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十大涉华政策研判

文摘   2024-11-06 20:04   北京  

  1. 特朗普第二任期十大涉华政策研判


1.对中国出口向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但总体幅度远小于60%。预计平均税率可能提高10%-20%,仅个别商品税率提高至60%。而后以调降关税为筹码,在其他问题上争取中国做出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欧的带动下,其他国家甚至一些传统上对华友好国家,也可能提出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国际上引发对华关税加征“大潮”。

未来一两年,我国在国际多边场合可能面临骤然上升的国际压力,经贸谈判难度陡增。

2.织密贸易保护主义围网,提高进口商品原产地限制标准,防止中国企业通过墨西哥、东南亚等地对美国进行“转出口”。

3.在贸易领域抬高关税壁垒、织密围网的同时,在投资领域继续推行“结构性脱钩”,强化产业围堵。

延续拜登政府“小院高墙”策略,并进一步扩大院围、筑高院墙,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强化对华出口管制,对美国企业在华投资进行定向规制。

“实体清单”可能大幅扩围。

4.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到美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提出更高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审查要求。

5.在留学生签证、科研人员跨国合作、高校院所双边交流等方面,加强对中国相关主体的限制和审查。

6.不会贸然禁止全面中国金融机构使用SWIFT系统,但可能针对部分特定机构实施定向限制。

极端情况下,可能对较大范围中国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实施金融制裁。

7.大幅削减乃至终止对乌克兰的资金援助和武器支持,迫使乌克兰进行战略收缩,乐观情形下年底前俄乌有望停战,转入谈判阶段。

8.总体而言,特朗普长期以来将中国视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新的任期内会将美国国际竞争的战略重心放在中国,而非俄罗斯。

相应的,外交资源的战略投放也将从东欧、中东等地收缩,更多转向东亚、东南亚、东北亚、南亚,尤其是强化与日韩、东盟、印度等中国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

9.在将国际竞争战略重心转向中国的同时,特朗普政府会对欧洲北约成员国、日本、韩国等盟友以及沙特等中东国家抬高价码,要求支付更高的“保护费”。

除“五眼联盟”等小集团之外,美国与传统盟友之间的裂痕加大,这也为中欧合作、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更多空间。

10.在特朗普的主导下,“孤立主义”回归美国主流外交思潮,重新成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原则。

这将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美国由冷战之后的“超级独霸”、“世界警察”、“民主传教士”逐步转型为一个更加“内向”的“正常国家”。

美失其“鹿”,世界再度进入“大争之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进入大解构、大重塑的时期。

水木财经观察
深入观察,深度洞见,深刻分析,深远影响。我们用数据和逻辑说话,我们崇尚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宏观研究,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双向推理论证,我们恪守大道至简、深入浅出的文风,精心为您打造高质量的经济金融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