势日重。气虚补阳,可致
致亢阳食气、气更消耗;阳虚补气,可使气壅湿滞、阳虚难复;血虚阴虚,亦须明辨,若血虚补阴、或阴虚补血,则药证不宜而见效不佳,甚可滋生它病。脾胃气虚,可用甘温平淡之品,如参、术、芪、草、苡、扁豆、莲米等;阳虚者可加姜、桂、附等辛温燥烈之品;血虚者,多用味厚浓浊,腥粘滋腻之物,如龟胶、阿胶、生地、当归、海参、淡菜、鲍鱼、鳗鱼、团鱼、乌龟等;如属阴虚,多用气薄味淡、生津养阴之品,如人参,沙参,麦冬,百合,玉竹,黄精,白芍等。在辨证中,固宜把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区分开,同时也应注意其间的联系和影响,如气虚阳虚,气血血虚,血虚阴虚,阳虚阴虚等常可同时兼见,因而在治疗时,应全面考虑,突出重点,有步骤有计划逐一加以解决,疗效始佳。
(四)阴阳以平为期、刚柔务须相济
脾为阴脏,体阴而用阳;胃为阳腑,体阳而用阴。脾胃湿土,得阳始运而喜刚燥;胃为燥土,得阴自安而喜柔润。脾胃之间,燥湿相济,阴阳平衡,则升降正常,纳运健旺。因而在调治脾胃病时,须注意恢复燥湿相济,阴平阳秘的状态,用药须刚柔互济,不可偏盛。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有胃阴不足之征,单纯用酸甘濡润之品,如沙参、麦冬、乌梅、白芍、甘草等生津养胃,一般多可收效。若更有舌苔腻,面黄便溏者,属胃阴不足兼脾弱湿积,须配平胃、二陈、刚柔相济;或先健脾除湿,待湿去苔化,继以养阴治胃;或刚柔之剂,交替使用,以免滋腻碍脾,过燥伤阴,如此,方能使阴阳协和,渐得疗效。
(五)理脾重视升运,治胃注意通降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对湿滞气阻,食积内停等实证,固须化湿理气,消食导滞,以复升运、通降之性为要。即使对脾胃虚证,在补以甘药时,亦不可一味呆补,而碍脾之升,妨胃之降。故补脾胃之剂常于甘味之中配以理气助运之品,如陈皮、木香、枳壳;或是补脾、运脾、交相参用,总以补中而不用治,配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陈皮以理气助运;升阳益胃汤加羌、防以鼓动胃气,其深得脾胃用药之旨也。对气虚、阳虚如此,即使于胃阴虚用养阴药,也只宜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恢复胃气顺降之性,忌用滋腻壅滞之物,方能达到胃健纳旺的目的。
(六)久病寒热错杂、治须寒热并投
中医治病,贵在“审证求因”,因此临证之际,不可胶守常规,生搬硬套,特别对于某些病程较长,病情错杂者,犹须根据病情,灵活配伍方药。如临床上某些顽固的胃痛,呕吐,腹泻病例,缠绵难愈。自习揣摩病情,多属脾气虚寒、兼夹肝胃郁热之征,而见胃脘痞闷、痛涌酸水、噫气,心中烦热,饥不欲食,口渴不欲饮,四肢欠温,小便黄,大便或燥,舌质红苔薄白,脉虚细数,此时单用温中补虚则热势更炽,单用寒凉清热则脾阳更损,治疗颇难措手,唯有用补泻并进,寒热互投之法,方能获效。虚寒甚,郁热轻者,可用连理汤法;热象明显,虚寒不甚者,可用椒梅汤(《温病条辨》)法,仲景黄连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皆属此类,临床用之得当,奏效甚捷。
(七)病症顽固难愈、肝胆与肾当参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肝气郁滞,乘袭脾胃,脾胃不健,肝气乘虚侵犯。故对于脘腹疼痛,呕吐,泄泻,按一般调理大发,治之不应,脉象现弦者,当加入柴胡,白芍,防风,木瓜等抑肝之品;或以理脾疏肝之逍遥散、或用善解六郁的越鞠丸,与和中之剂交替使用,每可获得一定疗效。脾为后天,肾为先天,相互为用,转相滋养。脾虚化源衰少,则五脏精少而肾失所藏;肾虚阳气衰少,则中土失于温煦,脾胃升降失司,纳运不健。久泄不已,当虑肾中精气不足,难以温煦中土使然,当脾肾同治,但其中又有气虚阳虚之分,若偏气虚,妄投辛热燥烈,则气愈耗,易致气阴两伤;偏于阳虚,误用甘温壅滞之品,每致阴寒愈盛,湿邪滋生。久泄兼见肾精亏乏之象者,以脾肾气虚为主,治当补脾固肾,方如双补汤,俟脾肾气旺、腹泄可止;若更增黎明做泻、腹部畏寒、下肢觉冷、脉沉迟者,此系脾肾阳虚,治当补火生土,代表方如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
(八)注意生活调理、终以丸药善后
脾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不甚、情志刺激,密切相关。如某些胃痛,泄泻病员,于病情缓解或初愈之时,常因误食生冷不洁之品、或恼怒忧思,而致旧恙复萌,或病情加重。所以重视饮食调摄,养成良好进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食生冷腐败之物,同时注意调情志,和喜怒,避免过度情绪刺激,对于防治脾胃疾病,巩固疗效,都很必要。此外,对于某些易于复发的慢性脾胃疾患,于病初愈之时,及时应用调理脾胃的丸散药剂以善后,常可使疗效彻底巩固,可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反复。
方剂索引
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消食和胃。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半苓汤《温病条辨》卷二。半夏15克 茯苓块15克 川连3克 厚朴9克 通草24克
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燥湿利水。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
益胃汤《温病条辨》卷二。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成方便读》:“夫伤寒传入阳明,首虑亡津液,而况温病传入阳明,更加汗、下后者乎?故虽邪解,胃中之津液枯槁已盛,若不急复其阴,恐将来液亏燥起,干咳身热等证有自来矣。阳明主津液,胃者五脏六腑之海。凡人之常气,皆禀于胃,胃中津液一枯,则脏腑皆失其润泽。故以一派甘寒润泽之品,使之饮入胃中,以复其阴,自然输精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五经并行,津自生而形自复耳。”
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卷二。藿香根6克 厚朴6克 杏仁6克 茯苓皮6克 广陈皮3克 神曲5克 麦芽5克 绵茵陈6克 大腹皮3克。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腹胀满,大便溏垢不爽。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药。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为辅药。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达上焦以益肺气。此方对证而兼见肺气虚弱,久咳痰多者,亦颇为相宜,为培土生金之法。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
资生丸党参(炒)、茯苓、甘草(制)、山药、白术(炒)、白扁豆(炒)、芡实、莲子、山楂(炭)、六神曲、麦芽(焦)、薏苡仁、陈皮、黄连、泽泄、豆蔻、广藿香、桔梗;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卷上。清热燥湿 理气化痰 和胃利胆。川连:6g,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桔红:6g,甘草:3g,生姜:6g,茯苓:10g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蜀椒救中汤《温病条辨》卷二。蜀椒(炒出汗)9克 淡干姜12克 厚朴9克 槟榔6克 广皮6克。温中行气,化湿辟秽。发痧。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
胃苓汤苍术(泔浸)8钱,陈皮5钱,厚朴(姜制)5钱,甘草(蜜炙)3钱,泽泻2钱5分,猪苓1钱半,赤茯苓(去皮)1钱半,白术1钱半,肉桂1钱。安胃利水止泻。祛湿和胃。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卷一。沙参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叶4.5克 麦冬9克 生扁豆4.5克 花粉4.5克。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白芍药(9克) 羌活(9克) 橘皮(6克) 茯苓(5克) 柴胡(5克) 泽泻(5克) 白术(5克) 黄连(1.5克)
连理汤《证因脉治》理中汤加黄连。温中祛寒,兼清郁热。脾胃虚寒,腹痛泄泻,呕吐酸水,苔白舌边红者。
椒梅汤《温病条辨》卷三。黄连6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 乌梅(去核)9克 人参6克 枳实4.5克 半夏6克。驱蛔,祛暑。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双补汤《温病条辨》卷三,系由《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脾肾双补丸加减衍化而来。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苁蓉,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原著无用量)。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脾肾阳虚,久泻久痢,神疲倦怠,不思饮食,舌苔淡白,脉沉细弱。
四神丸《内科摘要》卷下方,五味子散加二神丸组成。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二神丸:破故纸、肉豆蔻。
本文来自:冉品珍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所涉及到任何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扫码打赏,随缘心意
原创文章延伸阅读:
六经六大病位---太阳经腑病位!(此篇悟通太阳经)--->点击进入阅读
六经六大病位-----阳明经腑病位!(治湿热至关重要)--->点击进入阅读
六经六大病位----少阳经腑病位!(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点击进入阅读
六经六大病位---三阴寒邪病位!(学懂伤寒最后一篇)--->点击进入阅读
真传一句话:中医治病就三点,气化,排异,清热--->点击进入阅读
真传一句话:辨证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什么??--->点击进入阅读
颈椎病全方位精解!(经方治法+秘法外治)--->点击进入阅读
两套中医课程(内治外治):
《至简经方网络班》一对一,从辨证到用经方倾囊传授!!!(点击进入)
《徒手中医》零基础也能徒手治病!!!(一对一传授)(点击进入)
四套中医导图:
《植入六经辨证----将六经辨证植入你的大脑》电子版思维导图 (点击进入)
圆运动辨证大全(全身上下,微观阴阳升降、脏腑定位)导图版(点击进入)
学习更多中医之术,扫描保存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