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历冬月二十一,是上清下德上人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德公是我人生成长中重要的师长,从1991年起,我有幸得以有机缘亲近德公,直至2018年老人家辞世,前后近三十年时间。德公生前对我的影响和教诲至今铭记心间。
德公生前历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名誉会长等职,是四川佛教界德高望重的佛门领袖。德公生前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咨议委员会委员、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全国佛教界有影响力的禅林尊宿。德公生前大力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关注和倾心佛教界自身建设、人才培养、公益慈善等工作,为改革开放恢复期佛教事业的健康传承贡献了毕生精力,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深受佛门四众弟子尊崇。德公生于1924年,四川省资中人。少时曾于私塾攻读诗书,尤喜文类笔墨,常随族中长辈亲近佛寺、听闻佛法,向往佛门青灯黄卷学修生活。
1945年夏,德公投彭州九峰山海会堂,礼上澄下澈上人剃度出家,法名清德,号竹山,属临济宗天台九峰派法脉。1948年冬,德公依成都昭觉寺上慈下云和尚座下求受具足戒,并就读于昭觉寺佛学院。1949年冬,德公赴自贡妙观佛学院随佛生法师研习天台教义,并终生受持。新中国成立后,德公居重龙山永庆寺学修。1956年9月,入中国佛学院专科班学习,亲近喜饶嘉措大师、法尊法师、正果法师等师长,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1958年7月毕业后,回资中重龙山永庆寺长住。特殊时期,德公下放至农村、工厂从事生产劳动。1973年初,受资中县文管所安排,回重龙山永庆寺守护文物、看护山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落实,德公以近花甲之年,逐渐修复永庆寺殿宇,奠定了永庆寺重新发展的基础。1986年初,德公受内江市政府民族宗教处邀请,卓锡川中第一禅林圣水寺,全面负责寺院恢复重建工作。经过近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千年古刹,焕然一新,赢得僧俗大众拥戴,推举为圣水寺中兴后首任方丈,嗣法于成都文殊院宽霖老和尚,得名圆兴,并于1991年农历四月十五举行了隆重升座仪式。在圣水寺任职期间,为圣水寺在新时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1年春,德公以逾古稀之年,受邀至雅安荥经主持修复云峰寺,中兴千年古刹。德行感召,被拥戴为云峰寺复兴首任方丈,于2004年4月举行全堂佛像开光及升座仪式,殊胜因缘,叹未曾有。2004年8月,在成都市、彭州市主管部门支持下,德公应彭州市佛教协会邀请,慈悲应允,担任彭州龙兴寺住持,多方筹措资金兴建山门殿、五观堂、客堂等殿堂设施,为龙兴法席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春,德公受资中县委、县政府邀请,回资中主持宁国寺复建工作。于2009年11月举行了落成庆典暨开光法会,古刹重光,再续法脉。2018年12月30日,德公一期化缘既尽,毕生功行圆满,在内江圣水寺退居寮念佛声中安详示寂,世寿95岁,僧腊73载,戒腊70夏。古语云:丛林养衲子,衲子怀道德,道德保丛林。千百年来,禅门丛林宗风永继、兴盛不衰,核心在于有德行高洁的衲僧成为丛林的楷模。自古以来,有访道参究的衲子,有宗风峻烈的衲子,有婆心接众的衲子……在亲近德公的岁月里,我所知道的,德公是当代具有朴实风范的衲子。德公生前在寺院管理中,从不自恃身份,总是与大众打成一片,节俭惜福,常住上下事必躬亲,悉心维护道场。记得一次他在遂宁定制了棕蒲团,当货车运送至圣水寺时已是晚上,他亲自撑灯,领众卸车清点,并管理库房钥匙。他还经常去寺院附近的菜市场,挑选时令蔬菜,帮助菜农促销。这些工作和生活细节,体现了他的责任心和慈悲心。他不因身份地位而疏于琐事,反而亲力亲为,这种精神是对佛门“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箴言的具体诠释。记得还有一次,他通过四川省佛教协会,向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申请到赠送的法宝,当法宝从成都运回圣水寺时,他亲自制作小旗子,带领居士们在山门列队恭迎,并亲自搬运经书,这一行为不仅表达了他对佛法法宝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信众的引导,他的行动让信众们感受到了佛法的庄严和神圣。后来移锡雅安云峰寺后,有一次随四川省佛教协会调研团去云峰寺考察,他正蹲在工地上掏废砖头,即使是被河沙掩盖的半截砖头也要掏出来利用,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资源的珍惜和对信士供养的认真负责态度。他教导弟子们要勤俭节约,珍惜每一分资源,他不仅如是说,更是如是行,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大家学习。德公上人生前在待人接物时,真诚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他对待后学晚辈,总是慈悲鼓励,在生活中悉心关照,让亲近他的后生没有畏惧和疏远的感觉。大约在1992年夏天,他写信嘱咐我到圣水寺,为常住大众教授“娑摩啰”,正值盂兰盆节,他慈悲开牌让我登座主持燄口施食佛事。由于天气炎热,每天晚上佛事结束后,总是汗湿衣衫。那时候圣水寺生活条件简陋,没有浴室,洗澡得自己提热水在厕所傍简单沐浴。他关心后辈细致入微,担心晚间佛事结束后没有热水了,提前亲自为我准备好洗澡水,这一慈悲关照令我深受感动、铭记至今。大约在1997年春,圣水寺正筹备传授三坛大戒,他招我到圣水寺,协助指导维那、僧值、知客规范殿堂早晚功课、观堂过堂用斋仪规、客堂挂搭佛事等前期工作。记得有一次早课时,他用保温杯兌了一杯牛奶,亲自送到我跟前,令我受宠若惊,至今感念。 以上所记,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细行小节,体现了德公的待人诚恳和细心周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这样做,更是彰显了德公的高尚品质。德公生前曾对我说,1986年受邀主持圣水寺法席时,便立下三大宏愿,一是成立内江市佛教协会,二是接法升座、恢复十方丛林,三是开期传戒、接引后学。他从资中移锡内江的十年间,这三大宏愿悉以实现。1988年发起成立了内江市佛教协会,并担任首任会长。1991年嗣法文殊院宽霖老和尚,荣任圣水寺中兴首任方丈。1997年,在四川省佛教协会支持下,圣水寺成功举办首期传戒,并担任得戒和尚。三大宏愿完成后,自1998年起,德公便开始思考圣水寺交班更替的佛门大计。曾亲自委托时任四川省佛教协会秘书长的杨伯明先生到北京,邀请即将于中国佛学院毕业的智海法师回寺,肩负重任。后因智海法师在本科学习阶段品学兼优,留校读硕士研究生,随传印长老研习戒律学,德公的愿望没能顺利实现。至2001年春,智海法师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德公先行付法传衣,并亲自到北京拜会传印长老,请求支持。2001年7月,智海法师在德公的再三催促下回到圣水寺,德公便委以首座兼监院的重任,全面负责圣水寺日常工作。2002年9月,为续焰传灯,主动让贤,退圣水寺院事,扶持智海和尚继任法席,淡泊高风,令四众敬仰。这在当时佛教界面临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的挑战时期,德公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他不仅主动让贤,重要时刻还受嘱托为文殊院、宝光寺法席虚位代付法统,积极支持年轻一代僧人挑起重担,推动了交棒接力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表率效应,为四川佛教界实现新老交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德公退圣水寺院事后,便全心移锡雅安云峰寺,为云峰寺的重建日夜辛劳。德公胼手胝足、披荆斩棘,事必躬亲,在他的道德感召下,募集近千万资金,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山门殿、念佛堂、禅堂、五观堂、居士楼等殿宇楼堂,前后经过四年苦心筹划,残垣再现庄严,林木护佑,蔚为壮观。在云峰寺期间,慈心接物,精心谋事,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尊重和四众弟子爱戴,2004年4月被拥戴为云峰寺复兴首任方丈。2008年以来,德公又开始为云峰寺法席长远计考虑,邀请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的智灯法师,接任雅安市佛教协会会长,到云峰寺协助工作,在实干中历练。至2013年3月,德公退云峰寺院事,智灯和尚继任法席。德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恋名利、只为法传的淡泊高风。德公晚年受邀到桑梓之地,主持宁国寺复建工作。宁国寺系汉代古刹,唐代著名道场。德公亲自规划寺院构建,驻守现场,不辞劳苦,募集资金800余万元,终使伽蓝再现恢弘。2014年冬,德公考虑到自己已年逾九旬,为宁国寺未来着想,主动卸任寺务,交付智培法师全权负责。德公不以老迈自居,主动安排好寺务,既是高风亮节,更体现出为道场、为佛法负责任的尽职精神。德公的出家生涯和学修经历,铸就了他身上透露出解行相应的遗风。在德公身上,解与行是并重的,在行持中,禅与净是兼修的。
由于德公出家前受过基础教育,投身佛门后,对佛教教理教义有一探究竟的渴望。他在昭觉寺受具足戒后,没有回到出家的常住,而是选择考入昭觉佛学院研习教理。1949年,德公从昭觉寺佛学院奔赴自贡,投礼佛生法师座下,追随佛生法师学习天台教义。佛生法师是宁波观宗寺台宗耆宿谛闲法师的学生,1946年前后在自贡妙观寺创办妙观佛学院,专宗弘扬天台。德公随佛生法师学习期间,深得天台法要,后来建寺安僧、说法开示时,总是依天台判教而随缘演化。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法源寺创办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创办之初,学员是由各地宗教部门综合推荐,由于名额有限,德公不在首批推荐学员名单之列。据有关档案资料记载,德公求学心切,主动向中国佛教协会写信,请求到中国佛学院学习深造,中国佛教协会将信函转报了国务院宗教事务局。1956年8月9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致函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宗教事务处,要求其审查合格后列入推荐名单。9月4日内江专员公署回函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宗教事务处,同意推荐德公到中国佛学院学习。德公于1956年至1958年在中国佛学院专科班学习期间,对佛教教理教义有了更深入的领悟,奠定了他一生的佛法教理知见。 德公出家初期,深受其师爷海禅老和尚钳椎历炼,特别是其师父澄澈上人,更是遁世的山林禅者,对德公影响极大。四川佛教一直禅宗独盛,巴蜀禅门宗风卓然。德公出家道场九峰山,便是传承临济禅风的名山古刹。海禅老和尚、澄澈上人是民国时期九峰山传承宗风的尊宿,其行事风格,学修风范,是德公身上禅者风骨的法源。新中国成立之初,德公曾在九峰山海会堂短暂亲近过弘扬净土法门的如岑法师。如岑法师是印光大师弟子,深受印光大师印可,编有《思归集》四卷弘扬净土法门,曾在成都华阳创建净土宗专门道场定光寺,建有印光大师舍利塔。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如岑法师曾在九峰山潜修,后回苏州灵岩山。正是如岑法师在九峰山静修时,德公回山探望师友,得以有机缘亲近,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终生奉持。德公终生的修行之路,体现了解行相应的特点,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行者,一生教在天台,数十年念佛为课,行事风范体现了禅门“直心是道场”的遗风。从以上五首偈颂中,可以了知德公解行相应、禅净兼修的学修风格。德公还曾自书“寄语世人”一偈:由此偈可以窥知德公洒脱自如的证量境界和化度人间的禅者风范。德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佛教事业,只为践行自己对佛法的信仰。德公一生建寺安僧、培育僧材、接引初学,只为续佛慧命而承担住持职责。德公的佛门生涯,内江圣水寺的住持时光,无疑是他人生中最为耀眼和高光的阶段。他不仅成功地恢复了道场,还致力于建寺安僧,使得圣水寺重新焕发生机。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晚年依然展现出无尽的活力和决心,不仅为重龙山永庆寺重兴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圣水寺的全面复兴,还费心劳神重建了雅安云峰寺、资中宁国寺,稳定了龙兴寺的恢复工作。德公不仅倾力复兴自己住持的道场,他还倾心统筹任职地区佛教事业的整体发展。他先后于1988年担任内江市佛教协会会长,2002年担任雅安市佛教协会会长,为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他的呼吁和努力下,内江、雅安地区恢复了一批佛教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信教群众宗教生活,为内江、雅安地区佛教事业的健康传承,功勋卓著。他对道场重兴和佛教团体建设的努力,彰显了他对佛教的深厚信仰和为佛教健康传承的坚定决心。令人敬重的是,德公极具长远眼光,在恢复和建设寺庙的过程中,始终把后辈的培养放在首位。他的这些努力从来都不是为了给自己寻找“安乐窝”,而是为了佛教的健康传承建设基地。寺庙的恢复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要,更是为了佛教的长远发展。因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上,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未来佛教传承的重任。在内江任职期间,特别重视僧才培养工作,自1989年起,在圣水寺先后主持开办了七期僧伽培训班,共有来自省内外30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学习。德公还是四川省佛学院九名筹备委员之一,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四川省佛学院的成立。此外,还选派优秀青年僧伽赴四川佛学院、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中国佛学院等院校深造,为佛教界培养了一批俊彦龙象。两千余年的中国佛教绵延传承至今,在于不断有青年后进投入佛门、献身佛门。新进佛门的青年,需要接受适应出家生活的基本训练,领受佛门戒法,才能成为正式的僧团成员,也才有机会成为佛门法器。因此,为有志新进青年传授戒法,历来被视为续佛慧命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后,德公慈心化育,提携后进,为四川佛教界乃至相关省市佛教界的传戒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历任四川省佛教协会传戒法会1991年引礼师、1993年尊证阿闍黎、1995年教授阿闍黎、1997年得戒和尚、1999年羯磨阿闍黎、2003年羯磨阿闍黎、2004年羯磨阿闍黎、2006年得戒和尚、2011年得戒和尚、2015年得戒和尚,1999年贵州弘福寺传戒法会尊证阿闍黎,重庆市佛教协会传戒法会2001年尊证阿闍黎,河南少林寺传戒法会2013年得戒和尚等职,接引青年僧伽进入佛门,为后备人才培养功勋卓著,在佛门弟子中享有崇高威望。清澈法源,德高望重。恭逢清德上人诞辰百周年之际,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把着细行、终生平实、坦诚质朴的衲子风范;学习他五住道场、提携后进、主动让贤的淡泊高风;学习他教宗天台、学修并重、禅净兼修的解行遗风;学习他戒行高洁、信仰坚固、续佛慧命的全力担当。愿各位同参道友继承上人遗愿,庄严国土以酬国家深恩,利乐有情以报众生厚德,为佛教健康传承而勇猛精进。敬仰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