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死不了的,往生犹如移民

文摘   2024-11-21 21:48   吉林  

免费订阅点上方蓝色字 我家法王


人生本来就一直在『因缘果报』里流转,也在『死亡边缘』接受考验。有信心的人,无论生死危亡,一切尽付笑谈之中。
实在说,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就等于人晚上睡觉,白天起床,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生死的问题,大部分的人都是茫然的,甚至避讳不谈。连孔子都说:「未知生,焉知死?」如果知道生是怎么一回事,自然就知道死的真相了。
人从入母胎、出生、长大、成家、立业、衰老、生病至死亡,这就是生死的现象;可以说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之路了。乐观的人,将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结果,把它看得淡些,但是这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并不彻底,更不能给人积极向上的作用。有人以为自杀的人是不怕死的,其实那是被苦逼迫到绝路,已经超过死的恐惧,以为死就能解决生的痛苦,而作出愚蠢的行为。这种连生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说他对死不害怕呢?
佛教对生死的看法,不同于世俗。过去有一个人老年得子,欣喜万分,一禅师却在门口痛哭这个家里多了一个死人。因为事实上,「生死一如」,生的时候就应知道会有死的一天。生死犹如一张纸,只隔一面而已,生了就会死,死了又再生。
佛教以「乔迁之喜」来形容生死,房子旧了必须搬一个新居,衣服破了应该换一件新衣,身坏命终也会赋予另一个新的躯壳。因此,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生死循环,本来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泐禅师说:「人之生灭,如水一沤,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总之,生不贪求,死不畏惧,禅者视生死都是一种解脱。


人间佛教是提倡欢喜的,因此在面对「生老病死」也要能欢喜。但面对生、老、病、死要如何转念,才会感到欢喜?
老,虽然有很多的不方便,但由于老成持重,思虑缜密,能够提供许多良策;因为年老的人,人生经验丰富,这些都是处世的智慧。
病,就算老年有病在身,也是很自然的事,要学习与病为友、以病为乐。虽然身体生病了,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理要很健康;即使有病,也要像没有病,做到像佛陀所说的「身苦心不苦」。
说到死,有生必有死,这是必然的法则。佛教对死亡称为「往生」,让人感到生命不是死亡就算结束,因为在佛教看来,死亡只是肉体老朽后的淘汰,生命可以依其心念、愿力,往生到更善、更美的去处。
信仰净土宗的信徒,相信往生以后还可以乘愿再来,所以「往生」一词,让人对生命怀有无限的希望。因此,对于往生,早也好、迟也好,生也好、死也好;因为生了必然要死,死了还会再重生,能够有此体认,生死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挂碍的了。
虽然,苦是人间的实相,但是认识了苦的真义,我们可以转苦为乐,可以转迷为悟,重点是我们要会转。所以我现在把「生老病死」,改为「老病死生」。因为把「死」摆到最后,意味着生了会老,老了会病,病了会死,死了以后似乎就没有了,让人感到毫无希望,人生凄惨,也让大家都怕死。
反之,「老病死生」的意义就不一样了,老了会生病,病了会死,死了会生;生了就有希望,就有未来,生了会更好。我觉得「老病死生」只是顺序换一下,但对人生的观念会有帮助、有贡献。


生命在哪里?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被斩成两段的蚯蚓,头尾各置于一处,切断后的头在动,尾也在动,那么生命究竟在头部,还是在尾端?经过仔细分析,科学家发现动的不是生命,而是能量,之所以会动,是因为一息尚存,还没有用完。当有限的能量耗尽时,头不会动,尾巴也不会动了。因此,生命不在头部,也不在尾端。
佛教里「涅槃寂静」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
例如海水波涛汹涌,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还是波浪?从觉悟的观点来看,有风起浪,无风平静,动乱最终还是归于寂静。又好像一杯水,茶杯打坏了不能恢复,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薪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死。
人类的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结束。道元禅师说:「断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缘也!」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这个道理,断惑证真,觉悟生死同于涅槃的道理,就不会让生死迷惑我们,而安住于超越生死的藩篱,行于佛道之上,那么生死对他而言,已经无法产生威胁了。


死亡,你怕吗?
同样的,我再问你:回家,你欢喜吗?
古人说「视死如归」,死亡就等于回家,回家是应该欢喜呢?还是可怕呢?这是值得我们去省思和辨别了。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圆形的,生死是循环的,所谓「老病死生」,生了要老,老了要病,病了要死,死了又要再生。等于空间有东西南北,你依循着东西南北转,转了一圈之后,还是会再转回来的。就例如,现在我要向东去,从桃园机场搭机前往纽约,飞行十八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果再继续飞行,也一样经过十八个小时,一定又是回到桃园;环球旅行,到最后就是回到原点。
人生了要死,死了要生,这是必然的。只是我们人往往愚痴不懂,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全家大小都是给予祝贺:「喔!生了儿、生了女,弄璋、弄瓦了!」其实,生了必定要死,死亡并不是等到要死了的时候才知道,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知道会死亡。
同样的,死了以后又会再生,既然会再生,人又何必要悲伤呢?所以,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我们要重新估定它在人生里的价值。
就好像我们的心,有生、住、异、灭。一个念头生起,还没能停留,它就变化了、消灭了,紧接着又是另外一个念头的生起,念念不停。生死也是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不停的。又例如,季节有春、夏、秋、冬,冬天来了,还怕春天会很远吗?
物质有成、住、坏、空,有了一个空地,就可以建一栋大楼;大楼坏了,有了空地,又可以再重建啊!地球上,多少人起高楼,也有多少高楼倒塌了又再起,不都能看得出生死、生灭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吗?


人之所以畏惧死亡,就是他不知道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感到畏惧。假如你知道人死亡了以后,还会再来人间,就不怕了。像我,一再认为我还会再来做和尚,甚至,我也曾经劝天主教单国玺枢机主教说:「来生,你还是去做主教,我也再来做和尚。」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目标,就不觉得死亡有什么可怕。单国玺枢机主教在癌症末期时,还做了一趟「生命告别之旅」,真正表现了一种乐观的态度。
此外,我觉得人之害怕死亡,除了不知道自己死了要去哪里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把这个身体的器官功能的停止当作是一种死亡,也就是说,有了身体能够活动叫做生,身体不能活动、呼吸叫做死。这是一般对生死的定义。
但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生命是不死的,他只是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而已。就像是水,同样的水,放到冰箱,可以是冰水、冰块,加了粉,可以变成是布丁、粉圆,蒸发到天空,可以是云层……水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也就是说,虽然外在流转的形体不同,但是,生命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只是因为缘分的关系,到各种空间不同的示现罢了。
所以,我们在生死之前,就等于在移民之前,要先作好准备,了解自己未来的资粮丰富、不丰富。假如说,你在死亡的时候没有目标,或者也没有资粮,就好像犯了刑法要充军,究竟要充到什么地方、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你都不知道,那当然是会感到很可怕的了。
所以,从佛门来看,我们在六道里轮回,假如千千万万亿亿年地追算起来,所有世人、一切众生,谁没有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呢?谁没有做过我们的妻子儿女呢?如果这样一想,其实普天下之人,不管你是哪个种族,不管你是哪个国家,不管你是哪个区域,都是有缘人,都是曾经与我有过关系的。所以,佛教讲「因缘」、讲「缘起」,大家都生存在「缘起」里面,缘聚则生,缘灭则散,缘起缘灭;这个「缘」的道理,才是生死的关键、生死的中心。
也因此,佛教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在人间,都叫你要「广结善缘」。缘结得多了,未来关系就良好;少与人结缘,将来必定到处不便。所以,你信仰宗教、不信仰宗教不是重要,不过,你行善、行恶,你结缘、不结缘,对自己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一句,宇宙间所谓「真理」,都在一个「因缘」里面,能参悟「因缘」,就能透彻这个宇宙万有的种种一切。


现代人对于死亡的观念慢慢在进步,过去人死了叫「逝世」,现在大都称作「往生」。其实,往生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生到别处去。
生命就好像时辰钟一样,周而复始,死了还会再回来。佛教所说的「往生」一词,具有很深的意义,主要是告诉我们,生命不是死亡就没有了,死亡只是肉体老朽后的淘汰;生命可以依业力、愿力,往生到更美好的善处去。所以一般修行有悟的人,对于人之生死,看得非常平淡。信仰净土宗的人更主张,往生以后还会乘愿再来,所以「往生」一词,给予生命改变的空间,让人对生命怀有无限的希望。
世间上,凡是流动的生命,从此处迁徙到他处,都可以称作「往生」。如调职换工作,此处的职业告一段落,「往」其他地方就业,维持「生」计;还有移民,此地不适合居住,迁「往」他处居住「生」存。
「往生」是周而复始的开端,不是最后的终点站。就像人走路,后面的一步你不舍弃,怎么能向前一步?安然往生不是修行净土宗的人才需要,每个人都须有往生的学习心态;如此,生时能得安然,死时必得大自在。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肉体的生命;二、大众的生命;三、超越的生命;四、不死的生命。
肉体的生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肉身,人身难得,要好好爱护。大众的生命,是在群体生活中尽自己的本分。超越的生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里,为别人、为群体、为众生奉献所能并且利他。
不死的生命,就是佛教所说的「法身慧命」,生死不住于心,超越了生的苦恼与死的怖惧,了生脱死,不再轮回于生死之中的永恒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拥有无限潜能,每个人的心,都能决定并且完成他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成就。
我倡导「人生三百岁」的思想。但一个人怎么可能活到三百岁呢?回想我二十岁从佛教学院毕业之后,便将自己奉献给社会大众,一生没有放过年假,也没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比别人还要忙碌。从早到晚,没有休息,除了在殿堂、教室讲说弘法、会客谈话、录影外,在走路、下课的空档,在汽车、火车、飞机上,我都精进地办公写稿、看书阅报,每天几乎分秒必争。如果以一天能做五个人的工作来计算,到了八十岁,不就是「人生三百岁」吗?
珍惜时间就是在储蓄生命,因为生命不能虚度。会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是心灵的时间,因为他能够悠游法界,将生命展现于无限的宇宙之间;不懂得运用时间的人,他的时间受钟表指针支配,生命的能量渺小有限。
三百岁的人生,在佛法无量无边的浩瀚中,那也只是一个短暂的理想,我们可以学习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无量光,将小我的生命融入宇宙大我之中,透过各种服务奉献,广结善缘,造福社会,如此个己的精神不朽,也就等同创造了无量寿的生命。

我家法王说,一切众生都是在表法,我们不应该离开红尘而空去追逐出世法。世间法做好就是修行,要知道,道在红尘,一切都是法。一切都是修行。修行,远看是佛,近看是爱。嗡玛呢呗美吽!

感恩佛佑众生!只要我们也做一朵清净之莲,莲花不必生在净土,心净则佛土净,清净心生智慧,一心念佛,不住一物,日行一善,不用往生也能到达极乐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我家法王
随缘做佛事,佛珠在其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