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作业汇 | 古镇不古,焉得众爱?

文摘   2024-11-28 23:09   浙江  


背景

就在两个月前,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张家界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张家界旅游子公司大庸古城的重整申请。简单来说,大庸古城欠债到期未还,并且已经没钱还债,尝试企业重整,如果重整失败的话,它很有可能被宣告破产。究竟是什么原因,坐拥张家界旅游胜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扶持的大庸古城,作为古城经济元老级别的悍将,竟也面临可能破产的窘境?



分析

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件事物变化的原因中,既有外因,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因。难道真的是自疫情以来经济低迷的大环境导致的古城经济持续下跌吗?恐怕并非如此。这件事的内核映射的其实是“古镇经济”这一经济模式内核中的缺陷。


古镇经济发端于当地政府开发文旅资源与弘扬传统文化两不误的美好设想,兴起于新国风的热潮。在政府的规划中,古镇经济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从而打响城市名气,促进经济发展。在一些拥有丰富传统古镇古城资源的城市实行并一炮而红之后,大量城市纷纷开始借鉴效仿,以求“从古而降”的GDP红利砸到自己的头上。



但是,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像“六朝古都”南京、山西平遥古城、西安“大唐不夜城”一般,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信手一拈便是古意盎然,引得泼天流量纷至沓来的;恰恰相反,大部分的城市是凭借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城市化狂飙突进起来的,他们仅剩的古意也在高速城市化中摧残殆尽,根本没有足够的文化广度、深度与厚度承接起具有当地特色的古镇。但是当地又不肯放过转瞬即逝的流量,于是动起了人造古城的念头。当地招商引资,吸引大批开放商建造“现代古镇”,乍一听,似乎与开发真正古城的作用并无二致。

可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我们不禁要问:古镇不古,焉得众爱呢?难道披着古镇的外衣,便能一劳永逸的包下这激流勇进亦急流勇退的流量吗?便能为当地带来永久性的经济创收,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稳定向好发展吗?恐怕未必吧。让我们看看这些新造的古镇,它不仅成为了非今非古的四不像,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竟然连“四不像”都造的如此千篇一律。当我们在全国随意走进某个古镇,如非汉服旅拍、锦绣团扇,便是烤肠臭豆腐炸串;如非新木建造的亭台楼阁,便是青苔未生的坑洼石板。难道我们各地的传统文化只剩下普遍性,而被发展经济剥夺了特殊性吗?失去特殊性的传统文化,在这个残酷竞争的市场中,又怎么保持自己旺盛的竞争力呢?于是,原本想靠古镇经济增强竞争力,反而削弱了竞争力,丧失了原有的发展潜力。

同时,古镇经济使古镇景区化,消费也水涨船高,落入了旅游经济一贯的“薅游客羊毛”的俗套中;更有部分落后地区将其视作经济发展的浪涛中唯一的救命稻草,追求不顾一切的发展,追求不因地制宜的发展,导致一系列相关配套设施落后问题,一系列环境问题,一系列开发过度的问题,换来的却仅仅是经济的粗放型发展。



启示

这次事件是积弊已久的古镇经济的爆发,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经济发展应当讲究因地制宜,要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底蕴与现代化程度一一对应;一定要警惕同质化发展模式,防止竞争力下滑,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冲劲有余,后劲不足。古镇不古,但人心应当求“古”,不能为了经济发展不择方式,不求恰当。中国的现代化不是靠抄袭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模仿,可以临摹,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利用自己的特色,寻找独属于己的通天大道。



来源 | 财新学会

审核 | 贾伽路、张博涵

终审 | 张梅芳

浙财财税鸣笛人
实时了解校园活动、周边动态、时事新闻等资讯。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