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检”行④ | 安徽黄山:汲取“智”与“力” ,守护“根”与“魂

政务   2024-12-12 18:00   安徽  

2024年12月11日《安徽法治报》3版


原标题


黄山检察

汲取“智”与“力” 守护“根”与“魂”


作者  吴阳  汪文华


▲黄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基富带队赴歙县深渡镇九砂村调研古建筑保护情况。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黄山市作为“徽”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和主要承载地,近年来,黄山市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相继开展守护“山水人文”服务保障“大黄山”建设检察专项监督活动、公益诉讼检察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监督活动等,在重点保护、路径探索、多元协作、创新发展等方面切实推进“徽”文化保护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在美丽的新安江畔书写检察公益诉讼的新篇章。


紧盯地方特色 做实两项重点保护


▲检察官前往祁门县箬坑乡走访徽州目连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叶正初。


徽州目连戏作为校本课程和延时服务教学内容进入中小学课堂,徽州目连戏传习基地在黄山学院挂牌设立,传承体验馆在祁门箬坑乡马山村建成……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州目连戏的保护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检察机关的大力推动。


“徽”文化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多学科,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黄山市检察机关在深入摸排了解徽文化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本地特色,精心选取非遗保护和徽派建筑保护两个重点领域,作为检察守护徽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开展精准监督。


在非遗保护领域,黄山市县(区)两级检察机关联动开展非遗保护检察专项监督活动,针对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立案73件,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73份,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非遗工作专班3个,助力13项非遗项目申报,推动政府投入140万元非遗项目资金。在徽派建筑保护领域立案51件,制发检察建议50件,推动落实专项保护资金2.58亿元。


巧用数字赋能 探索村落保护路径


黄山市拥有丰富的传统古村落资源,31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76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但由于黄山属丘陵地形,道路交通不便,大多数村落散落在偏远山区,保护难度大,对于保护落实情况的实地调查难度更大。


为此,歙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滩培村保护一案中,探索引入数字检察监督新模式,拟定运用卫星遥感技术保护传统徽州古村落的大数据模型构建思路,以不同年份的当地卫星图片数据包为样本,借助徽派建筑房顶颜色普遍为黑、灰的特性,构建数字算法,筛查出传统村落挂牌后新建、改建房屋及构筑物的情况。


经大数据模型排查,检察机关发现疑似线索900多条,结合实地走访46处传统村落的调查情况,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和线索报告,助力争取传统徽州村落保护专项资金1.45亿元,对120余栋传统村落古民居进行修缮和风貌整治。据统计,黄山市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办理相关案件30余件,一起案件入选最高检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和2023年度检察公益诉讼精品案例。


拓展“朋友圈” 构建多元联动机制


徽文化保护涉及面广,如何以更加多元且有效的协作模式助推徽文化保护,共建大保护“朋友圈”,这是黄山市检察机关一直在推进解决的问题。


2022年7月,依托府检联动机制,黄山市人民检察院与市文旅局签署《关于建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就建立线索双向移送、证据收集协作配合机制,相互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达成共识。自此,随着府检联动机制逐步深化落实,市县(区)两级检察机关与文旅、住建、消防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徽文化保护领域协作机制12项。


此外,借助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以及“检察+12345”、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等机制的建立、完善、运行,由检察机关联动构建的网格化、立体化、专业化、法治化多元协作的徽文化保护格局逐步形成并发生作用。


强化长效治理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徽文化保护的目标不仅在当下保护,更在长效治理和活化利用、创新发展上。


在长效治理方面,黄山市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将“徽”文化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写入地方性法规。在办理程大位珠算法公益诉讼案件时,黄山市检察机关专门向市人大常委会说明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加入非遗保护法律文件的重要性。2022年10月,黄山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黄山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明确规定了“市、县(区)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保存相关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在办理黄山市传统古村落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机关主动延伸办案触角,将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制定〈黄山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条例〉的立法建议》,致力推动古村落保护地方立法。


在活化利用、创新发展上,歙县人民检察院在助推歙砚制作技艺、汪满田鱼灯等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时,主动总结梳理非遗保护共性问题,向党委、政府部门就打造文化旅游经济新业态建言献策,推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真正让非遗文化从“保”下来、“活”下来到“火”起来。


“徽文化保护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立足检察履职,以事不避难的主动和自觉,尽全力保护传承好黄山人民的徽州记忆,让徽韵热曲成为黄山地方发展的协奏曲,黄山百姓念念不忘的心头歌。” 黄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基富说。


 往期回顾 

学习“检”行① | 安徽池州:守护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学习“检”行② | 安徽淮南:让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时代光彩

学习“检”行③ | 黄山徽州:“益路生徽”守护文化根脉


第7973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丨任小玲
来源丨安徽法治报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安徽检察
宣传检察职能、播报大要案信息、发布工作动态、展示检察风采、接受群众监督、提供法律服务、推动检务公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