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东南角有三个县悄然崛起,他们分别是彭水、酉阳和秀山,这三个县位于重庆的东南部,位于两湖之间,西连重庆主城区,东接湖南,南邻贵州,是重庆与两湖地区间交通的重要枢纽地带。
这三县有着众多共通点,不仅地处重庆东南的偏远地区,人口也不算很多,并且发展速度相比旁边的县市而言要慢上一筹,并且受地域的影响发展也受限。
但正是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却正悄然崛起,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潜力,也显示出各自的独特魅力,最终吸引了眼球。这三个小县城又是如何崛起的?
先是重庆的彭水,这里虽然发展速度较之他县稍慢,但是凭借其在生态建设上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彭水取得了许多生态方面的相关称号,这也为彭水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
同时这也为彭水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游玩,而作为偏远山区的彭水,在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彭水也紧跟国家政策脚步,在偏远山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
并且彭水为了实现强县富民的现代化目标,彭水也紧紧围绕着“四业一化”,其中“四业”分别是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
而“化”则代表着新型城镇化,在“四业”的带领下,彭水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在彭水的偏远山区,曾经过着四处奔波的生活,靠天吃饭,收入微薄的日子。
如今在发展新型农业园区,发展精深加工后,彭水的农业产业结构也经过了逐步调整,逐渐形成了一批批产业集群,这使得彭水的农业不仅吸引了投资,也吸引了人才。
彭水作为重庆的“山水之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近年来在发展生态农业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彭水的农民开始将农业产业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发展有机农田和森林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也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
彭水的农民还开办农家乐和休闲农场,将游客带入田间地头,体验农活的乐趣,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乡村氛围。可以说,彭水的农业发展正走在一条既符合当地实际又符合国家政策的路上。
酉阳是在重庆东南数一数二的山区县,本身地理位置就在重庆和贵州之间,而酉阳又结合自身的优势,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制定了相关政策。
酉阳在2020年便制定了酉阳未来发展方向,绘制了“十四五”规划蓝图,并且在2021年又逐渐制定出“六大跃升”和“十项行动”。
这“六大跃升”指的是酉阳要牢记重庆主城的“后花园”,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提升发展实力。“十项行动”则是为独特的生态环境量身打造的行动计划,涉及到了多个方面。
酉阳作为一个偏远山区县,生态环境优良,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以酉阳政府采用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这一理念。
酉阳政府还提出了到2035年要建立一个新型的生态国土空间格局,拥有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
到2035年要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并且在2035年要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文化,注重保护和弘扬生态文化的传统。
并且在2035年要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安全格局,确保生态安全,不受外界的威胁,同时在2035年还要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产业链,形成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如果说彭水是重庆的“山水之地”,那么秀山则是重庆的“侗乡”,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展现出独特的深厚文化底蕴。
秀山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发展电商产业,推动农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农民通过当地的电商平台进而将中国特色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并充分利用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将其作为主要卖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这不仅为秀山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也让游客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同时,秀山还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建设了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导农民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在秀山的经济发展中,农民的参与度也非常高,他们通过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共同参与到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实现了利益的共享。
在工业方面,秀山也并非一无是处,秀山在全国享有名声的有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分别是“235”的制造业集群,主要有铁合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以及轻工纺织等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可以说这三个小县城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独特的优势,都在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前进,并且在各自的努力下,各自的未来都是不可限量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三个小县城就会崭露头角,吸引我们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