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丨举国关注之下,保险业能答对养老这道题吗?

创业   2024-11-13 19:16   北京  


保契锐评

有人说,历史是最公正的,但历史通常是不公正的。毕竟不身处其中,没有人可以真正地点评。


今天,人口大国的老龄化真的来了。


《中国统计年鉴2024》近日发布,截至2023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正式超过20%达到21.1%。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仅仅40余年,便从“生育恐慌”的一端来到了“生育恐慌”的另一端。


入园难、入学难的声音言犹在耳,但已出现私立幼儿园甚至普惠幼儿园批量关停的消息;与此同时,言必称老龄化似乎已成为核心中的核心。


日前,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加大和优化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养老服务消费需求,进而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亦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同期,国常会亦研究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明确要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更多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渠道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释放养老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


在举国关注之下,老龄化无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如何精准洞悉并满足无数已经正在老去和即将老去的民众养老需求;另一面则是没有上限的养老服务供给大市场。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当下,如可快速推动养老市场的发展,无疑将成为穿越周期的一大利器。


但从过往经验看,任何新兴市场的发展,政策扶持的力度都是有限的,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发展,内生动力,也就是可精准触碰并激发潜在消费者需求的市场供给才是关键。


对于老龄化,对于养老,21世纪以来各行各业多多少少都已在探索,仅就保险业而言,养老社区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承载保险长期资本并借此赋能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保险业的养老社区已呈遍地开花之势,高端的软硬件配置,或环境优渥或区位核心的选择,使得其在高端医养领域独树一帜。


从与我国传统孝老文化颇为相似的日本看,9073则是截至目前仍有效的经验数据,真正入住养老机构尤其是高端养老机构的老人几乎都是高净值家庭成员。


换言之,越是高端的养老机构,其对老龄化社会的助力愈小,更大众的选择仍以居家养老为主。也正是基于此,近两年来部分险企尝试介入居家养老领域,但从日本经验看,居家养老发展到后期绝非是非专业机构所能坚持的。


当然,从“高绩优-高净值-高端养老机构”这一当下险企较为普遍的经营路径看,高端养老社区有其现实意义,但后续发展仍存疑。


当我们观察老年人到底想如何养老时,就会发现,再高档的养老机构,本质上都与“监狱”无实质差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再高档的社区,想进去都很容易,只要家属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即可,但出来的时候却基本只能是尸体。


也正基于此,近年来日本国内掀起了独自居家临终的热潮,其背景有两点:一是养老市场愈发完善,上门照护、送终服务等养老各细分领域基本都形成了丰富的供给体系;二是随着老一代老人逐渐离世,新老一族的社会福利(类似中国的养老金)、长期照护保险的普及,以及足够的个人积蓄等等,足以支撑老人享受政府提供的以及市场化的养老服务。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即老人更倾向于有尊严且自由地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这其中,唯一的例外或许在于认知障碍患者。但从日本实践看,即便对于此类患者,其在家养老的精神状态也远好于养老机构。


而日本初入老龄化社会时,之所以养老社区入住率高,主要在于父母的奉献精神,即老人考虑到子女的实际需求而“被迫”同意入住养老机构。当然,时至今日入住率亦未有大幅度下降,只是趋势已发生转变。


当然,这些都是日本老龄化社会后期出现的情形。与之不同的是,当下我国城市中产及以上人群在有足够经济自主权的背景下,如果养老服务供给可以快速跟上,其是否还会考虑优先入住养老机构?


对于保险业而言,积极参与或经办长期护理保险,并围绕养老市场潜在供给服务,提供相关保险产品,或许才是布局未来的关键。



< END >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

不是星标的订阅号

大概率就不会收到推送

为了大家能第一时间收到保契的消息

请大家给公众号设一个星标

设置星标的操作只要下面的两步就能设置好了!

保契
专业、价值、有效的传播矩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