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指数首次跌破924以来万亿成交量。成交量不够,盘面多次呈现拉不上去也跌不下去的窄幅震荡。上涨重情绪,下跌重质地,这段时间带硬逻辑的都普遍抗打。
AI前面讲得也挺多,没新的更新,上午有一个910c供货的段子。盘后美方的AI芯片管制新规,控制出售算力上限,尾盘国产线也有抢筹。
今晚看了一篇特斯拉专家的纪要,分享一下核心观点,讲的主要还是偏预期差的潜力方向。
Optimus今年推动量产,北美工厂生产线应用场景导入,目前今年计划1万台,年内分批实施,首批2-3千台量产,首批量产评估后根据大模型效果考虑未来对供应链做优化。
目前海外供应商目前价值量太高,替代是计划很重要一部分。26年初步启动C端销售和小批次交付,B端优先突破租赁和大客户场景。26年目标优先扩建产线,研发人员翻倍式增长。
27年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张产能,寻求多工厂联动,已经启动了多地的考察,东南亚在泰国,北美墨西哥,奥斯汀和弗里蒙特,考察多地产能首先要达成50万台量产扩张,再进一步根据量产情况扩大产能。
几个方案在建立台架。第三代甚至四代,从B端转向C端,C端面对社会生活场景,需要更高自由度,关节自由度和灵敏会有很大提升。
年底demo高速移动抓网球是一个示范,后面会有更高自由度灵巧手展现。B端放在高重复高效率场景,产线装备等凸显灵巧手的意义,总装车间进一步寻找可替换场景。
整体减重仍然是计划的很重要部分,在C端,目标是一次充电使用几天。
Optimus BOM的成本组成和价值量占比情况:3.5-4万美金成本,传动系统大关节、灵巧手占50-60%,内骨骼占10%,大脑板路占15-18%,其他还有些散热连接件等。
灵巧手最早是用蜗轮蜗杆没用腱绳,后面到了22自由度方案是腱绳驱动,高分子量聚乙烯腱绳腱绳数量和灵巧手自由度正相关,单条腱绳180多人民币,单手4000元左右,双手8000元。钢质腱绳价格会稍微低一点,但是重量会增加比较多,10月10日舞台展示的灵巧手用的是高分子量聚乙烯腱绳。
键绳兼具效率和经济性,腱绳、微型丝杠、微型谐波减速器里谐波减速器最贵。未来多版本研发测试上,大关节和其他环节也会考虑腱绳方案,但是目前阶段腱绳我们主要放在灵巧手。大关节要等同行用全腱绳方案也能取得较大价值才会在适应工况场景来铺开。全身钢腱绳重量会很重,高分子在重量上有优势。金属和高分子聚乙烯腱绳都有测试,选择还是看使用场景。灵巧手保密性比较高,技术要求比较大,有弹性模量,需要算法配合,今年Q3会最后定型,为明年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之前方案的环氧树脂高温有变形被淘汰,目前PEEK材料已经应用了一部分,价格比较高,没有覆盖到骨骼,用在了轴承支架和一些轴承内外圈,一些零部件用到了PEEK材料,加上这些零部件和轻量化微型齿轮用了200-300g。远期大规模使用对于机器人减重会有很大帮助。
轻量化材料集中铝合金用了很多,铝合金材料塑性变量太大,更进一步没法协同,正在开发镁合金,硬度更高,能够降低电耗减重,未来的目标是整体减重6-8kg,上一轮减重目标6-8kg实际减重5kg没有完成目标。主要是电机外壳目前还比较重,希望镁合金能达到要求。新的金属材料,锌合金还在验证。
ps:节选了部分,把涉及上市公司的删了,T链公司很多都明牌,所以多看看有预期差的。另外,我没有找到纪要授权方,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