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刘新社,等: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高含硫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文摘   2024-12-06 09:30   四川  

本文版权归天然气工业杂志社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引用著录格式:

刘新社, 杨智, 魏柳斌, 等.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高含硫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J]. 天然气工业, 2024, 44(11): 50-59.

LIU Xinshe, YANG Zhi, WEI Liubin, et al.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high-sulfur gas in the Ma 4 Member of Ordovician subsalt, Ordos Bas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24, 44(11): 50-59.


作者简介刘新社,1971 年生,正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研究及油气勘探管理工作。地址:(710018)陕西省西安市未央路151 号。ORCID: 0000-0002-5291-2058。

E-mail: lxs_cq@petrochina.com.cn

通信作者:魏柳斌,1987 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工作。地址:(710018)陕西省西安市未央路151 号。ORCID: 0000-0003-1981-2490。

E-mail: weilb_cq@petrochina.com.cn

刘新社1 杨   智1 魏柳斌2,3 张才利2,3

师平平2,3 王前平2,3 武春英2,3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是马家沟组沉积持续时间最长海侵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层,为一套陆表海台地沉积背景下的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也是多年来高含硫天然气勘探关注的重点层系。为了进一步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四段高含硫天然气成藏特征和勘探潜力,基于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重新厘定了古构造格局,系统研究了生储盖组合及匹配关系,深化了对马四段高含硫天然气成藏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四段地层沉积时期具有东高西低的古构造格局,为典型的大型陆表海碳酸盐岩缓坡沉积背景;②首次在马四段发现以微生物碳酸盐岩为主的烃源岩层,有机碳含量平均可达1%,厚度为2 ~ 6 m ;③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受高频层序旋回控制,纵向上发育多套薄储层,储层平面上连片分布;④马四段发育准连续型致密碳酸盐岩气藏,具有低丰度海相烃源岩供烃,层控性白云岩储集体成储,连续分布的厚层膏盐岩封盖,垂向运移为主、近源聚集成藏,构造高部位、断裂带富集的特征,初步落实有利含气面积1.8×104 km2。结论认为:①提出了马四段发育海相烃源岩及供烃的新观点,证实了低丰度海相烃源岩也能形成规模油气聚集;②马四段高含硫气藏有望成为盆地海相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接替新领域,并明确了盆地马家沟组致密碳酸盐岩气藏勘探方向。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家沟组;高含硫天然气;异常高压;成藏特征;勘探潜力

0  引言

鄂尔多斯盆地是发育在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的一个多旋回叠合克拉通盆地,油气资源极其丰富。2023 年鄂尔多斯盆地生产原油3 775.6×104 t、天然气742.4×108 m3,油气当量 9 837.7×104 t,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致密砂岩油气(以下简称致密油气) 生产基地[1]。中生界三叠系主要以生产致密油、页岩油等为主,上古生界的二叠系、石炭系以生产致密气、煤层气等为主[2-6]。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碳酸盐岩、膏岩、盐岩共生沉积体系,目前发现的气藏主要集中在马家沟组顶部风化壳,具有上生下储的源储匹配关系,上覆二叠系—石炭系海陆过渡相的煤系是其主力烃源岩[7-9]。而远离奥陶系风化壳的盐下整体勘探程度低,前期针对奥陶系盐下烃源岩评价研究发现,有机碳含量平均不足0.3%,按照传统的烃源岩评价标准为差等级烃源岩或无效烃源岩。因此,奥陶系盐下能否形成规模油气聚集受到普遍质疑[10-14]

近年来,在全球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的背景下[15],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也不断向深层挺进。通过持续深化地质研究和勘探实践,重新认识奥陶系盐下成盆、成源、成储、成盖、成藏地质条件,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的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天然气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16-18]。在盆地中东部马四段古构造格局、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基本成藏条件认识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马四段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综合研究认为,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的马四段为一套发育在低丰度海相烃源岩背景下的准连续型致密碳酸盐岩气藏,该类气藏有望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除了中生界致密油、上古生界致密气之外的第三套致密气含油气系统,值得业界重视。

1  区域地质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面积约25×104 km2,盆地的现今构造面貌在晚白垩世末期基本定型,盆地现今划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西缘冲断带、伊陕斜坡和天环坳陷6 个构造单元,其中伊陕斜坡是油气聚集的主要构造单元(图1-a)。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属于华北克拉通的西南一隅,但是其沉积特征与整个华北克拉通已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如奥陶纪马家沟组沉积时期华北克拉通西南地区发育了大规模膏岩、盐岩,形成了一套碳酸盐岩—膏岩、盐岩交替发育的沉积层,厚度为400 ~ 900 m[19]。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按照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了马家沟组一段、马家沟组二段、马家沟组三段、马家沟组四段、马家沟组五段、马家沟组六段(以下分别简称马一段、马二段、马三段、马四段、马五段、马六段)(图1-b)。马一段、马三段、马五段为海退蒸发岩层,岩性以硬石膏岩、盐岩沉积为主,间夹碳酸盐岩;马二段、马四段、马六段为海侵碳酸盐岩层,岩性以石灰岩、白云岩沉积为主[20-21]。其中,马四段是马家沟组沉积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海侵形成的碳酸盐岩层,其为一套陆表海台地沉积背景下的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普遍受生物扰动作用影响,具有豹斑状结构,岩性以豹皮石灰岩、豹斑状云质石灰岩、灰质白云岩为主, 间夹薄层白云岩[22]

图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简图及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综合柱状图

2  高含硫气藏基本特征

2.1  天然气组分

根据天然气样品分析资料,马四段天然气组分构成中甲烷占绝对优势,其甲烷含量(甲烷占烃类组分的比例)多在94% 以上,平均98.00%,以干气为主;一般乙烷含量为0.01% ~ 3.46%,平均含量1.08% ;丙烷、丁烷等含量则不足1%,戊烷、己烷等较高分子量的烃类含量在0.01% 以内。天然气普遍具有高含硫化氢气体的特征,天然气样品检测硫化氢含量为38.5 ~ 261.8 g/m3。天然气中硫化氢的硫同位素值为-20.05‰~-24.56‰,平均值-22.66‰, 硬石膏岩的硫同位素值为-21.78‰~-27.09‰,平均值-23.90‰,天然气中硫化氢的硫同位素与硬石膏岩的硫同位素值接近,证实天然气藏中的硫化氢气体主要与TSR 反应有关[23]

2.2  天然气同位素

天然气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马四段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为-44.80‰~-36.40‰,平均值-40.30‰;乙烷碳同位素组成为-27.70‰~ -19.10‰,平均值-24.30‰ ;丙烷碳同位素组成为-25.10‰~-15.00‰,平均值-21.50‰。马四段天然气中甲烷氢同位素组成为-172.00‰~-140.00‰, 平均值为- 162.00 ‰ ;乙烷氢同位素组成为-140.00‰~-112.00‰,平均值为-119.00‰;丙烷氢同位素组成为-111.00‰~-102.00‰,平均值为-108.00‰。研究发现,马四段甲烷碳同位素较上古生界煤成气偏轻,甲烷氢同位素较上古生界煤成气偏重,指示油型气特征。乙烷等重烃碳、氢同位素与上古生界煤成气相当,这主要与热硫酸盐还原反应消耗烃类气体有关,导致重烃组成含量快速减少, 促使天然气干燥系数变大,从而导致重烃同位素变重[24]

2.3  气藏温度、压力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气藏现今构造具有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气层现今埋深 2 500 ~ 4 000 m,温度为80 ~ 100℃。气藏的压力系统较为复杂,根据多口井实测压力结果表明,马四段压力系统完全不同于上古生界致密气。上古生界致密气气藏以负压为主,常压为辅,而奥陶系盐下马四段以高压为主,常压为辅,压力系数为0.92 ~ 1.80。压力系数与气层现今埋深深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特别是神木—米脂地区浅层气藏压力系数反而较高, 该现象可能主要与燕山期盆地东部抬升,构造挤压变形,地层压缩,气藏压力升高等作用密切相关。

3  高含硫气藏成藏要素

3.1  大型陆表海缓坡背景

传统的观点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具有“三隆两坳一古陆”的古构造格局,但通过细分小层构造—沉积分异研究发现,马家沟组各层段的古构造格局存在显著差异,依据马四段厚度重新厘定了其古构造格局。钻井揭示,盆地中东部马四段岩性组合特征相似,均以豹斑状云质石灰岩、灰质白云岩为主、间夹豹斑白云岩,由此判断其沉积速率大致相当,地层厚度可以间接反映其沉积期的古构造格局(图2)。盆地中东部马四段厚度具有东薄西厚特征,中部地区鄂托克前旗、乌审旗一带地层厚度大,为200 ~ 240 m,岩性主体以豹皮石灰岩为主,向东至榆林—神木—大宁一带厚度逐渐减薄至100 ~ 140 m,岩性以豹斑状含云、云质石灰岩为主, 顶部普遍发育多套硬石膏层。向南至富县、宜川地区地层逐渐减薄至60 ~ 80 m,由于该区临近庆阳古隆起马四段普遍发生了白云岩化作用。综合分析认为, 盆地中东部马四段具有东高西低的沉积古构造格局, 整个古构造格局主要受北部伊盟古陆、南部庆阳古隆起制约,形成一个向西呈喇叭状开口、向东逐渐收缩缓慢翘升的簸箕状陆表海碳酸盐岩缓坡[25]

2 马四段厚度分布图

3.2  低丰度海相烃源岩供烃

依据取心地化资料分析,奥陶系盐下烃源岩丰度整体偏低,以马一段、马三段为代表的海退蒸发岩层段烃源岩类型以泥质白云岩、云质泥岩、含膏泥岩等为主,并与硬石膏岩、盐岩、泥晶白云岩互层, 其形成于局限海台地环境,单层厚度约数十厘米到几米不等,累计厚度可达30 ~ 60 m,平均有机碳含量约0.3%[26-28]。近期研究发现,除了马一段、马三段发育泥质碳酸盐岩烃源岩之外,首次在马四段碳酸盐岩层发现了较好烃源岩,马四段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靖边、乌审旗以东、神木、佳县以西的地区,该套烃源岩单层厚度为0.2 ~ 1 m,累计厚度2 ~ 6 m(图3)。岩性以藻纹层石灰岩、白云岩为主,岩心及显微薄片可见明、暗相间的纹层,亮层以碳酸盐岩为主,暗层富含有机质。有机碳含量为0.5 ~ 2.9%, 平均有机碳含量可达1%(图4-a ~ c)。该套烃源岩与砂屑滩共生发育,由于砂屑滩的障壁作用,导致滩后(间)潟湖形成相对局限的沉积环境,从而抑制了狭盐性后生生物的发育,导致生物扰动作用较弱。因此,滩后(间)潟湖有利于广盐性蓝细菌等微生物的发育和保存,为微生物碳酸盐岩型烃源岩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9-30]。空间上该套烃源岩与滩相白云岩储层共生,古地貌高部位利于砂屑滩发育,滩间潟湖则以形成藻纹层石灰岩为主,形成了源储共生的有利成藏地质条件。

图3  马四段烃源岩厚度分布图

图4  马四段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图

3.3  发育层控性白云岩储集体

盆地中东部马四段主要发育3 类白云岩储集体[31-32]。Ⅰ类白云岩储集体主要发育在马四段底部,储层岩石类型为豹斑白云岩,以海生迹为主的生物扰动构造[33-34], 其白云岩储层成因主要与生物扰动作用的差异白云岩化以及后期准同生溶蚀作用有关[35-36],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为主,粗粉晶结构,孔隙度为2% ~ 8%, 其中马四段底部储层平均孔隙度可达6% ;马四段上部相对较致密,平均孔隙度不足2%( 图4-d ~ g)。Ⅱ类白云岩储集体主要发育在马四段中部,岩性以砂屑白云岩、层纹石白云岩为主,属台内滩相沉积, 也以粗粉晶白云岩为主,孔隙度为2% ~ 10%,平均孔隙度可达5.4%(图4-e ~ h)。Ⅲ类白云岩储集体主要发育在马四段顶部,其主要与蒸发岩层共生发育,岩性为细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 孔隙度最高可达13%,这主要得益于其临近蒸发岩层, 受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影响,结晶速率快,晶粒较小, 导致孔隙喉道半径小,在中—晚成岩阶段充填程度低, 利于原始孔隙的保存(图4-f ~ i)。上述3 类白云岩储集体的渗透率整体较低,为0.01 ~ 0.1 mD,属于典型的致密碳酸盐岩储层。

盆地中东部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在靖边以东的地区大面积分布,白云岩储层夹于大套致密石灰岩中(图5)。进一步的沉积序列分析表明,马四段由多个向上变浅的旋回组成,白云岩储层发育在向上变浅的旋回顶部,纵向上发育多套薄层白云岩,单层白云岩储层厚度为2 ~ 8 m,累计厚度可达15 ~ 20 m。该套白云岩储层具有明显的层控性特征,单层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类型特征相似,横向上均可追踪对比,大面积连片分布(图6)。

图5  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展布模式图
(井位位置见图2)

图6  马四段薄夹层白云岩储层厚度分布图

3.4  连续分布厚层膏岩、盐岩封盖

马四段之上的马五段为海退蒸发岩旋回,发育多套膏盐岩沉积层,其中马五6 亚段厚30 ~ 150 m, 分布面积约6.5×104 km2。盆地东部米脂—神木地区马五6 亚段以盐岩沉积为主,间夹硬石膏岩;靖边以西地区马五6 亚段以硬石膏岩沉积为主,夹间白云岩; 马五6 亚段的硬石膏岩、盐岩是盐下马四段天然气成藏的区域封盖层。对盆地东部马五6 亚段硬石膏岩样品的分析测试表明,其比表面积为 0.65 m2/g、孔隙流体能仅为0.04 J/g、突破压力达 20.78 MPa、封闭气柱高2078.40 m,反映这套硬石膏岩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除此之外,马五8 亚段、马五10 亚段以及马四段上部也发育膏盐岩沉积,马五8 亚段膏盐岩厚度为5 ~ 20 m,马五10 亚段膏盐岩厚度为5 ~ 25 m,马四段上部发育5 ~ 15 m 硬石膏岩层,该硬石膏岩层是下伏马四段气藏的直接封盖层,马四段气藏受多套膏盐岩的封盖作用,封闭性好,从而为高压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图7)。

图7  马四段致密气成藏模式图

3.5  大面积准连续聚集成藏

3.5.1  垂向运移为主,近源聚集成藏

通过马四段天然气甲烷同位素和盐下海相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比分析表明,马四段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与盐下海相烃源岩热成熟度具有正相关性。自靖边向神木地区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逐渐降低, 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逐渐变轻,靖边地区马四段甲烷碳同位素在-36‰左右,至神木地区偏负至-45‰ 左右。其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与上古生界致密气类似,均与烃源岩热成熟度正相关,表明马四段气藏具有与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类似的成藏特征,以近源聚集成藏为主(图7)。由此可见,尽管盆地现今构造具有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但并未导致天然气发生长距离的侧向运移,而是通过断层或者裂缝的疏导作用,以垂向运移为主,近源聚集成藏, 从而导致天然气中甲烷同位素发生明显的平面分异现象。

3.5.2  构造、断裂控制高产富集

依据地震等资料解剖表明,构造、断裂对天然气富集高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7)。①构造高部位是油气成藏的优势区带,利于天然气富集,尽管马四段气藏主体以岩性气藏为主,岩性气藏气层厚度一般为2.0 ~ 8.0 m,但是构造高部位气藏气层厚度较大,以MT1 井为例,测井解释气层厚度达44.3 m。②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前文已述,奥陶系盐下烃源岩单层厚度薄,呈分散状分布在硬石膏岩、盐岩—碳酸盐岩体系中,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疏导体系,可大幅提升奥陶系盐下分散型烃源岩生成天然气的聚集效率;③马四段白云岩储集层渗透率低, 普遍小于0.1 mD,断裂、裂缝可改善致密白云岩储层的渗流能力,提升天然气的单井产能[37-38]

3.5.3  大面积含气,气藏群式分布

已有钻探成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乌审旗—靖边—榆林—神木一带,具有大面积含气的特征,面积约1.8×104 km2, 该区域钻井均见到含气显示,气层主要分布在马四段的中下部,且没有明确的气藏边界。含气区基本与烃源岩灶分布范围一致,位于乌审旗—靖边—榆林— 神木一带,含气区分布具有上古生界致密气类似的分布特征。即在大面积含气的背景下,由富集区众多小型的气藏群组成,气藏分布不连续,单个气藏面积可能达几百至上千平方千米[39-41]。由于目前勘探程度较低,难以准确预测气藏群的实际大小及分布规律,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储层改造工艺技术的提升,解放低品位资源,有望实现气田整体效益开发[42]

4  勘探潜力

依据马四段成藏要素及地质特征的剖析,提出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气藏具有典型准连续型致密碳酸盐岩气特征。马四段气藏烃源来自下伏低丰度海相烃源岩层,初步评价生烃强度约4×108 ~ 8×108 m3/km2,生烃中心位于乌审旗—榆林—神木一带。尽管奥陶系盐下低丰度海相烃源岩生烃潜力远远逊于上古生界的煤系烃源岩,但是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具有得天独厚的成藏条件:①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马五段发育多套厚层硬石膏岩、盐岩封盖层, 保存条件极佳;②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断裂以三级、四级的低级断裂为主,多数断裂在马五6 亚段厚层膏盐层终止,构成了油气运移的重要疏导体系。

综合分析认为,盆地中部奥陶系盐下马四段天然气具有常规—非常规有序聚集的特征。天然气主要围绕乌审旗—靖边—榆林—神木一带大面积准连续分布。该区正位于奥陶系盐下海相烃源岩的生烃中心,马四段碳酸盐岩中上缓坡带是白云岩储层发育区,上覆硬石膏岩、盐岩封盖性能好,构造高部位和断裂带附近富集天然气,构造高部位是油气运移的优势部位,断裂可提升天然气的聚集效率,局部鼻隆构造带气层厚度大(20 ~ 40 m), 含气饱和度高; 而整体以大面积分布的致密碳酸盐岩气为主,气层厚度小(2 ~ 4 m),含气饱和度较低,多以气水同层为主。根据生储盖组合及含气显示情况确定有利含气面积约1.8×104 km2,有利区主要分布在靖边—榆林—神木一带,预计资源潜力可达5 ×1011 m3,资源潜力大,有望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除了中生界致密油、古生界致密气之外的第三套致密气勘探新领域。

5  结论

1)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马四段发育高含硫气藏,硫化氢含量为38.5 ~ 261.8 g/cm3,主要与热硫酸盐还原反应有关;气藏温度为80 ~ 100℃ ;压力系数为0.92 ~ 1.80 ;天然气以干气为主,具有油型气特征。

2)马四段气藏形成于大型陆表海碳酸盐岩缓坡背景,低丰度海相烃源岩供烃,层控性白云岩成储, 厚层膏岩、盐岩封盖,形成大面积准连续聚集的致密碳酸盐岩气藏,在构造高部位和断裂带附近富集高产。

3)马四段是除了中生界致密油、上古生界致密气之外的第三套致密气含油气层系,初步圈定有利含气面积约1.8×104 km2,主要分布在靖边—榆林— 神木一带,值得业内重视。


 参考文献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编 辑 韩 建

论文原载于《天然气工业》2024年第11期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 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规模增储上产与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编号:2023ZZ16YJ0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鄂尔多斯盆地中元古界—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成源机制与勘探新领域研究”(编号:2021DZZ01)、“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海相低丰度烃源岩生烃机理研究及潜力评价”(编号:2024D1JC02)。



【2024年专辑,点击图片阅读

 往期回顾   


专辑
天然气与新能源领域新类型、新技术、新进展专辑(2023.11)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2023.4)
中国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专辑(2023.1)

●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回顾与深层页岩气展望专辑(2022.8)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专辑(2022.6)
●新能源:中国氢能、地热专辑(2022.4)
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开发专辑(2022.2)
●中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一体化专辑(2022.1)
●中国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专辑(2021.1)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钻井专辑(2020.8)
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钻完井专辑(2020.2)


   往期回顾 


专题

氢能研究与技术新进展
专题
(2
0
24.5)
PDC钻头研究专题
(20
24.5)
超深层天然气开发专题
(2024.5)
页岩气勘探新进展专题
(2024.5)
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新进展专题(
2023.10)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新进展专题(2023.10)
●大数据赋能天然气钻井专题(2023.9)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专题(2023.9)
●高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新进展专题(2023.9)
钻井提速提效新进展专题(2023.8)
非常规油气开发专题(2023.8)
重点盆地天然气研究新进展专题(2023.8)
钻井新工作液专题(2023.7)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专题(2023.7)
钻井液防漏堵漏新技术专题(2023.6)
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专题(2023.6)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专题(2023.6)
天然气管网安全高效运行新方法专题(2023.5)
复杂工况条件下固井新技术专题(2023.5)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专题(2023.3)
页岩气开发专题(2022.11)
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专题(2022.10)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专题(2022.5)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天然气勘探突破专题(2021.12)
中国海域天然气勘探专题(2021.11)
页岩气勘探专题(2021.9)
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防治专题(2021.5)
深水油气钻完井专题(2021.4)
氢能研究专题(2021.4)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控储控藏研究专题(2021.3)
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专题(2021.2)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重大进展专题(2020.7)
中国天然气发电专题(2020.7)
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研究专题(2020.5)




排版、校对:张  敏

审核:罗  强  黄  东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到《天然气工业》官网

天然气工业
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关注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加工、安全环保、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Ei检索、CSCD核心、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