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他当面指责毛主席道:我看你的脑子有点发热了!结果如何?

文化   2024-11-17 17:01   北京  

他的一生,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他临危不惧,英勇斗争,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著,言辞犀利,观点鲜明,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敌人心脏。

他的文章,犹如黑旋风的两把板斧,所向披靡,令人叹为观止,故而被毛主席誉为“理论界的鲁迅”,真乃文如其人,字字珠玑。

他叫李达,字鹤鸣,1890年出生于湖南一个佃农之家,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志向高远。

他自幼聪颖过人,中学毕业后,便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深造,后又获得湖南留日官费生资格,真可谓是天之骄子,前途无量。

1918年,李达投身爱国学生运动,满腔热血,矢志不渝,同时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传播革命思想。

1920年,他与陈独秀等先驱筹备并组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建党的核心人物之一,并担任中央局宣传主任,此等资历,足见其在党内的重要地位,犹如中流砥柱,不可或缺。

毛主席与李达的初次相遇,便是在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一大上。

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此结下不解之缘。而后,毛主席诚邀李达前往湖南自修大学任教,李达欣然应允,从此二人友谊的种子便开始生根发芽。

再后来,毛主席创办讲习所,再次邀请李达前来讲学,李达亦是欣然前往,不遗余力。

其后,他又在毛主席的力邀之下,筹办党校,为中共湖南党组织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功在千秋。

抗战时期,毛主席多次邀请李达到延安工作,但李达因故未能成行。

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在湖南大学任教,继续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后,李达更是被委以重任,身兼数职,继续为新中国培养干部人才,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956年7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到武汉。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梅白,受省委的派遣,到毛泽东身边帮忙工作。

这时,毛泽东已经知道李达正在武汉大学校长任上。

梅白一到,毛泽东就特别嘱咐:“小梅,你到我身边工作,我很高兴。但不要什么都研究研究,审查审查。我知道,我是要遵守中央和省委为我制定的那些‘纪律’的。但我可有一句话说在前头,以后我来武汉时,有一个人,白天除了我上厕所外,随时可以来见。”

梅白知道毛泽东在说谁,但他还是试探着问:“主席,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同志?”

毛泽东点了点头:“对!他是‘一大’代表,党的‘一大’的筹备者和组织者,‘一大’中央委员、我党第一任宣传主任。我没叫他李达同志,是叫鹤鸣兄,他叫我润之。这是我们两个湖南人,两个‘一大’代表之间的互相称呼。”

由此可见,李达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犹如亲信爱将,举足轻重。这次相见,两人相谈甚欢。

然而,世事难料,1958年,当二人再次相见时,却上演了一场“舌战群儒”的戏码。

当时,李达从学生的汇报中了解到,湖北各地到处流传这样两句标语口号:“宁可少活十年,不愿落后一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李达感到,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所以,他立即找到梅白说:“小梅,对这两个口号,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第一个口号是表示决心的,有些问题,但害处不大。这第二个口号,是唯心主义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属于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会害人的。你带我去见润之。”

当时,毛泽东正好在武汉。两位老朋友一见面,李达立即问:“润之,你说说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句话通不通?”

毛泽东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鹤鸣兄,你到底说什么?我听不懂啊!小梅,你把李校长说的这个什么口号给我写出来。”

毛泽东看了梅白写下的那两句口号后,不以为然地说:“鹤鸣兄啊,我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个口号不过是反映了人民群众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热情而已。鹤鸣兄,你是搞哲学的,实际上这个口号也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有两重性,一重性是讲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另一重性,如果说想到的事就都能做到,甚至马上做到,那就不科学了。”

但李达岂是易于打发之辈,他继续追问:“主席此言,似有肯定之意?”

毛主席一听,这李达今日是铁了心要跟自己较劲啊!但他还是耐心地反问:“肯定如何?否定又如何?”

于是,李达便引经据典,从哲学角度剖析此现象,提醒毛主席:“如今人心浮躁,胆大包天,主席切勿火上浇油,否则,必将酿成灾难!”

李达此言,犹如当头棒喝,令人警醒。旁边的工作人员见状,欲上前阻拦,却被毛主席制止,他让李达继续说下去。

毛主席深知李达性格直率,言辞犀利,但今日他竟敢直言不讳地说:“我看你的脑子有点发热!”这无疑是在挑战毛主席的权威。

毛主席一听,心中怒火中烧,但他还是强忍着怒气,反击道:“你说我烧到39度,我看你也烧到华氏100度了吧!”

此言一出,两人皆是一愣,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李达一看毛主席生气了,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主席,我这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好啊!”

毛主席一听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知道你是为了革命事业好,但你也不能这么跟我说话啊!”

说完,毛主席便拂袖而去,留下李达一人站在原地,唉声叹气。

事后,毛主席冷静下来一想,觉得自己今日确实冲动了些。他深知,李达虽然言辞犀利,但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着想。

于是,他找到工作人员说:“我与李达的争论,我确有错误。古人云,六十而耳顺,我今已65岁,却仍未能做到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感觉甚是逆耳,此乃我之过错。”说完,他还让工作人员前去向李达表达歉意。

李达一听毛主席派人来道歉,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主席的气量之大,真乃我辈所不及!”

他深知自己今日所言,虽是为了革命事业,但确实有些过激。现在看到毛主席如此大度地原谅了自己,他心中也是倍感温暖。

毛主席在视察湖北之后,确实看到了很多问题。各地都在相互比拼干劲,没日没夜地劳动生产,虽然看似热火朝天,但实际上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这就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得不偿失。

于是,毛主席召开会议,给这股“浮夸风”降温。他深知,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搞建设,才能让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

毛泽东和李达,都是湖湘孕育出来的历史巨人。他们是同乡,他们是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他们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和传奇色彩,表现出十分突出的个人性格;他们在长期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

1949年12月初的一天,李达接到毛泽东的邀请,让他到中南海叙谈。就在这次谈话中,李达郑重地提出了重新入党的要求。

那天,还有刘少奇、林伯渠、李维汉等老朋友在座。当着这些老朋友的面,李达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检讨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过错。

对于李达的这一请求,毛泽东并不感到意外:“鹤鸣兄,你早年离开了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不对的,这是在政治上摔了一跤,是个很大的损失。但是,往者不可咎,来者犹可追。你现在能认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也是很好的。”

不久,李达正式履行了手续,由刘少奇介绍,毛泽东、李维汉、张庆孚等3人为历史见证人,党中央特别批准李达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争论之后,毛主席和李达的友谊并未因此受到影响。相反,两人更加相互理解和尊重了。

他们都知道,为了革命事业,有时候需要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的错误;但更需要的是,在对方犯错时能够给予宽容和理解。这样的友谊和胸怀,才是真正的革命情谊!

从此以后,毛主席在决策时更加谨慎和务实了。他深知,只有真正地倾听人民的声音、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搞建设,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而李达呢?他也继续为革命事业发光发热,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两人的友谊和合作,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新中国前进的道路,让后人铭记于心,传颂千古。

本文3300字,3图,喜欢请赞赏、点赞、点在看、转发、评论,由衷感谢!


推荐也阅

毛主席担心美军干涉,林彪却出了一个馊主意,毛主席作何回应?

毛主席与江青结婚时,只有一位元帅支持,并火冒三丈大吼道:谁再议论我亲手毙了他!

毛主席问邓公:我走后新中国会怎样?邓公惊人之语毛主席高度认可赞赏

他官至副国级,江青却叫嚣要枪毙他,毛主席邓小平坚决保他,毛主席还亲自批示4个字

更多精彩请关注系列公号


日知录
关注日知录( ID:rzl-366), 读典,品典,用典。 新解世间事, 知人,敬人,做人。 奴婢“日知录”主持乐儿,和我一起重逢神奇,再见惊艳,快乐每一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