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汗出不止,原因有2种,2个中医止汗名方,帮你搞定“虚汗”

学术   2024-11-18 15:30   河南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日常的出汗具有调节体温、排泄机体内废物的作用,并且可使得皮肤表面保持酸性,以防止某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还有利于散热降温,减少中暑等病症的发生。

然而,如果经常汗出不止,尤其是静坐或者平卧或睡眠时,全身或半身大汗不止,这就要注意了。中医认为,这种出汗多因“虚”而起,称为“虚汗”。

虚汗

虚汗属于中医“汗证”范畴,中医认为,汗乃人之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发泄于外者为汗”。《素问·阴阳别论》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

指出汗是来源于津液的化生,汗在体内则为津液,而经阳气蒸发从体内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

在汗液的分泌和排泄中,卫气起到重要作用,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能正常排泄;腠理闭,则无汗。

这就好比一座水库,卫气起到控制水闸的作用,水闸打开则水顺利流出,若水闸关闭水就出不去。

历代医家认为,汗证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多为机体虚弱,失于闭藏,津液外泄所致,包括卫气不固、营卫不和及脏腑阴阳气血亏虚。

实者则多由实邪郁于肌表,或食滞内阻、郁而化热,或瘀血内阻、气血失调等所致。

由此可见,经常出虚汗的人,多为体内阴阳偏盛,偏虚。正如《丹溪心法》中记载:“盖汗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诸汗论》中亦言:“荣虚则津液泄越,卫虚则不能固密,故喜汗出遍身也”。

临床上,虚汗主要分为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2类。

表虚自汗:

自汗,也即指白天出汗,而“表虚”,顾名思义,也就是身体体表虚的意思。中医认为,现代人熬夜、过食生冷、过用空调、滥用抗生素、工作压力大或者久病体虚等均会过度耗伤阳气,导致阳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表阳虚而不守营阴,营卫失和则汗出。而由于体表阳虚,所以这一类患者一般会怕冷,感觉整个人都很疲惫,甚至出汗的时候并不是感觉到热,而是感到冷。

阴虚盗汗:

明医指掌》曰:“盗汗者,睡而汗出,觉而收。”盗汗指的是晚上出汗。对于盗汗的病因病机,《中医名辞术语选释》认为“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或“阴不制阳,浮阳外越所致”。指出阴虚内热是盗汗的常见病因。

为什么阴虚,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出汗呢?这是因为正常的入睡是一个体表阳气往体内走的过程,也即中医常说的阳入于阴则寐。

如果阴虚,则导致阳气虽然往体内走了,但由于阴不足,所以会出现阴不纳阳的情况,导致进入体内的阳气转化为“内火”,加上阴虚会产生内热,导致内火更旺,使得体内津液不得已外泄,故表现为多汗。

需要注意的是,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阳虚,且如果长期大汗不止,可使得阳气随汗液外越,不能固守,从而导致阳虚更甚,进而又加重汗证,形成恶性循环。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经常出虚汗容易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丧失。

轻者常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睡眠不宁,身体消瘦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肌肉抽搐,心慌气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发育迟缓,心脏疾病的突然发作等。

由此可见,出汗过多并非小事,当应重视,及时调理。

中医止汗方,固表收涩止汗!

对于虚汗的治疗,中医通常选择固表止汗的中药,以达到快速止汗的目的,以防止津液进一步外泄,并根据虚汗的实际病机,患者的汗出程度,津液耗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治本”药物,以实现标本兼顾。

因此,对于表虚自汗者,临床常用桂枝汤加减治疗,该方为《伤寒论》的第一方,是常用的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后世医家指出,“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也。”灵活运用该方治疗表虚自汗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是阴虚盗汗者则多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该方出自《兰室秘藏》,是常用的清热剂,具有清虚热,滋阴泻火,固表止汗之功效。多用于阴虚火旺所导致的盗汗。

此外,在随证加减中,黄芪和牡蛎是常用的2味要药。《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明确指出该药具有益卫固表止汗之功。

而牡蛎收敛固涩,软坚散结的功效,在止汗名方“牡蛎散”中,将其作为君药,用于治疗体虚自汗、盗汗证。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牡蛎可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改善紧张焦虑的情况,从而减少汗出。

《针刀微创大体解剖临床实战研修班》(←点击查看)

2024年11月23-26日在广东广州举办

一、培训特色:(理论+临床+解剖+实操,每班计4天)

1. 实体解剖: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新鲜标本解剖

2. 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党东旭教授带教

3. 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新鲜尸体解剖,掌握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精髓。

4. 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刀操作,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

5. 提升管理:病源管理技巧,以及针刀病患沟通技巧分享。

二、报名方式:

1. 电话报名:13333717968  李老师

2.微信报名: 13333717968(添加微信有优惠哦!)

微信报名:13333717968(添加微信有优惠哦!)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医师学会
医学信息交流
 最新文章